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护理 第五课 第六章 常见各系统急症.ppt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8669734 上传时间:2018-10-31 格式:PPT 页数:159 大小:4.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危重症护理 第五课 第六章 常见各系统急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9页
急危重症护理 第五课 第六章 常见各系统急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9页
急危重症护理 第五课 第六章 常见各系统急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9页
急危重症护理 第五课 第六章 常见各系统急症.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9页
急危重症护理 第五课 第六章 常见各系统急症.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危重症护理 第五课 第六章 常见各系统急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危重症护理 第五课 第六章 常见各系统急症.ppt(1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常见各系统急症,学习目标,掌握:各系统急症的救护原则和护理措施。 熟悉:各系统急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了解:各系统急症的病因;严重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识别。 具有高度责任心、善于思考、反应敏捷、及时处理各种急症的救护能力。,第一节 呼吸系统急症,一、呼吸困难,第一节 呼吸系统急症,一、呼吸困难,(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病史与诱因 病史: 循环系统病史 心源性呼吸困难 呼吸系统病史 肺源性呼吸困难 诱因: 过敏原接触、用力屏气、毒物接触史 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二)病情评估,2.临床表现 端坐呼吸 有时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伴随症状:1)呼吸困难伴发热2)呼吸困难伴一侧胸痛3)呼

2、吸困难伴咳痰咯血,通过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有无异常呼吸音、体位、皮肤颜色判断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三)病情判断,1.救治原则:(1)保持呼吸道通畅(2)纠正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3)给氧,保证重要脏器的供氧(4)纠正酸碱失调,(四)救治与护理,2.护理措施: (1)即刻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导管或面罩给氧随时做好建立人工气道的准备 (2)体位 坐位或半坐位 减少疲劳 (3)病情观察 血压、心率、血流动力学血氧饱和度、缺氧程度,(4)用药护理 伴呼吸道感染:广谱抗生素 静脉给药伴呼吸道痉挛:解痉药物、平喘 雾化吸入 (5)心理护理,二、窒息,什么感觉?,概述: 指气流进入肺脏受阻

3、或吸入气缺氧导致的呼吸停止或衰竭状态。一旦发生窒息,呼吸暂停1分钟后,心跳就会停止,危及生命,需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积极抢救。,二、窒息,(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 机械性窒息 因机械作用引起呼吸障碍,如自缢、异物堵塞呼吸道、急性喉头水肿等造成的窒息2. 中毒性窒息 如一氧化碳中毒等3. 病理性窒息 如脑循环障碍引起的中枢性呼吸停止;新生儿缺氧窒息;溺水和肺炎引起的窒息等,1.气道阻塞的判断 患者可通过病史、胸部平片或者纤维支气管镜判定引起窒息的不同原因。 2.临床表现 吸气性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呼吸急促或者不能呼吸、严重发绀,吸气时可出现 “四凹症”(锁骨上窝、胸骨上窝、肋间窝及 剑突下软组织

4、)、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严重时可失去知觉。,(二) 病情评估与判断,2. 临床表现 根据气道是否完全阻塞分为:(1)气道不完全阻塞:患者可有咳嗽或者喘息无力,呼吸困难,面色、口唇发绀。(2)气道完全阻塞:患者面色可呈青紫或者暗灰色,不能说话及呼吸,很快呼吸停止,失去知觉。如不快速解除窒息,将很快导致脑死亡。,(二) 病情评估与判断,1.救治原则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关键。气道不完全阻塞患者,应积极对症治疗,尽早解除呼吸道阻塞。气道完全阻塞的患者,要立即解除窒息,做好紧急情况下环甲膜穿刺或气管切开的准备。,(三) 救治与护理,2.护理措施 (1)即刻护理:迅速解除窒息因素,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必要时立

5、即建立人工气道,给予人工呼吸或者机械通气。备好急救物品:吸引器、喉镜、呼吸机、气管切开等。 (2)颈部受扼的救护:应立即松解或剪开颈部的扼制物或绳索。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患者有微弱呼吸可给予高浓度吸氧。,(三) 救治与护理,(3)气管异物的处理:对于呼吸道异物引起窒息患者可采取heimlich手法或者经内镜(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镜、喉镜)取出异物。(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注意患者咳嗽、呼吸等全身情况的改变。给与心电、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监护,遵医嘱采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5)心理护理:安慰患者,避免紧张情绪的刺激。嘱患者安静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三) 救治与护理,三、重症哮喘,

6、概述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病变,气道反应性增高,从而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伴有广泛而多变的气流阻塞,常发生在夜间和(或)凌晨。,三、重症哮喘,(一)病因和诱因,哮喘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患者个体过敏体质及外界环境的影响是发病的危险因素。1遗传因素(过敏体质) 哮喘多在遗传基础上受体内外某些因素激发。,2环境因素(激发因素) (1)吸入:吸入过敏原 (2)感染因素 (3)食物:如鱼、虾、蟹、蛋类、牛奶等。 (4)气候:气温、湿度、气压等改变。 (5)药物:如镇静消炎药、普萘洛尔等。 (6)精神、心理因素,1. 临床表现 重度哮喘:休息状态下也存在呼吸

7、困难,端坐呼吸;说话受限,只能说字,不能成句。常有烦躁、焦虑、紫绀、大汗淋漓。危重度哮喘:除上述重度哮喘的表现外,患者常不能讲话,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严重低氧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二) 病情评估,心动过速或过缓,120,100-120,100,脉搏/分,减弱、乃至无,响亮,弥漫,响亮,弥漫,散在,呼吸末期,哮鸣音,胸腹矛盾呼吸,常有,可有,多无,辅助呼吸肌和三凹症,常30/分,增快,轻度增快,呼吸频率,嗜睡或意识模糊,经常出现烦躁,时有烦躁,可有烦躁,精神状态,单字,成短语,能成句,讲话方式,休息时,稍事活动,步行或上楼,呼吸急促,危重,重度,中度,轻度,临床特点,可平卧,喜坐位,端坐呼吸,2

8、.病情判断 哮喘急性发作严重度分级,体位,不能讲话,1.救治原则 (1)尽快纠正低氧血症,改善组织供氧; (2)解除支气管痉挛; (3)控制呼吸道感染; (4)重症哮喘患者对上述治疗无效者,应及时建立人工气道,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三) 救治与护理,2.护理措施 (1)即刻护理脱离过敏源,解除呼吸道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改善低氧血症。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用药。(2)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临床表现、呼吸困难程度、以及血气分析的结果,同时观察呼吸音的改变,有无哮鸣音不明显甚至消失。,(3)用药护理:抗胆碱药、茶碱类等解痉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痰液粘稠者,可选用溴己新、-糜蛋白酶等药物祛痰。

9、(4)心理护理:关心和体贴患者及其家属,消除恐惧感,稳定情绪。(5)饮食护理:给予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特别强调新鲜水果、蔬菜的摄入。(6) 做好夜间哮喘发作的抢救准备。,一、急性胸痛,第二节 循环系统急症,一、急性胸痛,(一) 病因与发病机制,1.胸腔内组织病变 (1)心源性 心脏器质性病变引起 (2)非心脏原因引起的 包括肺脏、气管、大血管、食管等 2.胸壁组织病变 3.膈下脏器病变 4.功能性胸痛,(二) 病情评估,1.胸痛的部位 (1)很多疾病引起的胸痛,常有一定的部位,胸痛部位有助于病因判断。 (2)如胸壁疾病所致的胸痛常固定于病变部位,且局部多有明显压痛;

10、 (3)胸膜炎所致胸痛在胸侧部或胸廓前部较明显; (4)心绞痛常在胸骨后或心前区。,2.胸痛的性质 (1)胸痛的性质随多种疾病而有差异,疼痛程度有利于了解病情危急情况。(2)如肋间神经痛呈阵发性灼痛或刀割样痛。(3)心绞痛常呈压榨性痛,并伴有压迫感或窒息。(4)原发性肺癌、纵隔肿瘤可有胸部闷痛。,3.病情判断,4.辅助检查 X线胸片 凡胸痛病因不清楚者常规摄胸片,对鉴别肺、纵隔、胸膜、心脏和腹腔疾患有帮助,必要时可行肺部CT平扫或MRI检查。 心电图 凡疑有心脏疾病者,都应作心电图检查,心电图对心绞痛及心肌梗死有及时准确的诊断作用。 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 可行胸部肿块及胸水的B超检查,怀疑心包

11、积液,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者应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血管数字减影或MRI检查。 其他 纤维支气管镜、食管镜、胃镜等检查有助于肺肿瘤和食管胃疾病的诊断。,(三) 救治与护理,1.救治原则 (1)对于ACS的患者,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的坏死程度和范围,防止左心衰竭的发生,并积极配合溶栓治疗。 (2)对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应采取镇静和镇痛治疗,控制血压,给与负性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必要时外科手术治疗。 (3)对急性肺栓塞的患者,在循环支持基础上,以抗凝治疗为主,若为大面积肺栓塞患者,溶栓或行外科手术取栓治疗。,2.护理措施 (1)即刻护理 卧床休息,减少活动。若为心源性胸痛,应绝对卧床休息。建立静脉通道,保持

12、给药途径通畅。密切监测心电、血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 (2)减轻疼痛 可根据医嘱给予镇痛药物。,(3)饮食护理 宜食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减少盐分的摄入。禁烟酒。(4)密切观察病情 加强对生命体征、胸痛变化的观察,一旦脉搏、呼吸、血压发生变化,出现呼吸困难、循环衰竭症状,要立即采取抢救措施,以挽救患者生命。,二、急性心力衰竭,概述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排血量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了心排血功能,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的综合征。,二、急性心力衰竭,思考:最常见的急性心衰是左心衰还是右心衰?,1.病因 (1)原发性心肌损害 缺血性心肌损害心肌疾病等 (2)心脏负荷过重 前负荷过重

13、后负荷过重 (3)诱因: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身心过劳;循环血量锐减;治疗不当,2.发病机制,心排血量急剧下降,肺毛细血管压力突然增高,肺毛细血管内液体大量渗出,急性肺水肿,1.临床表现 (1)急性肺水肿 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大汗,频繁咳嗽、咳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表情恐惧、濒死感。 (2)心排血量降低血压降低、休克、周围末梢循环差、皮肤湿冷。,2.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 双侧肺门可见蝶形大片云雾阴影 (2)血流动力学监测 肺毛细血管嵌压增高 (3)动脉血气分析 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 3.血流动力学监测 4.超声心动图,1.救治原则,迅速改善组织供氧; 减轻心脏负担; 增加

14、心排血量; 尽快改善不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同时避免或减少心肌的损害。,2.护理措施 (1)即刻护理:端坐位,双腿下垂。轮流结扎四肢;68L/min吸氧,2030%酒精湿化液湿化。 (2)镇静:吗啡皮下或静脉注射(呼吸功能障碍者禁用) (3)用药:利尿、扩血管、强心、平喘、激素 (4)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痰色。,概念心脏激动的起源、频率、节律、传导速度和传导顺序等异常,称心律失常。,三、严重心律失常,可导致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短暂意识丧失或猝死等危机状态的心律失常。,三、严重心律失常,1.病因 (1)病理性因素: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2)药物中毒 如洋地黄中毒(3)电解质与酸碱紊乱、感

15、染,高热等,2.发病机制 (1)冲动起源异常 窦房结、结间束、冠状窦口附近、房室结的远端和希氏束-普肯耶系统等处自主神经系统兴奋性改变或内在病变。 (2)冲动传导异常,三、严重心律失常,1.病史 (1)询问患者的既往史和现病史,有无诱发因素,如烟、酒、咖啡、情绪刺激及运动等。(2)了解心律失常的类型、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生活自理的程度。,2.临床表现 若心律失常引起胸闷、心悸、乏力、头晕、晕厥等症状,一般患者不会立即有生命危险。如果出现意识状态及循环变化,如昏厥、低血压、或者休克征象,则为不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则容易出现重要器官受损或心脏骤停的危

16、险。,3.辅助检查 听诊:心音有杂音、心率减慢或者加快、心律不齐等。 心电图检查异常:十二导联心电图各波的型态、节律、频率与P-R间期等的改变。 血压的改变:快速心律失常可引起血压的下降。,1.救治原则 ()尽快终止心律失常,改善血流动力状态;()准备好抢救药物和设备,床边备抢救车、抗心律失常药、除颤器、临时起搏器等。,2.护理措施(1)即刻护理:立即舒适卧位、安静卧床休息。保持呼道通畅,给氧。心电监护。除颤器处于备用状态。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情况,如有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3)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给药时注意剂量准确,严密监测疗效以及药物不良反应。(4)饮食护理:避免饱食、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禁止吸烟、酗酒;指导病人选择清淡、易消化、低脂和富含营养的饮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