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少年科技创新作品指导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701733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4.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青少年科技创新作品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浅谈青少年科技创新作品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浅谈青少年科技创新作品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浅谈青少年科技创新作品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浅谈青少年科技创新作品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青少年科技创新作品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青少年科技创新作品指导(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青少年科技创新作品的指导,尹少林,2015.12,目 录,7,8,参加创新大赛的注意事项,作品赏析,一、 创新大赛的意义,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宗旨:,主体是学生思维精神方法,1.形成一个平台,激发青少年发明、创造的兴趣,培养发明、创造的意识,开发和提高创新能力。,3.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青少年,这是我国赢得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需要 ,也是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人才质量和数量差距的迫切要求。,2.在交流中学会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剖析研究中的得失,树立不断探索真理的

2、精神。,二、创新大赛的主要平台,1.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2.明天小小科学家。 3.机器人大赛。4.其他。,三、努力成为优秀的科技辅导员,1. 科技辅导员本人应该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将科技教育当成是一种事业而不仅仅是上级交给自己的一项任务。2. 努力做到既是优秀的学科教师,也是优秀的科技辅导员。 组织管理心理激活,3. 不断自觉吸收新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指导学生活动的本领。 掌握新动态4. 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自我学习的过程。通过指导学生活动,增加知识储备,有利于提高学科的教学能力。5. 多向同行学习。,四、 什么是创造发明,1. 要区别“发明”和“制作”的含义。 2. 有意义的“发明

3、”必须同时满足两个要件(1)前人没有做过,是由本人首创的,如果不知道某个东西前人已经做出过,自己经过努力,独立“发明”了同样东西,对于发明创造比赛的评委的标准来看,这只能算是“模仿”或者“制作”。,(2)推广和使用创造出来的这个东西会给个人或社会带来好处,如:, 提高工作效率使完成某项任务的速度更快 如:电动螺丝刀;微波干衣机;不粘菜刀 使生产或生活的成本降低或者带来方便 如:盲人闹钟;清油污杯 ;带自动伸缩挡雨板的公共汽车;干粉灭火器的改进 能减少某项工作的危险性 如:排爆机器人;管道气防水倒入装置;可自动关闭管道的防火安全阀;银行卡劫持密码报警系统,五、青少年发明创造作品的“三自三性”原则

4、,“三自”原则自己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发现、提出、选择的。自己设计和研究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必须是作者本人构思、完成的。主要论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自己制作和撰写作者本人必须参与作品的制作。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科学性选题与成果的科学技术意义;技术方案的合理性;研究方法的正确性;科学理论的可靠性。拒绝鬼神迷信不与法律宗教伦理习俗冲突。,“三性”原则,创新性提出一个别人还没有研究过的课题,这是创新;用与别人不同的研究方法去进行研究一个已经研究过的课题,这也是创新; 飞利浦日本产品将一种理论、一个观点首次应用到实际中去,这是创新; 飞机蜻蜓将已经在某一领域

5、得到应用的理论、观点、方法和手段,应用到新的领域中去,也是创新。蒸汽机汽车火车发电机,创新就是认识前人还没有认识或没有充分认识的规律,也就是说研究的课题要有一定程度的独创性和新颖性,即创新性。,可行性可行性就是要求学生,在选题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课题研究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要从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自身积累的经验、兴趣爱好、时间和精力及与其他人的配合等实际情况出发,选择自己通过努力可以获得成功的课题。,贯彻可行性这一原则需要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一是大和小的关系。一般说大课题的研究价值高,成果的社会影响大,但它比较复杂,开展的条件要求高,不易出成果;小课题涉及范围小,任务单纯,目标集中,容易开展,

6、容易出成果。作为学生不能一味求大,小看小课题,忽视小课题的研究,有的小课题的研究往往也会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的价值并不比有些大课题低。,二是难和易的关系。难的课题往往比较有价值,但难度大的课题对研究者主观和客观条件的要求高,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更多的精力,而且容易因久攻不克,失去信心,导致半途而废。,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选择较小的课题,选择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课题进行研究应该说是比较合适的。,六、如何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课题,“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1)根据问题回答的要求可以把问题分为,“是什么” 的问题一般属于基础知识的问题,往往可以通过到图书馆查找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类书籍找到答

7、案。这种问题的解决一般比较简单,通常可以通过撰写读书报告的研究形式来完成。,“大气污染的原因与防治”“废旧手机的隐患、回收和利用” 这些都属于这类问题。,“为什么”的问题是属于比较深一层次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根据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或查阅资料,然后通过对资料和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 “龙井茶不同冲泡方法对茶水中茶多酚含量影响的研究” “机动车启动时排出的黑烟怎么办-尾气快速净化研究及应用设计”,“怎么办”的问题属于决策类的问题。它不仅要回答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而且要回答怎么办。这就需要研究者全面地、综合地看待问题,做出决策。,“南方地区冬季供暖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江麓) “如何解决学校门前汽车拥堵”(风车坪) “观鸟、爱鸟,发现自然之美 观鸟科技实践活动” “探究生活中的一次性物品”,(2)根据问题的回答方式分类,读书报告类 社会调查类 观察记录类 实验研究类 设计制作类 小论文综合实践,(2)参赛学生注意事项,七 、参加创新大赛的注意事项,(1)指导老师申报注意事项,(3)参赛作品注意事项,八、作品赏析,谢谢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