基础课课程标准模板-(二)哲学与人生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8754634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课课程标准模板-(二)哲学与人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础课课程标准模板-(二)哲学与人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础课课程标准模板-(二)哲学与人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础课课程标准模板-(二)哲学与人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础课课程标准模板-(二)哲学与人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课课程标准模板-(二)哲学与人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课课程标准模板-(二)哲学与人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金寨职业学校安徽金寨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哲哲学学与与人人生生 课课程程基基本本情情况况课程代码课程性质德育课程、适用专业所有中职班级计划学时开设学期中职二年级下学期课程类别中职先修课程后续课程编制人员黄孟华、姚雪梅审 核时 间2015.4.29一、课程标准制定依据一、课程标准制定依据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依据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人生教育。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

2、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课程目标二、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观点。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 发展中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 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素质目标提高学生思

3、想政治素质,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 力形成;帮助学生形成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积 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形成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 能力。三、课程设计思路三、课程设计思路以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依据,从学生初中毕业实际出发,贯彻“以 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以适应专业学习需求为方向,在课 程设计上,力求体现哲学原理的学习与人生发展结合起来,把世界观教育融入 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能促进哲学与人生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促使学生 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和人生境界的提高。为学习后续课程和进一步获得社会 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实现本课程教学资源行业共享的目标。)

4、四、教学内容设计与学时安排四、教学内容设计与学时安排单元与课题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课时第一课 客观实 际与人 生选择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 点和方法;人生选择 及其作用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 的观点和方法、人生 选择及其作用。分析 人生发展的主客观条 件,正确选择适合自 己发展的人生道路。讲授式、启 发式、讨论 式、合作探 究式、案例 教学的方法 等教学方法2第二课 物质运 动与人 生行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 式,人生行动要遵循 客观规律了解运动是物质的存 在方式,物质运动是 有规律的,物质在运动 中存在和发展。人是 物质发展的最高产物 , 人通过积极行动实现 人生成功。 人生行 动要遵循客观规律。

5、 既要敢于行动,又要 善于行动,脚踏实地 走好人生之路。讲授式、启 发式、讨论 式、合作探 究式、案例 教学的方法 等教学方法2第一单元坚持 从客观实际出 发,脚踏实地 走好人生路第三课 能动自 觉与自 强不息自觉能动性的观点及 其对人生发展的指导 意义,自信自强对人 生发展的作用积极发掘自我潜力, 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增强自信自强意识, 坚定走好人生每一步。 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 才能调动自己的潜能。讲授式、启 发式、讨论 式、合作探 究式、案例 教学的方法 等教学方法2单元与课题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课时第四课 普遍联 系与人 际和谐事物在普遍联系中存 在,人在普遍联系中 生存。社会交往

6、的作 用。和谐的人际关系 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条 件。了解事物在普遍联系 中存在,人在普遍联 系中生存,学会用普 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人、 理解人、学会交友, 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创造快乐人生。讲授式、启 发式、讨论 式、合作探 究式、案例 教学的方法 等教学方法2第五课 发展变 化与顺 境逆境顺境逆境是人生 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 种境遇,顺境与逆境 的联系与转化。 发展是前进性与 曲折性的统一,人生 是一个不断在曲折中 发展的过程。一切事物都处于发展 变化的过程中,学会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顺境为人生发展提供 机遇与条件,要以积 极的心态对待逆境和 挫折。讲授式、启 发式、讨论

7、式、合作探 究式、案例 教学的方法 等教学方法2第二单元用辩 证的观点看问 题,树立积极 的人生态度第六课 矛盾观 点与人 生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 的源泉和动力,也是 人生发展的动力。 学会一分为二和 全面地看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使心智不断走向成熟。 学会一分为二和全面 地看问题,学会用矛 盾的观点看问题,积 极面对和解决人生中 的各种矛盾,促进人 生发展。讲授式、启 发式、讨论 式、合作探 究式、案例 教学的方法 等教学方法2第七课 知行统 一与体 验成功辩证唯物论知行 统一观的基本观点和 方法。实践出真知,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 不断反复、不断深化 的过程。理解人生是在实践和 认识循环往复

8、的过程 中不断锻炼提高的。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和 人生能力。讲授式、启 发式、讨论 式、合作探 究式、案例 教学的方法 等教学方法2第八课 现象本 质与明 辨是非学习现象与本质 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 观点,掌握透过现象 把握本质的方法。学会把现象作为认识 入门的向导,识别假 象,明辨是非,在揭 示事物本质的过程中 不断提高认识事物的 能力。讲授式、启 发式、讨论 式、合作探 究式、案例 教学的方法 等教学方法2第三单元坚持 实践与认识的 统一,提高人 生发展能力第九课 科学思 维与创 新能力创新思维的特点 及作用,科学思维方 法及其在人的认识过 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加

9、 强思维训练。 在人生发展中努力培 养创新精神,提高创 新能力。讲授式、启 发式、讨论 式、合作探 究式、案例 教学的方法 等教学方法2单元与课题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课时第十课 历史规 律与人 生目标历史唯物主义关 于个人目的、动机与 社会发展规律之间关 系的原理。社会发展 规律性的原理。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 有其客观规律性,社 会发展规律的实现需 要人的创造性活动; 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 现要符合社会历史发 展规律。确立自己正 确的人生目标讲授式、启 发式、讨论 式、合作探 究式、案例 教学的方法 等多种教学 方法2第十一 课社会 理想与 个人理 想社会理想的特点 及其作用。个人理想 的特点

10、及其作用。个 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 关系。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 的矛盾;在社会发展 中规划个人发展、树 立人生理想,积极创 造实现人生理想所必 需的条件。讲授式、启 发式、讨论 式、合作探 究式、案例 教学的方法 等多种教学 方法2第四单元顺应 历史潮流,树 立崇高的人生 理想第十二 课理想 信念与 意志责 任理想信念是人生 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和前进动力,对人生 成长的重要作用,实 现理想信念必须有意 志和责任作为保证。人必须有坚强的意志 和社会责任感,青年 学生要具有实现理想 信念所必需的意志与 责任。讲授式、启 发式、讨论 式、合作探 究式、案例 教学的方法 等多种教学 方法2第十三 课人的

11、 本质与 利已利 他人的本质具有社 会历史性的观点和方 法。正确处理个人与 集体、个人与社会的 关系;正确处理公与 私、义与利、利己与 利他的关系。理解个人既要维护自 身的正当权益,又要 积极助人、关爱他人、 服务社会。讲授式、启 发式、讨论 式、合作探 究式、案例 教学的方法 等多种教学 方法2第十四 课人生 价值与 劳动奉 献人的价值是社会 价值与自我价值相统 一的观点。劳动既是 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 也是体现人的本质力 量、提升主体能力的 活动。正确看待苦与乐、生 与死的关系。 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在诚实劳动中奉献社 会,实现人生价值。讲授式、启 发式、讨论 式、合作探 究式、案例 教

12、学的方法 等多种教学 方法2第五单元在社 会中发展自我, 创造人生价值第十五 课人的 全面发 展与个 性自由人的全面发展的 内涵,个性自由的内 涵,个性自由与全面 发展、个性自由与社 会约束的关系。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 内涵,个性自由的内 涵,个性自由与全面 发展、个性自由与社 会约束的关系。充分 利用现有的社会条件, 推动人的全面而自由 的发展。讲授式、启 发式、讨论 式、合作探 究式、案例 教学的方法 等多种教学 方法2复习2单元与课题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课时机动2合 计34五、教学实施五、教学实施(一)教师要求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

13、持党的基本路线,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具有良好的业务素养,工作中认真思考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吸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知识成果,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全面的人才观、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和无私的发现奉献精神。3、要用客观、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和分析学生, 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要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要关心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二)教学条件要求(1)教学用具。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充分利用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开展教学,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

14、教学。(三)学习资源 1、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哲学与人生主编:王霁2、参考资料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参考书、教学图片、音像资料、多媒体教学资料、案例选编等文本教学资源;还包括人生成长典型个案、哲学与人生问题教育专家、先进人物和道德楷模等社会教学资源。各地中职教研部门、学校、教师和有关出版单位,要积极开发与本课程相关、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多种教学资源。文本教学资源的开发要重质量,做到科学、准确、实用;社会教学资源的开发要从实际出发,精心选择,有效利用。(四)教学方案 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和课程特点以及有关学情,本课程选用启发式、探 究教学法、讨论方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目

15、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探究式教学,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可见,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都得到了加强。()讨论教学法

16、 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通常,案例教学要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和准备,要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并且,案例教学一般要结合一定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在案例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既不是编出来讲道理的故事,也不是写出来阐明事实的事例,而是为了达成明确的教学目的,基于一定的事实而编写的故事,它在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之后会使学生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的运用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层次和职业教育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哲学与人生的教学。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方案设计单元课题教学方案设计第一单元 坚持从客观实际 出发、脚踏实地 走好人生第一节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 选择一、客观实在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条件 二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 多种可能性第二课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 动1、积极行动实现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