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公开课《认识厘米》教学设计、说课稿和课后反思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693668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公开课《认识厘米》教学设计、说课稿和课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公开课《认识厘米》教学设计、说课稿和课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公开课《认识厘米》教学设计、说课稿和课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公开课《认识厘米》教学设计、说课稿和课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公开课《认识厘米》教学设计、说课稿和课后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公开课《认识厘米》教学设计、说课稿和课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数学公开课《认识厘米》教学设计、说课稿和课后反思(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二年级数学公开课苏教版二年级数学公开课认识厘米认识厘米 教学设计、说课稿和课后反思教学设计、说课稿和课后反思 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太仓市城四小蔡志英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 61-63 页的 认识厘米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明 白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建 立“1 厘米”的长度表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厘米”的重 要性,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学会用刻度尺对物体进 行测量,会画规定长度的线段,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其 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

2、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 1 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尺测量物 体长度,会画规定长度的线段。 教学难点: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表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这是谁呀?(懒羊羊)今天我们就来听一 个关于它的故事。 录音:懒羊羊既胖又懒,总是在妈妈睡着的时候偷吃, 于是羊爸爸就和羊妈妈商量把家中仅有的红薯埋在房子石 头下正东方 5 步远的土里。懒羊羊听见了,它也朝着那个 方向走了 5 步,可是却没有找到红薯,它就纳闷了,这是 怎么回事呢? 师:你真聪明,它们的脚是不一样大的,所以不能只 数步数。在测量的时候我们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今天我 们就来认识一位新朋友 “厘米 ” 。

3、(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画情境, 产生测量的需要,体现了数学知识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自然的引出需要统一的度量单位,体现了度量衡 思想,在矛盾冲突中建立数学观念,从而引入新课。 】 二、课中敏学,掌握新知 1认识直尺 师:请你拿出自己的直尺,老师这儿也有一把放大的 直尺 ,请仔细观察老师的直尺上缺少了什么?(课件展示: 直尺,不带刻度线还有数字以及英文字母) 提问:有哪些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提问:还有呢? 提问:这些线一样长吗?有的长,有的短, 这些线是刻度线。 提问:这里的 0 表示什么呢?哦,原来 0 还可以表示 起点。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刻度 0,那这

4、就是刻度 1(这是刻 度 1,这是刻度 5) 提问:小朋友还能发现什么吗? (板书:cm)cm 是厘米的英文缩写符号,它也表示厘 米。 2.认识 1 厘米 (1)找 1 厘米 提问:你知道多长的线段是 1 厘米吗? 师:下面我们一起在直尺上来找一找。 拿出你的手指,我们在直尺上用手指 找到刻度 0,再 移到刻度 1,这样的一段就是 1 厘米。 你会像老师一样用两根手指摆出 1 厘米吗?学生摆一 摆。 提问:你还能找出 1 厘米吗? 指名说一说。 (师注意纠正学生说完整:从刻度几到刻 度几之间的长度是几厘米。 学生说的同时,教师在投影上 指出来。) 师:能有顺序地接着往下说吗? 提问:怎样的两个

5、刻度数之间长度是 1 厘米。 总结:每相邻两个刻度数之间的长度都是 1 厘米。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让学生探 索式地去认识尺,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学生从尺 子中不难发现上面有数字、长短不一的线、英文字母 cm,教 师再加以引导规范认识。 】 (2)比划 1 厘米 师:刚才我们找到 1 厘米, ,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 1 厘 米。请大家拿出一根较短的小棒。 (师示范)轻轻地捏住小棒放在眼前看一看,再轻轻 地抽出小棒,手指保持不动,这时两根手指之间的距离就 是 1 厘米。 师:放下小手,闭上眼在脑中想想 1 厘米有多长。在 睁开眼,用手指比划尺 1 厘米,最后用小棒检验一下吧

6、! (3)感受 1 厘米 师:其实 1 厘米还藏在我们的身体上,你的食指哪里 大约是 1 厘米?谁来说一说。拿出直尺放到食指上量一量。 (食指的宽大约是 1 厘米)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大约 1 厘米的物体,你知道吗? 学生举例。 (田字格一条边长 1 厘米;订书钉的宽大约 1 厘米, 小正方体的一条边长 1 厘米,透明胶带的宽大约 1 厘米。 ) 提问:找到了真么多,你感觉 1 厘米这个长度怎么样? 小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以用厘米作单位。 (板书) 【设计意图:掌握 1 厘米的实际长度,建立 1 厘米的 长度观念,形成表象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更好地完成目 标,通过猜一猜、看一看、指

7、一指、想一想、找一找、比 一比等活动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并加深 1 厘米的长 度观念。 】 3认识几厘米 (1)找 2 厘米 师:你能找出 2 厘米吗? 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师:有 2 个 1 厘米,就是 2 厘 米。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提问:还有谁也找到 2 厘米? (2)合作找几厘米 指着尺子说说你还能找到几厘米,再跟你的同桌交流 一下。 师:老师这里也找到了一条线段,你知道它是多长吗? 说出你的理由。 (3) 小结:我们在看几厘米时只要看有几个 1 厘米 就是几厘米。 (4)师:老师来考考大家,你能在直尺上找到 5 厘米 吗? 【设计意图:为了减轻难度我先让学生在建立起 1 厘 米的

8、长度概念后再认识 2 厘米、5 厘米等其他长度,为后 面进行估计作铺垫。 】 4量一量 (1)自主量 师:看来找出几厘米了已经难不倒大家了,下面挑战更 难点的,敢吗? 要求:大家拿出较长的一根小棒,请你自己动手试着 量一量小棒的长。 学生自主操作 交流:并请一位学生上来演示。提问:你是怎么量的? 那你怎么知道是几厘米的呢? 师:(先把小棒放好,尺子放平,为了方便读数我们 一般从刻度 0 开始量起,把物体的一端对齐刻度 0,在看另 一端对着刻度 5 及时 5 厘米。 ) (2)练习 师:只是老师收集的三位小朋友的测量方法:你认为 哪一种是正确的?说说理由? 小结:测量物体时要注意些什么? 直尺放

9、平,物体的一端对齐刻度 0,另一端对齐刻度几 就是几厘米。 5、画一画 师:量你会了,那你能试着画一条 4 厘米长的线段吗? 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 (学生画时开实物投影) 画完后请一位学生上来画,说说画法。其他同学有什 么要补充的吗? 小结:我们画的时候,先把直尺放平,画一个端点, 一般从刻度 0 开始画起,4 米就画到刻度 4 再画上另一个端 点。 师:今天我们画的线段都有规定的长度,我们写上“4 厘米” 。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动手试一试,然后讨论得出正 确量长度的方法,变学生间接接受为积极发现,并在合作 与交流过程中,学会肯定自己和倾听他人的意见,培养了 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10、三、课后应用,巩固新知 1.练习 1(初赛) 师:小昆虫们正在进行跳远比赛,请大家来当裁判,分 别测量三位运动员的成绩。 然后出示三幅图。 师:请小裁判公布成绩。2 号比 1 号多跳几厘米?3 号 比 1 号少跳多少厘米? 2、练习 2(复赛) 师:3 号淘汰,1 号和 2 号进入决赛,来看看他们两的 成绩? 1 号正好是 8 厘米吗?更接近几厘米?我们可以说大约 8 厘米。 提问:2 号选手呢?可以说成大约几厘米呢? 师:像这样比 8 厘米长一些或者比 8 厘米短一些,都更 接近 8 厘米,我们可以说成大约 8 厘米。 4、练习 3 师:那今天的冠军是几号?这是 1 号选手的冠军卡, 为了给

11、它设立一个更高的目标,需要裁判员们在冠军卡上 画一条 9 厘米的线段,请大家动手在练习纸上画。 请学生说说他是怎么画的。追问:从刻度几画到了刻 度几? 提醒学生标明线段的端点并在上面写上 9 厘米表示线 段的长度。 【设计意图:本课练习较多,为了让学生完成单调的 测量,将四道练习稍加改编,第 2 题加入了一条线段,第 4 题改成了画 9 厘米长的线段,串连成了一场跳远比赛,层 层地深入,学生积极性很高,也无形中把自己投入裁判的 角色,参与着一轮又一轮的比赛,做到了有趣高效练习。 】 5、第 5 题 (1)测量长方形长和宽(跑步比赛) 师:看完跳远,我们来看看赛跑。标明起点、终点。 课件演示跑

12、师:谁赢了啊?可是蝈蝈觉得蚱蜢的路程自己的路程 长,不公平。小裁判们,我们一起来帮它们量量看看是否 公平。 师:量好汇报并计算,回答。 师:它们的路程相等吗?说出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原题是测量长方形的长和宽,设计成一 场昆虫的赛跑,通过游戏是否公平引发测量长方形的各条 边,激发学生作为“小裁判”测量的积极性,了解测量的 必要性,使学生乐在其中。并通过计算初步感知长方形对 边相等的特征。 】 (2)测量三角形三条边 师:小蚂蚁在看完比赛回家了的路上下雨了,它就去 大树下躲雨后再回家,请你在练习纸上量出这几条路的长 度。 回答交流长度。 提问:它是躲雨后回家近呢还是直接回家近呢? 6断尺测量橡

13、皮长度。 师:老师的直尺断了,课我想测量一块橡皮的长度 (出示课件) ,你知道橡皮长几厘米吗?指明说一说。 交流:起点刻度是 6 终点刻度是 10,我们可以用终点 刻度减去起点刻度,得到橡皮长度师 4 厘米。 6、估算并测量 (1)估计手掌宽 师: 小动物的比赛结束了,我们课堂的比赛又要开始 了,最后老师要想考考大家的眼力,看看谁是估计高手。 比赛要求:收起尺子,你能不能估计出你的手掌宽大约几 厘米。 学生估一估 学生动手测量 给估计高手发小奖品 (2)估计一拃 比赛继续:再估计一下你的一拃大约几厘米?一拃测 量时候要尽量张开大拇指和中指, (明确测量的起始位置, 再进行测量) 。 学生估一估 学生动手测量 给估计高手发小奖品。 【设计意图:从昆虫们的比赛到教室里的比赛,原本 题意只是测量,为了培养孩子的估算能力,特地加入了估 算,这样的比赛使学生积极性高涨,大胆估计,培养学生 的估算意识,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 四、课堂总结、课后拓展 我们静静回顾下,这节课我们跟谁交上了朋友,关于 厘米这个新朋友你了解什么知识。如果要知道教室的长度, 用这把尺去量你觉得怎样?看来还有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 位和更长的测量工具等待我们去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