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讲解课件3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新人教必修2)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699402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2.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讲解课件3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新人教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讲解课件3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新人教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讲解课件3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新人教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讲解课件3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新人教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讲解课件3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新人教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讲解课件3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新人教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讲解课件3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新人教必修2)(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三年10考 高考指数:,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重要国情: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重大变化: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_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包括:民族平等、_、各民族共同繁荣。,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团结,(2)联系:(3)具体要求: 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这种民族关系。 付诸行动,自觉履行维护_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国家统一,二、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1)现状: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_、_体系。 (2)意义:有力地保

2、障了_的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了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 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要点:前提是_;范围是各少数民族_地方;内容是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_。,法律,法规,民族自治地方,国家统一领导,聚居,自治权,(2)基本内容: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_。 核心内容:自治权,涉及_、经济、文化和_各个方面。 (3)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我国国情。 历史特点:_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现实情况: 社会基础:“_”的民族分布特点; 政治基础: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_的民族关系。,人民政府,

3、政治,社会生活,统一,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依存,(4)显著优越性:三、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宗教概况 (1)我国是多宗教国家,信教人数虽占总人口的比例不大,但绝对数字不小。 (2)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还将_,但宗教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维护国家_,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保障少数民族人民_ _的权利得以实现,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有利于,当家,作主,统一和安全,长期存在,2全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1)实行_政策。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也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目的是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_的宗教活动。 (3)我国宗教坚持_的原则。宗教团体和宗

4、教事务不受_支配。 (4)积极引导宗教与_相适应。,宗教信仰自由,正常,独立自主自办,外国势力,社会主义社会,3弘扬科学精神 (1)巩固_的指导地位,进行科学世界观和_的宣传教育。 (2)学习_及科学文化知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生活链接】 1.20112015年,中央财政每年 将投入20亿元在西藏实施草原生 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惠及西藏 20多万农牧户,人均年收入增加 2 000多元。 (1)中央财政支持西藏各项事业( ) A.是贯彻落实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体现 B.由此形成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C.表明中国不存在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A,(2

5、)在当前形势下,为什么国家格外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提示:因为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2.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从雅鲁藏布江畔到长白山下,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到呼伦贝尔大草原,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发生了广泛深刻的变革,呈现出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景象。,(1)判断下列正误: 我国民族政策即各民族共同繁荣。( ) 民族自治等于完全自治。 ( ) 民族自治地区指少数民族地区。 ( ) 民族自治地方享有独立立法权。 ( ),(2)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

6、化进程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坚持_原则的要求。 (3)民族自治地区的国家机关不包括法院和检察院,这一观点正确吗? 提示:不正确。法院、检察院虽不属于自治机关,但属于当地国家机关。,依法治国,3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维护宗教团体、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他们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 (1)国家维护宗教团体、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表明( ) A.我国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B.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C.违背了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2)判断: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反击西方对我国不

7、尊重人权的指责。( ),B,我国的民族关系,1.切实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1)意义: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2)要求:不应该有大汉族主义的思想,也不应该有地方民族主义的思想,不讲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破坏民族团结的事,在行动上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要团结和帮助少数民族。,2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举措 (1)从党和国家角度看: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这是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关键。 坚持和完善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 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

8、义民族关系提供法律保障。 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为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制度保障。 (2)从公民角度看: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高考警示钟】 高考对民族问题的考查,通常设置似是而非的选项,具有较强的迷惑性,易使学生出现以下错误: (1)混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之间的关系,将民族团结看做政治基础、各民族共同繁荣当成前提条件等。 (2)错误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和主要内容,如:将其当成根本政治制度、将民族乡作为民族自治地方、将一定的自治权混同于高度自治或完全自治、将少数民族居住地当成“聚居地”等。,1(2011安徽文综

9、)为加快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内地省市根据国家要求认真落实对民族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落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 ) 是增进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治保证 是贯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具体体现 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 B. C. D.,【解析】选B。教育对口支援坚持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内地省市对民族地区进行支援,体现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正确。增进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治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错误;受教育权利受多种因素影响,教育对口支援有利于民族地区学生受教育权利的实现,但说“保障了”就夸大了其作用,错误。,全

10、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正确理解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内容,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原因,宗教有自身发展规律,不能用行政力量消灭或发展;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宗教信仰上的差异并不影响其政治上、经济上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举措,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在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不得干涉教育、行政、司法等),意义,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 人权的重要体现,目的,并非鼓励人们信教,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大力加强信教群众 和不信教群众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共同目标上来,2.民族、宗教问题与国家的关系 (1)民族、宗教与国家密

11、切联系,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组成,各民族又都有一定的宗教信仰,因此民族、宗教无小事,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同时多种宗教流传、许多少数民族几乎全民族信教,因此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必须正确贯彻执行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师生互动】 共产党员不得信仰宗教违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吗?,【拓展延伸】共产党员不得信仰宗教不违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首先明确,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本身就包括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2)其次明确,共产党员不同于一般公民。共产党员不得信仰宗

12、教,不得活动,是由共产党员的世界观决定的,也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党的纪律的要求。共产党员是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是马克思主义者,是无神论、唯物论者,只能信仰马列主义,不能赞同宗教教义,更不应信仰宗教和活动。党员信教和活动,不仅仅是党员个人的信仰问题,而且是一个事关我们党的形象的政治问题。,【高考警示钟】 对我国宗教状况和政策,应注意以下误区: (1)我国宗教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不等于宗教本质发生了变化,也不等于宗教没有了消极作用。 (2)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3)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与打击打着宗教旗号的违法犯罪活动不矛盾。,2.(2011海南单科)中国伊

13、斯兰教协会2001年成立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正式开展“解经”工作。10年来相继出版的4辑新编卧尔兹演讲集,从教义和教规角度对伊斯兰教经典作出了既符合伊斯兰教信仰精神、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解释。中国伊斯兰教协会进行的“解经”工作( ) 保障了伊斯兰教教职人员的权利 消除了信教群众在教义理解上的差异 有助于丰富伊斯兰教文化内涵 有利于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A B C D,【解析】选D。材料中的“解经”工作与保障伊斯兰教教职人员的权利无关,不合题意;观点错误;“解经”工作“既符合伊斯兰教信仰精神、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促进宗教与时俱进,增添新的内涵,体现了实行宗教政策的目的,符合

14、题意。,和平解放60年 西藏成就辉煌201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举行的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成就展分为“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大幅改善的人民生活”和“西藏的明天更加美好”四部分,运用图片、实物、历史文献和多媒体等多种手段,真实、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西藏和平解放60年走过的伟大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1)中东、北非社会持续动荡,其背后隐藏的民族、宗教矛盾与冲突引发世人关注,也警示我们必须处理好民族、宗教问题。(2)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都可以成为高考命题的背景材料。国家和地方修改宗教事务条例、加强宗

15、教领域“六五”普法宣传教育也会成为高考命题背景。,【典例】(2011全国文综)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为西藏与全国一起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创造了基本前提。 1959年,西藏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民主改革运动,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解放了百万农奴和奴隶,开创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全面确立。昔日的农奴和奴隶享有了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自主管理本地区和本民族事务的政治权利。西藏自治区不仅享有一般省级国家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而且享有广泛的自,治权。1965年以来,共制定了250余件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有效

16、地维护了西藏人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特殊权益,促进了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 结合材料,说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并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12分),【命题人透析】,【参考答案】 根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西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国情和西藏的实际,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西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国家富强和西藏的繁荣,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6分) 作用:使西藏自治区充分享有广泛的自治权,保障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能够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提高了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效能;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