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20xx年度工作计划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735307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联20xx年度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妇联20xx年度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妇联20xx年度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妇联20xx年度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妇联20xx年度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妇联20xx年度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联20xx年度工作计划(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妇联妇联 20xx20xx 年度工作计划年度工作计划妇联 20xx 年度工作计划20xx 年是全党全国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今年我所的妇联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联系妇女、服务妇女、教育妇女、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为根本任务,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今年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1、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将妇女权益保障法、 婚姻法 、 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到法律法规的宣传纳入今年的普法规划。做好“三八”维权周宣传,利用“”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 “626”禁毒宣传

2、、11 月 x 日“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和“124”法制宣传等宣传时机开展妇女儿童权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帮助本单位妇女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2、加强维权网络建设。妇联建设伊始,必须把妇女儿童维权机构建设放到重点位置,提高维权工作质量和效率,对本单位内部有关侵权事件要积极调查,了解情况,以维护稳定为原则,妥善处理有关问题,避免矛盾激化。积极与市、区司法部门联合,发挥“法律援助中心妇联工作站(点) ”及“法律援助巾帼志愿者队伍”作用,开展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救助。以“创文明,建和谐”为主题,大力开展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发动妇女及其家庭成员参与到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创建活动之中,以家庭文明促进社会的文明与

3、和谐,促进家庭关系和谐融洽、家庭环境整洁舒适、家庭生活科学健康、家庭成员全面发展。力争使我所成为“零家庭暴力”单位。3、提高女职工素质,深化“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把创建工作与本行业、本单位的中心工作有机结合,与能效建设相结合,与提高业务知识、业务技能相结合,与女性素质工程相结合。规范创建程序和管理,深化创建内涵,提升活动层次,使创建活动体现时代要求、时代特色,把增强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热情、培养创新人才,作为创建“巾帼文明岗”为经济建设服务,推进城乡妇女互动、联动。强化品牌意识,把“巾帼文明岗”打造成为本单位妇女工作的一面旗帜。4、大力营造有利于妇女发展的社会舆

4、论环境。要利用“三八” 、 “六一”等节日和各种时机,加大宣传报道的策划力度,要大力宣传妇女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各条战线的妇女先进典型。5、大力加强妇女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的高素质妇女干部队伍,以适应新时期妇女工作的需要。通过岗位培训和岗位读书,掌握妇女工作应知应会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增强妇女干部终身学习、自觉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勤奋学习、勇于实践、联系群众、多办实事的工作作风,真正成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深受妇女群众欢迎的优秀社会工作者。要继续加强妇女儿童服务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不断增强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实力。6、利用有关节

5、日组织本单位女同志开展活动。今年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一百周年,我所将利用这一机会组织全所女同志开展妇女工作知识问答活动,提高全体女同志的妇女工作知识水平。利用今年 x 月“母亲节”的时机,组织本所女同志参加以“母爱,呵护生命”为主题的义务献血活动,以此提高全体母亲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今年是我所妇联工作开始的第一年,全体妇联干部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单位、和谐家庭为己任,充分调动广大妇女同胞的工作热情,尽快将我所的妇联工作做到实处,为单位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第二篇:20xx 年度妇女工作计划 XX 字一、指导思想: 结合全国妇女工作会议的精神指示,围绕学校核心工作,突出女教职工工作特点

6、,以提高女教职工素质、发挥女教职工作用为主线,以维护女教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为重点,动员组织广大女教职工为教育事业建功立业。本学期我校的妇女工作将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宏扬当代女性拼搏进取、敬业奉献的时代精神,团结动员全校妇女在教育事业中做出新的贡献。二、主要工作:(一)适应形势,提高素质、加强业务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要紧跟现代教育信息的步伐,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思想。积极参加学历进修,岗位培训及继续再教育,使自己能尽快地适应现代学校的需要。同时,要求每位女教师都要善于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接受新的教育教学信息和经

7、验,提高运用科学方法教书育人的能力。2、以师德建设为核心,全面提升教师形象 努力在全校女教职工中倡导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师德修养,积极参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不断加强女教职工师德建设,不断强化女教职工教书育人的意识。3、积极为女教职工提高业务素质搭建平台。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阵地,是先进文化传播的阵地。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学校妇女工作的一个特点和重点,因此我们要支持、鼓励、组织、帮助广大妇女找准位置,在教学一线岗位立功比贡献,爱岗敬业出成果;要组织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讨新课程教学理念、新课程评价体系等,改革教学方法;积极

8、参加学科带头人评选、优质课比赛、骨干教师评选等教学业务比赛,并使妇女在参赛者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取得较好的成绩。(二)抓好活动,丰富生活1、以活动为载体,构建教师发展平台。 组织以群众性技能比赛和学习新知识为抓手,进一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先进教工”活动,围绕教育改革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竞争能力,通过拜师结对、教学观摩、业务交流和新知识培训等活动,以活动促进女教职工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建设,以活动促进女教职工自身素质和岗位技能的提升。2、以活动促进女教职工身心素质的提高。 广泛开展适应女教职工特点的全民健身活动和妇女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关心女教工心理健康,缓解女教工的心理压力,如举

9、办“妇女心理健康讲座” 、组织健身活动等,继续以“事业家庭双创优”活动为载体,鼓励女教职工事业家庭双丰收。3、抓好有关节日的庆祝活动及女教职工文体活动。 以节假日为载体,以轻松、休闲、娱乐、健康,劳逸结合为宗旨,开展系列活动。如抓好“三八”妇女节、 “母亲节”、和“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等。4、为女教职工办实事、好事,关心女教工的生活健康。开展各类活动和形式多样的服务工作,解决女教职工的后顾之忧,提高女教职工的生活质量,如为每位女教工定期作一次“妇科体检” ,为怀孕女教工安排合适的岗位,减少工作量等。(三)增强参与,正确维权1、女职委成员也要不断努力学习,强化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工作效率

10、和凝聚力,主动及时将所获信息、情况反映给校党、政、工的领导,充分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2、继续维护女教工权益,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与学习贯彻结合起来,与市教育工会、妇联提出的工作任务结合起来,同科学发展观指导妇女工作的创新发展结合起来,同学校发展大局和妇女工作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广大妇女群众的优势,做到在工作中学习,在落实中提高。3、在党政工的领导的支持下,依照法律和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反映女教职工的心声,及时为女教职工提供社会援助和法律咨询,从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妇女干部队伍,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组织保证。4、加大法规知识宣传力度。继续将有关妇女权益法

11、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普及作为女教职工组织一项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使已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婚姻法 、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为广大女教职工知晓。20xx 年学校妇女工作总结回顾一年来的在妇女方面的工作,我校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1、组织全体女教师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学习国内外时事,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提高妇女在新世纪的人身价值。2、继续开展 “巾帼建功”活动,不断探索有效开展活动的新方式。全面提高女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作贡献。组织妇女同志开展文明、健康向上的活动,本学年举行了女教师爱岗敬业演讲比赛、教学设计比赛。3、做好家

12、庭教育工作,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基础的教育,它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而现在世界竞争的本质是经济竞争,经济竞争关健是人才竞争,而人才竞争是教育竞争,本学期我们进行了母亲素养工程培训工作,本学期全校各班还举行了家长会,让班主任、任课老师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沟通,努力营造家校合作育新人的氛围。4、做好计划生育常规工作,开展两期教育,关心育龄妇女的身体。5、搞好“三八”节庆祝活动在这一传统节日,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氛围,我校妇委会与校工会一起在节日期间联合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 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女教师的凝聚力,团队合作意识加强,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整体推进的作用。成绩的取得令人鼓舞,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扬长避短,再接再厉,开拓创新,争取更加业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