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中国古代的婚丧礼俗之一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8719108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8.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讲---中国古代的婚丧礼俗之一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四讲---中国古代的婚丧礼俗之一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四讲---中国古代的婚丧礼俗之一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四讲---中国古代的婚丧礼俗之一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四讲---中国古代的婚丧礼俗之一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讲---中国古代的婚丧礼俗之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讲---中国古代的婚丧礼俗之一(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讲 中国古代的婚丧礼俗,一、古代的婚嫁习俗,(一)婚姻的概念,尔雅释亲:“婿之父为姻,妇之父为婚,妇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谓为婚姻。” 白虎通:“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新娘则“因之而去”,故曰“姻”。 易睽卦:“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 孔雀东南飞:“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庵庵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汉魏以后,成婚时举乐、延宴宾客才有了合法性。汉宣帝诏:“夫婚姻之礼,人伦之大者,酒食之会,所以行礼乐也。”但黄昏迎娶,青庐行礼的礼仪依然没有改变。世说新语假谲:“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

2、,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 杜甫新婚别:“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乔老爷乱点鸳鸯谱:“到黄昏时候,听得鼓乐喧天,迎亲轿子已到门首。” 情梦柝:“到晚上,花轿到门,听得花炮震天,鼓乐刮耳。”,(二)婚姻中的不平等关系,先从几个汉字入手分析: 嫁:说文解字:“女适人也。”白虎通:“嫁者,家也。” 归:说文解字:“归,女嫁也。” 娶:先秦古籍中为“取”(二者为古今字)。说文解字:“以手执耳也。”获左耳以表功,是一种残酷的占有方式,而女子被取后,也失去了独立性,成为男子的附属品。娶的对象仅仅是妻,男子的其他配偶则是“买”、“纳”、“收房”等。 妻:甲骨文中“妻”字作 ,一个长发妇女跪跽在地,一只手

3、抓着她的长发,反映的是上古掠夺婚的情况。 夫妻关系的不平等还反映在古代社会所要求的一夫一妻制和忠贞观念只对妇女而不对男子,它是“妻子方面的一夫一妻制,而不是丈夫方面的一夫一妻制。”,1、媵,媵妾制是男人公开的多偶制,是古代群婚制的某些残余。媵又叫妻姊妹婚。如少康逃奔有虞,有虞之君“妻以二姚”,尧以二女妻舜,周代的诸侯嫁女同姓媵制度都是如此。 媵指随同诸侯国女子出嫁的她的妹妹或侄女 “媵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侄娣从,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诸侯壹聘九女。”(左传成公九年) “凡诸侯嫁女,同姓媵之,异姓则否。”(左传成公八年) “媵”也可指陪嫁的奴仆: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

4、,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左传僖公五年) 战国后,媵的习俗泯灭,但在一些部族还有遗留。,2、妾,妾指男子在妻子之外娶的女子。多为:家贫卖身的妇女,罪犯的妻女,私奔的妇女,战败方的妻女等。妾实际上是男子的性奴隶,只需买资。唐律规定:“妾乃贱流”、“妾通买卖”、“以妾为妻者,徒一年半。”谷梁传:“毋以妾为妻。”即妾无资格扶正为妻,有妾无妻的男子是鳏夫,属未婚。 在礼制中,妾的数量有严格规定:“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礼记) 妾的地位十分低下。如文伯事。 妾是男人、嫡妻甚至是庶子的打骂对象。如严挺之、冒辟疆、杨政事

5、。 妾在礼制上是有法律地位的,而姬、婢、妓则无任何地位,遭遇更可悲。如唐变文霍小玉传,苏轼事。,杨政资性惨忍嗜杀人帅兴元日招幕僚宴李叔永中席起更衣虞兵持烛导往溷所经歴曲折殆如永巷望两壁间隐隐若人形影谓为绘画近视之不见笔迹又无面目相貌凡二三十躯疑不晓扣虞兵兵傍睨前后知无来者低语曰相公姬妾数十人皆有乐伎但小不称意必杖杀之而剥其皮自首至足钉于此壁上直俟干硬方举而掷诸水此其皮迹也叔永悚然而出杨最宠一妾专房之爱晚年抱病困卧不能兴于人事一切弗问独拳拳此姬常使侍于侧忽语之曰我病势沉绵如此决不复全生我倾心吐胆只在汝身上今将奈何是时气息仅属语言大半不可晓姬泣曰相公且强进药饵脱若不起愿相从徃黄泉下杨大喜索酒与姬各

6、饮一杯姬退沉吟深悔前言之大失阴期伏窜杨奄奄且絶数瞑目所亲大将诮之曰相公平生杀人如掐虮虱真大丈夫汉今日运命将终乃留连顾恋一何无刚肠胆决也杨称姬名曰只候他先死我便去大将解其意使绐语姬云相公唤预呼一壮士持细索伏于榻后姬至立套其颈少时而殂陈尸于地杨即气絶 苏轼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乐天双鬓如霜营,始知谢谴素与蛮。”苏轼次京师韵送表弟程懿叔赴夔州运判:“我甚似乐天,但无素与蛮。”,3、收继,收继是指父死子娶庶母,叔死侄娶婶母,兄死弟娶寡嫂,弟死兄娶寡弟媳的婚姻形式,是原始社会群婚习俗的残留,也是一夫多妻制的表现。收继可以防止财产、劳力的外流。 收继又叫烝或报。烝即“淫父之妾”,即纳父之妾。左传记

7、载,春秋时期,晋献公烝于齐姜,晋惠公烝于贾君,卫宣公烝于夷姜,齐人使卫昭伯烝于宣姜。所谓报是指“淫季父之妻”,即纳叔伯之妻,如郑文公报郑子妃陈妫等。,隋炀帝在其父隋文帝弥留之际,逼迫庶母宣华夫人陈氏为妻,宣华夫人告皇上,召太子,未入而崩。赍金合子予宣华,为同心结。隋文帝病死当天,姿貌无双的宣华夫人即被“太子烝焉。”容仪婉丽的容华夫人蔡氏亦为炀帝所烝。(隋书后妃传) 唐太宗收继了弟弟李元吉的妃子杨氏,唐高宗收继了太宗的才人武则天。 王昭君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呼韩邪死后,按匈奴习俗,她须转嫁给庶子为妻,“昭君上书求归,成帝勒令从胡俗。”无可奈何,昭君只得遵命转房。 魏武帝崩,文帝悉取武帝宫人自侍。

8、及帝病困,卞后出看疾,太后入户,见直侍并是昔日所爱幸者,太后问:“何时来邪?”云:“正伏魄时过。“固不复前而叹曰:“狗鼠不食其余,死故应尔!”至山陵,亦竟不临。(世说新语贤媛),(三)婚姻史话,1、群婚制(氏族内婚制) 远古时,人类处于蒙昧时期,人们的婚姻关系中没有固定的配偶,所以,“人但知有母,不知有父。” 2、血缘婚制(氏族内婚制) 血缘婚制排除了父母子女间、祖孙间的男女杂婚关系,但同辈的兄弟姐妹间可以互为夫妻,仍是人但知其父,不知其母的阶段。如女娲、伏羲二兄妹成婚的传说,希伯来神话中的亚当与夏娃,古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父宙斯与妻子赫拉既是兄妹又是夫妻。,新疆出土的绢画伏羲女娲图,3、族外婚(

9、氏族外婚制) 不同氏族集团之间同辈男女的互相通婚,子女为母亲所有,仍属母亲氏族社会(姑舅表婚制)。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如彝族、景颇族、门巴族、独龙族、瑶族、傣族等解放前后还保持此婚俗。 4、对偶婚 一个女子可以在一群男子中选一个做她的主夫,一个男子也可以在一群女子中选一个主妻,但除主要配偶外,他们还有若干个配偶,男子须到女方氏族过访居生活,子女从母姓生活。 5、父权制家庭 6、专偶制家庭,(四)婚姻的原则和择偶条件,1、互婚是先秦婚姻的基本模式 互婚又称重婚,指两个族姓之间长期、稳定的互为嫁娶的婚姻关系。 炎帝和黄帝所率部落就是以相互通婚建立了牢固的政治联盟,从而为我们留下了炎黄子孙的光荣称号。

10、秦晋是春秋时期的五霸之二,他们为了保持霸主的地位,也结成姻亲来巩固、加强其联盟,长期互婚,因此,后人把婚姻称为“秦晋之好”。 2、门户婚在汉魏六朝成为最重要的婚配准则 门户婚的兴起很早,早在诗经中就有记载:“王者必先娶大国”。如偶有小国女子封后,就要先分封其家族。但直到汉魏六朝时,士族崛起后,门户婚才真正凸现它的威势。 3、良贱不婚和异族不婚 4、同姓不婚,(五)婚姻过程,从仪礼士昏礼的记载可知,士娶妻,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六个主要仪节,称为婚姻的“六礼。” 1、纳采(采择、选择,即后世的提亲) 男方请媒人带着礼物和雁到女方家提亲,女方同意的话就收纳其礼物。六礼中除纳徵外,

11、其他五礼都需有雁,且是活的,象征生生不息,原因有三: 大雁随季节南北飞还,定时而有规律,象征婚姻有时不可耽搁。 雁是随阳之鸟,古人认为夫阳妻阴,喻夫唱妇随,不离不弃。 大雁飞徙,必成行列,而嫁娶之礼也要长幼有序,不可逾越。,2、问名 3、纳吉 4、纳徵 纳徵时送的聘礼有玄色和纁色(浅红色)的帛共五匹,鹿皮两张。 5、请期 6、亲迎 “主人爵弁,纁裳缁边,从者毕玄端,乘墨车,从车二乘,执烛前马。”(仪礼士昏礼第二)。女家在祖庙为祖先设席,女方面南而立。新郎到达,女父迎进门,新郎向岳父行再拜叩首之礼。引新娘拜公婆仪式在青庐进行。(青庐可设在大门外,也可设在寝门外,仪式结束后,新娘才可登堂入室,成为家中一名正式成员。) 婚礼的六礼一直延续到唐代,宋代把它简化为三礼:纳采、纳币、亲迎。,光绪皇帝像,光绪大婚图,坤宁宫洞房,光绪皇帝大婚时的喜宴(局部),参加光绪大婚典礼的官员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