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心电图20160321_ 黄静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732843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9.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常心电图20160321_ 黄静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正常心电图20160321_ 黄静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正常心电图20160321_ 黄静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正常心电图20160321_ 黄静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正常心电图20160321_ 黄静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常心电图20160321_ 黄静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常心电图20160321_ 黄静课件(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常心电图,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诊断教研室 黄静,目的要求,1.掌握心电图各波段意义、命名和测量方法,记住正常值; 2.掌握心电图的阅读分析方法; 3.掌握心电图报告的书写方法; 4.熟悉导联线与人体的连接方法及心电图机的操作。,会操作 会测量 会分析 会书写,授课重难点,重点:1.心电图各波段意义、命名和测量方法;2.心电图的阅读分析方法;3.心电图报告的书写方法。 难点:1.心电图产生原理;2.正常窦性心律特点。,课堂安排,1.理论复习 2.示教心电图机的操作 3.学生每人做一份心电图 4.学生分析下发心电图图片或自己的心电图 5.教师总结留置作业, 问题:何为心电图? 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

2、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一.心电图定义,二、心电图导联体系 1.标准12导联系统,2.心电图导线连接,红线-右上肢黄线-左上肢绿线-左下肢黑线-右下肢(地线) 右手举红旗,左脚踩绿地白线带吸球-胸前区 红黄绿棕黑紫(V1-V6),3.胸导联位置,L,R,F,L,R,F,4.额面肢体导联六轴系统,5.水平面胸导联体系,三.心电图产生原理,心脏由特殊传导系统(特殊心肌)和心房、心室(普通心肌)组成。 窦房结是心脏最高领导,指挥心脏的电活动和机械活动,电活动在前,机械活动在后。 心电图记录到的是普通心肌的电活动,表现为P-QRS-T波群的重复出现。,1.单个细胞除极复极过程

3、中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探查电极,参考电极,心脏电位强度与下列因素有关,与心肌细胞数量成正比关系 与探查电极位置和心肌细胞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关系 与探查电极的方位和心肌除极的方向所构成的角度有关,夹角愈大,电位愈弱。,探测电极部位和波形与心肌除极方向的关系,除极方向,探查电极,静息细胞,除极细胞,复极细胞,2.多个细胞(一条心肌纤维)除极复极的电位变化波形,3.某一块心肌的除极和复极 (1)心电向量,除(复)极波的传导是有方向和大小的,所以它是一种矢量(即向量),心电生理学上把这种矢量称为“心电向量”。,通常: 箭头代表向量的方向 箭杆长短代表向量的大小,(2)综合心电向量,某一块心肌中心肌纤维

4、形态走向各异,不同方向传导电激动的综合效果符合向量的叠加。 注意:只有同时发生的向量才能进行综合。,4.心房或心室的除极和复极 瞬间综合向量与空间向量环,心脏电活动发生在机械运动之前,按顺序除极和复极,每一瞬间中包含着不同部位心肌电活动,可以用一个综合向量来代表 即瞬间综合心电向量 如果将心动周期中各瞬间综合心电向量运行轨迹依次连接起来即空间心电向量环,共有四个向量环: 心房除极的P环 心房复极的Ta环 心室除极的QRS环 心室复极的T环,QRS空间向量环的形成模式图,5.临床心电图产生机制-立体心电向量环的两次投影,所谓投影就是光线垂直于某一平面照射在物体上,物体在 该平面上所形成的影像。

5、例如,一个封闭的QRS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QRS 。,(1)第1次投影-立体心电向量环在 面上的投影,心脏各房室电激动过程中形成的是立体空间向量。 当我们进行观察和描绘的时候,不论是屏幕、照片或是图纸都不可能显示立体心电向量。 所以采用该向量分别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来表示。 通过第1次投影,空间立体三维环平面二维环。,将额面上的二维心电向量环投影到肢体导联轴线上,形成肢体导联心电图。由于投影方向的不同,同一心电激动在不同导联所得的图形不同。,(2)第2次投影-平面二维心电向量环在导联上的投影,形成心电图波形,额面:肢体导联,反映心脏上下左右电活动变化的情况 横面:胸前导联,反映心脏前后

6、左右电活动变化的情况,额面,横面,心电向量环与心电图的关系,心电向量环与心电图的关系,V2,V3,四、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命名, 问题:心电图上都有哪些主要的波段呢?它们都代表什么样的意义?,P波心房除极波 QRS波心室除极波 T波心室复极波 U波T波之后,机械电反馈引起的后电位变化,1.心电图各波段的定义-四波,1、心电图各波段的定义-四段,PR段自P波终点到QRS波群起点,代表激动通过房室结及希氏束的时间 ST段自QRS波群终点至T波起点,代表心室除极结束到心室快速复极开始,PR间期自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激动传到心室肌并开始除极 QT间期自QRS波群起点到T波终点,

7、代表心室一次除极和复极过程的全部时间,立体心电向量的P环先是指向右下方,然后转向左后方,最终回到零点。 P环虽然是立体的,但基本与额面平行,因而额面心电向量图P环最清晰,反映额面向量环的心电图导联P波最清晰。,2. 各波的形成 (1)P波的形成,正常情况下,P环的前后方向略指向前,因而胸导联P波多为直立,但不高。,P波的常见形态,心室复极过程瞬时综合向量的轨迹构成T环。T环与QRS环的主要方向一致,运行较慢,环体较QRS环小得多。,(2)T波的形成,T波的常见形态,3.QRS波群的命名原则,R波:首先出现的位于参考水平线以上的正向波 Q波:R波之前的负向波 S波:R波之后的第一个负向波 R波:

8、S波之后的正向波 S波:R 波之后的负向波 QS波:QRS波只有负向波 振幅小可称为q、r、s、r、s,QRS波群命名示意图,五、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走纸速度:25mm/s 定标电压:1mV=10mm,(1)心律整齐时心率= 60 / R-R或P-P(S),1.心率测定,1.心率测定,(2)心律不齐时,测量5个以上连续的RR或PP间距,然后用60除以其平均值,求得每分钟心率。 数30大格(共6s)内的QRS波群或P波的个数,乘以10,即为每分钟心室率或心房率。,2.各波段振幅的测量,参考水平线:P波起始前(P波);QRS起始部(QRS、J点、ST、T、U波);如果QRS波起始部为一斜段,应

9、以QRS波起点作为参考点,3.各波段时间的测量,自波形起点的内侧缘至波形终点的内侧缘,测量注意事项,P波及QRS波时间应选择12个导联中最宽的P波及QRS波进行测量; PR间期应选择12个导联中P波宽大且有Q波的导联进行测量; QT间期测量应取12个导联中最长的QT间期。,若水平型抬高和压低,自J点测量,取T-P 段为对照基线,QRS波起点为对照点ST段斜型移位时,取J点后0.08S为测量点,S-T段移位的测量,4.平均心电轴(额面),心电轴通常指平均QRS心电轴,是心室除极过程中全部瞬间向量的综合,它是空间性的,但是通常指投影在额面上的心电轴。,4.平均心电轴,正常心电轴:-30+90 心电

10、轴左偏:-30-90 心电轴右偏:+90+180,(1)目测法 尖并尖电轴不偏 口对口电轴左偏 尖对尖电轴右偏,4.心电轴测量,4.心电轴测量,-40,I ,III ,(2)作图法,4.心电轴测量,(3)查表法,心电轴改变的临床意义,电轴左偏:见于左室肥厚 电轴极度左偏:见于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电轴右偏:见于右室肥厚 电轴极度右偏:见于左后分支传导阻滞,5.心脏循长轴转位,心尖至心底观察正常时:V3或V4 R/S1(过渡导联)顺钟向:V3V4V5V6(右室大/垂位心)逆钟向:V3V4V1V2(左室大/横位心) 注意:只提示心电位变化,并不都是心脏在解剖上转位,5.心脏循长轴转位(横面),6.正常

11、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QRS波群,QRS低电压,同导联上下波幅一块加,肢导相加小于5(0.5mV)胸导相加小于8(0.8mV) 肺气肿 肢导低电压 心包积液 胸导低电压,六、正常窦性心律特征,特征: 1.P-QRS-T波依次规律出现。 2.P波在.aVF.V4-6,aVR(激动源于窦房结)。 3.P-P间期0.6-1.0s(60-100次/分)。 4.同一导联P-P间期相差0.12s。,七、心电图的阅读方法,1.检查描记质量:伪差(直流电及交流电干扰、基线不稳);标电压(减半、增倍)。 2.定性分析:确定是否为窦性心律;电轴偏移;钟向转位;S-T段及T波形态等。 3.定量分析:P、QRS、T

12、波时间、振幅,P-P间期、P-R间期,S-T段偏移等。 4.四方面考虑:心律、传导、房室肥大、心肌问题。 5.结合临床,做出心电图诊断,填写报告。 6.熟悉心电图的正常变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尤女性)ST-T改变;顺钟向转位时V1甚至V2“QS”型。,八、心电图报告书写格式,填写心电图报告单上要求的各项数据; 描写P波:是否为窦性心律,P波与QRS波有无恒定关系,各导联P波的形态、时间、振幅是否正常; 描写QRS波(每个导联QRS波描述一遍):其形态、时间、振幅在各导联是否正常; 描写ST段:各导联有无抬高或下移; 描写T波:各导联T波的形态和方向,有无高尖、低平、平坦或倒置。,谢谢!,Thank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