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从“东方红”到“神舟”》教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670474 上传时间:2018-10-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从“东方红”到“神舟”》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从“东方红”到“神舟”》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从“东方红”到“神舟”》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从“东方红”到“神舟”》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从“东方红”到“神舟”》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从“东方红”到“神舟”》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从从“东方红东方红”到到“神舟神舟” 教案教案从“东方红”到“神舟” 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东方红 1 号”发射的意义。知道卫星在生活中的用途。2、知道“两弹”爆炸成功之路的历程,以及成功对于军事上发挥的作用。教学重点:1、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科学技术中取得了哪些伟大的成就。2、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以及与世界水平的差距。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过程:(从“两弹一星”说起)一、导入我们能从电视上欣赏到世界各地精彩的体育比赛的现场直播,这是谁的功劳,你知道吗?二、了解“两弹一星”阅读教材:从“东

2、方红”到“神舟号” ,看后让学生谈感受。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间。2、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时间。3、爆炸的背景、意义。4、两弹元勋邓稼先介绍。5、我国已经将核能技术应用于生产之中,现有多座核电站正式建成投产,你知道有哪几座吗?(秦山第二期核电站、秦山第三期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田湾核电站)三、了解“东方红 1 号”1、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名称、发射时间。2、我国到现在为止已经发射成功的卫星有哪些?四、交流结合我们已学过的现代通讯知识及从电视、报刊、网络上得到的相关知识,举一些例子说说卫星的用途。(二)飞天,不再是神话一、导入介绍人类飞天梦想的历程。二、学文1、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3、阅读有关材料。2、走近“神 5”研讨会。让学生自由发言。出示神舟 5 号 资料XX 年 10 月 15 日 9 时,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21 个小时 23 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这一刻,距中国第一艘试验飞船发射 3 年零 329 天,距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仅 11 年零 25 天。在发射载人飞船之前,前苏联进行了 5 次不载人的飞船升空试验,美国进行了 8 次不载人的飞船发射试验。中国的神舟号飞船在进行了 4 次飞行试验后,就成功地把人送上了太空。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着陆,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

4、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我们用了 10 年时间,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历史任务,这是中国航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中国为和平利用空间作出的重大贡献。 ”原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说。3、谈谈自己的感受。4、讲述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历程,展示相关资料。5、问:为这种事业而努力的英雄都有谁?三、拓展除航天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计算机、机器人、汽车、潜艇、生物学、医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哪些了成就?(出示相关资料)四、活动1、对于“神舟 5 号” ,你了解多少,对于“神舟 6 号” ,你又想了解些什么?提出你的问题,和同学合作,查找有关的资料,办一期墙报或举行一次“飞天颂”主题班会。展示神州 6 号材料:XX 年 10

5、 月 12 日上午 9 时,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 6 号载人航天飞船;10 月 17 日凌晨 4时 32 分飞船顺利返回地面。神舟 6 号载着 2 名宇航员,他们是聂海胜和费俊龙。10 月 15 日下午 4 点,胡锦涛主席代表全国人民向两位航天员表示祝贺和鼓励。在飞船上,费俊龙打开了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费俊龙迈出了一小步,但这一小步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大步。神舟 6 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神舟 6 号载着 2 名宇航员在太空中飞行 115 小时 32 分,并进行科学实验;而 XX 年 10 月 16 日发射的神舟 5 号是载着 1 名宇航员在太空中飞行 23 小时。这说明经过两年的努力,我国的航天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收集反映中国科学技术成就的图文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与同学门交流。感受祖国的强大。五、总结我们的祖国是多么的伟大,让我们对她深情的说一声,祖国我为你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