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同学整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690522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概论--同学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艺术概论--同学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艺术概论--同学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艺术概论--同学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艺术概论--同学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艺术概论--同学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概论--同学整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媒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中国传媒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艺术概论艺术概论各章复习参考题各章复习参考题第一章 艺术是什么一、填空1 艺术具有狭义(包括视、听艺术及综合艺术) 、广义(狭义艺术文学文学) 、泛化(包括一切美的实用制品)等多种理解。2 艾布拉姆斯曾经将艺术活动的要素归结为艺术品艺术品、艺术家艺术家、宇宙宇宙、观赏者观赏者四个方面。3 中西古典艺术真实观的基本差异在于前者重神似,后者重形似形似;前者以主主体体真真实实为坐标系,后者以客观真实为坐标系。当然,不要误以为西方艺术只追求现象的真实。4 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为艺术的形式美悦耳悦目悦耳悦目;艺术的内容美悦心悦神悦心悦神。5

2、艺术中丑的价值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以丑衬美以丑衬美,化化丑丑为为美美。6 审美有两种主要形态,即现实美(包括社会美社会美、自然美自然美)和艺术美艺术美。比较而言,现实美带有分散性,艺术美具有集中性;现实美带有芜杂性,艺术美具有纯粹性纯粹性;现实美带有易逝性,艺术美具有永久性永久性;7 人的诸心理能力在任何时候都是作为一个整体活动着,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创造。二、名词解释1 1 形式美形式美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如整齐一律、节奏与韵律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 形式美的构成因素一般划分为两

3、大部分: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之间的组合规律,或称构成规律、形式美法则。2 2 格式塔格式塔 P151P151格式塔(Gestalt) ,英语往往译为 form(形式)或 shape(形状) ,其实,如前所述,格式塔既不是一般人所说的外物的形状(偏指一种空间结构) ,也不是一般艺术理论中所说的形式(偏指各部分的排列关系) ,而是经由知觉活动组织成的经验中的整体。任何主体所看到的格式塔(形)都是知觉进行了积极组织或建构的结果,而不完全是客体本身就有的性质。因此,为示区别,中文一般把格式塔译为“完形” 。3 3 完形压强完形压强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知觉中表现出的

4、简化倾向,是一种以需要的形式存在的组织(或建构)倾向。这就是说,每当视域中出现的图形不太完美、甚至有缺陷时,这种将其组织的需要便大大增加;而当视域中出现的图形比较对称、规则和完美时,这种需要便得到满足。知觉中这种对简洁完美格式塔的追求,被某些格式塔心理学家称之为“完形压强” 。4 4 异质同构异质同构在简化与完形压强心理的作用下,不同的客观物象会转变为主客观合一的各种简宜格式塔类型,根据变调性原则,如果两个简宜格式塔属于同一类型,那么,这两个格式塔的对应物象则成为同构性(即具有相同的简宜格式塔类型)的存在。如果归属于同一简宜格式塔这两个物象由相同的质料构成,可称为同质同构;反之,如果这两个物象

5、由不同的质料构成,可称为异质同构。三、简答1 1 中西艺术真实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中西艺术真实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在艺术与自然构成的二元对立的结构中,中西艺术真实观的差异主要是中国重主观写实,强调艺术自身的真实;西方艺术则是强调客观真实,并为此忽略艺术自身的独立性。但是造成中西艺术真实观上述差异根本原因还是东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同样中西艺术真实观的差异也反映了汉民族的图式思维和西方的临摹性思维的差异。一 、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二、间距性大小差异。三、距离感大小差异2 2 人性的两种常见解释是什么?如何看待艺术中的阶级性与人性?人性的两种常见解释是什么?如何看待艺术中的阶级性与人性?P16P16所谓

6、人性,即人之为人的本性,常见的有两种解释,1,侠义的人性:将人性与阶级性对举,把人性视为非阶级的人类共性,如亲子之爱,声色之好,喜怒哀乐,对自由平等的追求 2、广义的人性:将人性视为阶级性与侠义人性的结合,即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阶级性和人性的问题上,我们应当坚持辩证法,既反对人性抽象化、绝对化的超阶级的人性论,又要反对以阶级性取代人性、抹煞人性丰富内涵的左倾教条主义和庸俗社会学,努力揭示人性丰富性。事实证明,只有真正的揭示人物性格的复杂内涵,才能使所塑造的形象、表达的感情真切动人,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和说服力。3 3 为何说艺

7、术是集中的审美形态?为何说艺术是集中的审美形态?P49P494 4 格式塔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格式塔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152P152整体性、具体化、组织性和恒常性.四、论述四、论述举例分析什么是生活真实、什么艺术真实。举例分析什么是生活真实、什么艺术真实。所谓艺术真实,即艺术作品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所达到的正确程度,是艺术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进行判断的方式之一。当欣赏者基于自身的社会阅历与审美经验而在心理上对艺术作品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某种一致性有所认同的时候,艺术作品就被视为具有艺术真实性。以是否曾经在现实生活中客观发生为标准,可将生活真实区分为可然性的现实真实(即狭义的生活真实)与未

8、然性的理想真实。如果把理想真实在广义上也视为生活真实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观的客观) ,那么,生活真实一词就可以扩展为广义涵义,即包括理想真实和狭义的生活真实在内。生活真实是艺术真实的社会参照系。对生活真实广狭二义的不同理解,会导致对艺术作品是否符合生活真实的不同判断结果。 相对于特定的艺术接受者来说,能否对艺术真实的判断结果达成一致?答案:否(或不一定) 。艺术作品只有在接受过程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作品,艺术作品是否真实也必须得到接受者的检验和判定,但遗憾的是,由于不同接受者的生活阅历上下之间相差很大,对艺术作品进行真实性判断的标准不同,因此,往往出现同一部作品被普通接受者视为真实而高级接受

9、者斥其不真实的现象。简述艺术形式发展中的格式塔变化情况。简述艺术形式发展中的格式塔变化情况。P156第二章 人为何需要艺术一、填空1 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它们依次是生理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社会需要要、尊重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在 1954 年出版的激励与个性一书中,马斯洛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增添了求知需求求知需求和审美需求审美需求。2 身心愉悦可以从不同角度区分为:快感与美感美感;实践性满足与象征性满足象征性满足;补偿性满足与宣泄性满足宣泄性满足。3 艺术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三种:审美认识审美认识功能,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功能,审美娱乐审美娱乐功能。5 对艺术功

10、能的不同强调形成了艺术价值的不同取向,一种是自律论,强调艺术的审美功能审美功能功能;一种是工具论,强调艺术的认识与教化认识与教化功能。6 对自律论与工具论造成的艺术价值差异,我们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别对待。在实践中,常常只能是非此即彼或亦此亦彼,但在理论上我们则必须要求寓教于乐寓教于乐。7 马克思曾经说过,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物质力量。8 8 迄今为止,关于艺术起源的主要理论学说有游戏说、摹仿说、巫术说、表现游戏说、摹仿说、巫术说、表现说、劳动说说、劳动说。依次列举出每种学说的理论代表人物各一:游戏说游

11、戏说-席勒、摹仿说席勒、摹仿说-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巫术说巫术说-爱德华爱德华泰勒、表现说泰勒、表现说-佛洛伊德、劳动说佛洛伊德、劳动说-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二、简答二、简答1 1 什么是补偿性动机?举例说明。什么是补偿性动机?举例说明。P73P732 2 艺术家为什么要创造艺术?艺术家为什么要创造艺术?3 3 受众为什么需要欣赏艺术?受众为什么需要欣赏艺术?4 4 你如何看待游戏、宣泄、娱乐在艺术欣赏中的作用?你如何看待游戏、宣泄、娱乐在艺术欣赏中的作用?5 5 什么是终极关怀?什么是终极关怀?终极关怀,源于人之存在的有限性,源于人之企盼生命存在的无限性,它是人类超越有限、追求无限以达到

12、永恒的一种精神渴望。对生命本源和死亡价值的探索构成人生的终极性思考。这是万物灵长人类独具的哲学智慧,寻求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寄托以化解生存和死亡尖锐对立的紧张状态,这是人类超越性的生死价值追求。6 6 艺术起源巫术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艺术起源巫术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巫术说是 19 世纪末以来在西方兴起的最有势力的艺术起源理论,这派学说认为,原始艺术起源于原始人巫术意识的外在表现,巫术目的是一切创作活动的最终追求。其理论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和詹姆斯乔治弗雷泽,因此,巫术说又称“泰勒弗雷泽理论” 。7 7 如何理解艺术的认识、教化与审美功能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艺术的认识、教化与审美

13、功能之间的关系?8 8 什么是艺术工具论?你如何看待这种艺术价值观?什么是艺术工具论?你如何看待这种艺术价值观?三、论述1 1 简述痛苦与艺术创作的特殊关系。简述痛苦与艺术创作的特殊关系。心理痛苦之所以容易催生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因为心理痛苦更易强化艺术家的创作内驱力;更易激发艺术家的艺术想象力;更易升华艺术家的人格。心理之“穷”仅是艺术创作的必要条件之一,而非充分条件,因此,穷而后工不能概括一切的艺术创作现象,但确能概括大量的艺术创作现象。2 2 艺术起源于劳动。艺术起源于劳动。文艺起源于劳动的说法也是古已有之,但真正有力的论证则是从普列汉诺夫开始的,而他论证的理论基础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奠定的

14、。普列汉诺夫等人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的主要理由有以下几点。第一,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人赖以进行艺术创作的物质基础:完善的大脑,灵巧的双手,敏锐的感官,语言及其他艺术载体与工具,为原始艺术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第二,劳动是原始人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劳动中出现的协同、交流、鼓舞、欢庆等需要是原始艺术产生的直接动机。第三,原始艺术的内容形式与原始人的劳动生活直接相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始人社会生活最主要的生产劳动也决定了原始艺术表现的对象主要是劳动的对象和生活。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指出,从狩猎生活到农耕生活在艺术上的体现就是从动物装饰到植物装饰的转变,此外,原始艺术的形

15、式也与原始人的劳动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原始艺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表现形式,是由原始劳动的集体性、综合性所决定的。但是,劳动说同样存在理论上的缺陷。第一,前提过于宽泛,没有找出艺术起源的独特内因,尤其是心理原因;第二,存在以偏概全之处,劳动虽是原始人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重要的内容,更不是全部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既是原始艺术表现的对象,也都是原始艺术产生的原因之一。例如,首先,人的生产,对人种繁衍的崇拜与歌颂,曾经是原始图腾艺术表现的重要内容,也是其产生的直接动因。其次,原始部落间的战争不断,反映部落间斗争的原始艺术也为数不少。再次,原始艺术表现的内容还与原始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紧密相关总之,人类多方面的生存活动都对艺术的起源发生过作用,其中,物质生产(维持个体生存)与人口生产(维持种族生存)又是人类生存活动的中心,因此,我们可以说:艺术起源于以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为中心的人类多方面的生存活动。第三章 艺术作品的构成一、填空1 艺术作品由文本文本(直接载体)与载体(间接载体)构成。3 在艺术作品内容形式的二分法中,内容包括题材与主题主题两个部分;其中,叙事类作品的题材又包括三个方面:人物、环境、情节人物、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