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课论文证券投资学概论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689910 上传时间:2018-11-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0.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课论文证券投资学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结课论文证券投资学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结课论文证券投资学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结课论文证券投资学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结课论文证券投资学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课论文证券投资学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课论文证券投资学概论(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证券投资学概论结课论文证券投资学概论结课论文题目:浅谈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题目:浅谈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姓 名: 学 号: 院 系: 交通工程学院 专 业: 车辆工程 指导老师: 谢岚 摘要摘要中国证券史肇始于近代,在旧中国也有过一定的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政策的放开,新中国的证券市场的秩序也逐渐形成,从第一支股“上海飞乐”的发行,到现在主板市场、三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发展,中国证券市场正在不断的成熟。中国股市已经走过了 31 个春秋。并逐渐规范成为当今中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今中国的证券市场,机遇与风

2、险并存,但毋庸置疑的是,它有着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和完善空间。关键词:中国;证券市场;历史;发展 目录目录摘要.2一、 总述.4二、 新中国成立前的证券市场 .4三、 新中国的证券市场.5(一) 萌芽和初步探索阶段(19781991).5(二) 证券市场的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 (19921999)6(三) 进一步的发展及规范(20002015).7(四)从 15 年看当今股市未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015).8四、 总结.8参考文献:.9一、一、 总述总述从 1978 年中国证券市场诞生至今,中国证券市场已经走过了它三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三十多年里,伴随着资本经济的不断壮大,在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挫折后

3、,中国证券市场正从幼稚走向了成熟,并逐步适应现今经济多元化全球化的特点。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作用的范围和程度也日益提高。未来,中国经济体系也迫切需要一个更加公正、透明、高效的证券市场,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只有这样中国的证券业才能避开野蛮发展,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中国证券业未来也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就详细介绍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并总结这一历程的深远意义。二、二、 新中国成立前的证券市场新中国成立前的证券市场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的举贷和王侯的放债,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债券。明后清前,在一些收益高的高风险行业,采用了“招商集资、合股经营”的经营方式,参与者之间签订的契约,成为中国最早的股票雏

4、形。而现代证券在我国属于“舶来品” ,最早出现的股票是外商股票,最早出现的证券交易机构也是由外商开办的“上海股份公所”和“上海众业公所” 。1869年上海已有买卖外国公司股票的外国商号,当时称为“捐客总会” 。1891 年外商在上海成立了上海股份公所,1905 年,该公所定名为“上海众业公所” ,这是外商经营的,也是旧中国最早的一家证券交易所。19 世纪 70 年代,清政府洋务派在我国兴办工业,随着这些股份制企业的兴起,中国自己的股票、公司债券和证券市场便应运而生了。1914 年北洋政府颁布的证券交易所法推动了证券交易所的建立。1917 年,北洋政府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开设证券经营业务。1918

5、 年夏天成立的北平证券交易所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1920 年 7 月,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得到批准成立,是当时规模最大的证券交易所。此后,相继出现了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青岛市物品证券交易所、天津市企业交易所等,逐渐形成了旧中国的证券市场。1929 年国民党政府颁布交易所法后,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并入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自此,在上海形成专营外商股票的“上海众业公所”和专营国内证券的“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并存的局面。1937 年,中日战争爆发,这两家证券交易所停业。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股票交易逐渐恢复,证券交易所复业。抗战胜利后,证券交易所一度中断,到解放前夕才正式停业。在旧中国金融业中

6、, 证券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它作为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场所, 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高级的资本市场组织形式, 曾经在资源配置等方面起了一定正作用, 不过解放前的证券市场是特殊社会形态下的产物, 必然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局限。至于旧证券市场的负面影响, 简而言之, 主要表现为: 一是外国资本家得以通过证券市场掠夺中国有限的社会剩余。二是日伪利用证券交易征收大量税金, 并借以调控社会经济为其所用。三是满清王朝、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权从证券市场筹得大量资金用镇压人民革命和维护反动统治。四是腐败现象严重、封建军阀、官僚买办, “ 四大家族” 通过证券的发行和交易发横财, 增强了反动势力的物质基础。五是市场行情大起

7、大落, 官僚、政客、冒险家和投机商操纵市场, 把证券交易变成赌搏, 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三、三、 新中国的证券市场新中国的证券市场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经济改革,为资本市场的萌生和发展提供了契机。证券市场也得益于这一契机不断壮大。改革开放以来的证券市场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 萌芽和初步探索阶段(19781991)1978 年-1991 年,改革开放后,中国证券市场在中国经济转轨的背景下萌生。这一时期的市场特点是:自我演进、缺乏规范和监管,以分割的区域性试自我演进、缺乏规范和监管,以分割的区域性试点为主。点为主。1978 年 12 月,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

8、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经济建设成为国家的基本任务,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股份制改革也在这一时期与改革开放同时孕育我国的农村企业和城市的小企业有了股份制的雏形。同时,国家和企业开始试行以发行公债和企业债券的方式从社会筹措资金,证券市场平台开始搭建。1981 年 7 月,我国改变传统“既无外债、有无内债”的计划经济思想,重启国债发行,向社会筹集资金,1982 年,少量企业开始自发地向社会或企业内部集资并支付利息,企业债开始出现。1984 年 10 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股份制也由此开始进入了正式试点阶段。 1984 年,为治理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国实行了紧缩的货

9、币政策。一些银行开始发行金融债券以支持在建项目的完成,金融债开始出现。1984-1986 年间,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选择了少数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例如,1984 年北京天桥百货股份制试点,1985 年上海延中实业股份制试点,1985 年广州市政府批准了广州绢麻厂、明兴制药厂、侨光制革厂三户国有中小型企业的股份制试点。一系列的筹资行为和股份制试点不仅从宏观上促使了证券一级市场的形成,还为证券二级市场准备了可供交易的商品。1986 年 8 月,沈阳市信托投资公司率先开办了代客买卖股票和债券及企业债券抵押业务。随着证券发行的增多和投资者队伍的逐步扩大,证券流通的需求日益强烈,股票和债券的柜台

10、交易陆续在全国各地出现:同年 9 月,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信托投资公司静安业务部率先对其代理发行的飞乐音响公司和延中实业公司的股票开展柜台挂牌交易,标志着股票二级市场的初步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1986 年 11 月 14 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雨涵凡儿霖时,向来宾赠送了改革开饭后我国公开发行的一张面额为人民币 50 元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成我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史的标志性事件之一。伴随着一、二级市场的初步形成,证券经营机构的雏形开始出现。1987 年9 月,中国第一家专业证券公司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成立。1988 年,为适应国库券转让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中国人民银行下拨

11、资金,在各省组建了 33 家证券公司,同时,财政系统也成立了一批证券公司。经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于 1990 年 11 月 26 日正式成立,并于同年 12 月 19日在上海开张营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大陆开业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从股份制开始试行到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的正式营业,我国证券市场经历了最初的萌芽及探索阶段,各项基本制度在这一阶段中建立,整个市场规模较小,初期以区域试点为主。股票市场的发行和交易缺乏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缺乏统一的监管,股票发行市场也一度出现过混乱。(二) 证券市场的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 (19921999)由于尚未形成完善的供求机制和市场监管机制,

12、我国股市价格在一开始呈现出大幅度波动的特征,因此,国务院于 1992 年 10 月设立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监会,12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 ,明确了中央政府对证券市场的统一管理体制。1992 年,中国证监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开始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监管框架,全国性市场由此开始发展。中国证券市场在监管部门的推动下,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初步形成了证券市场的法规体系。随着市场的规范化发展,上市公司公司数量、总市值和流通市值、股票发行筹资额、投资者开户数、交易量等都进入一个较快发展的阶段。沪、深证券交易所交易品种逐步增加,由单纯的股票陆续增加了国债、权证、

13、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封闭式基金等。同时,中国股市对外力度逐渐加大,中国公司走向海外。1993 年 6 月,青岛啤酒赴港发行首只内资 H 股;1994 年,山东华能发电赴纽交所上市发行首只中资 N 股;1997 年,大唐发电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发行首只中资 L 股;同年,中新药业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发行首只中资 S 股。伴随着市场的扩大,市场的规范化也在逐步进行。1994 年 7 月,证券市场的第一步“根本大法” 公司法诞生,1999 年,另一部根本大法证券法开始实施。1992 年至 1999 年的这一时期是我国证券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初步阶段,无论是证券市场的规模还是证券种类都在这一阶段有了飞跃式的发展

14、。不过,这一时期的中国证券在创造了一些股市神话的同时,也经历了相对野蛮的发展,由于证券市场刚刚形成不就,尚且年轻,证券市场在这一时期中出现了很多风波,不过正是这些风波暴露了年轻的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也促进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相关政策体系的完善,中国证券市场也在这一时期走向了规范化的道路。(三) 进一步的发展及规范(20002015)2001 年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年,中国证监会不断加强稽查执法基础性工作,在各证监局设立了稽核分支机构,并于 2002 年增设了专司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查处的机构。同时为了处理证券市场发展留下的一些十分棘手的问题,2004 年 1 月 31 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

15、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 ,将发展资本市场提升到国家战略任务的高度,这份简称“国九条”的文献是中国股市极具意义的里程碑之一, “国九条”确立了尊重市场规律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基本原则。2005 年证监会启动股权分置改革,截至 2007 年底,98%应改革公司完成或已经进入股权分置改革程序。2006 年,在众多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机构投资者迅速壮大、法律体系逐步完善的基础上,中国资本市场出现了一系列积极而深刻的变化。随着股市的基础制度在改变,行情也表现出猛烈的反应,中国股市在 07 年逐渐冲高。然而,当股票从 6124 点开始下跌时,人们才从热情中逐渐走出来。证券市场也开始向

16、着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 2008 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资本市场行情也出现大幅下挫情况。自 2008 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迅速而有力的措施来应对经济危机,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长期发展的制度性举措,宏观经济出现复苏迹象,投资者信心得到一定的提振。进入 2009 年,国内证券市场出现了股价指数企稳回升、股票交易量有所恢复的良好局面,随着宏观经济的逐渐复苏以及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证券市场将继续健康、稳定发展。从 21 世纪开始,我国证券市场开始进入进一步的发展及规范阶段。相关规章制度的完善、相关机构的建立以及股市的改革使得我国证券市场逐渐走向成熟。由于加入 WTO,证券市场不仅需要规范化,还需要市场化与国际化,中国证券市场下一步也将定位于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证券市场。可以说中国股市的路是越走越宽了。不过迅速发展,产生利好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新问题,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