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七年级上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8667073 上传时间:2018-10-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七年级上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5年七年级上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5年七年级上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5年七年级上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年七年级上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七年级上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七年级上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七年级上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班级班级 姓名姓名 学号学号 & (一)(一)观沧海观沧海(曹操)(曹操)1 1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 2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以观沧海。& (二)(二)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王湾)(王湾)1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正一帆悬。2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

2、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入旧年。3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三)钱塘湖春行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白居易)1 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2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马蹄。& (四)(四)天净沙天净沙秋思秋思(马致远)(马致远)1 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

3、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2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道西风瘦马。3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阳西下,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人在天涯。4 4该曲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五)(五)龟虽寿龟虽寿(曹操)(曹操)曹操的龟虽寿中表达诗人积极奋发的精神和伟大抱负的诗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暮年,壮心不已。人们常引用该诗句来比喻人虽老了却仍有雄心壮志。2& (六)(六)过

4、故人庄过故人庄(孟浩然)(孟浩然)1 1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句子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3 3陆游在游山西村后与友人相约:“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异曲同工,孟浩然与故人“把酒话桑麻”后约定: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4 4孟浩然过故人庄中表现恬静的农家生活: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七)(七)题破山寺后禅院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常建)1 1唐代诗人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写禅院幽静的句子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2 2中形容后禅院环境幽静,山光

5、使夜鸟依然自得,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的句子是:山光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悦鸟性,潭影空人心。3 3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两句诗各含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曲径通幽处曲径通幽处”“万籁此万籁此俱寂俱寂”。对应的成语是“曲径通幽曲径通幽”、“万籁俱寂万籁俱寂”。& (八)李白(八)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李白)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九)(九)夜雨寄北夜雨寄北(李商隐)(李商隐)1 1夜雨寄北中思念之情,亘古不变,千百

6、年来为人们所传唱,潇潇夜雨中,李商隐客居寂寞,倚窗伫立,将相思之情转化为了重逢的希冀: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2 2夜雨寄北中暗示诗人仕途失意,羁旅他乡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山夜雨涨秋池。& (十)(十)泊秦淮泊秦淮(杜牧)(杜牧)1 1泊秦淮一诗中,诗人借“商女”而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的一句诗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2 2杜牧的泊秦淮中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子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十一

7、)(十一)浣溪沙浣溪沙(晏殊)(晏殊)1 1晏殊浣溪沙一词中构成“新”与“旧”对比的词句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32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以诗入词,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被誉为“千古奇偶“的千古名句的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3.3. 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词人由景触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十二)(十二)过

8、松源晨炊漆公店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说明了许多生活中看似容易的事,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的道理的句子是: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十三)(十三)如梦令如梦令(李清照)(李清照)1 1翠绿的荷花和旭日中,嫣红的荷花,给人以凉爽幽静,清香扑鼻的感觉,诗人杨万里赞其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词人李清照却在如梦令中嗟叹:兴尽晚回舟,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入藕花深处。2 2如梦令中景色迷人,乐不思“宿”的句子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9、& (十四)在十四)在观书有感观书有感(朱熹)(朱熹)朱熹在观书有感中与成语“源头活水”有关且强调只有平时多积累,才能写出好文章的诗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中对雪的比喻作者认为最恰当的一句是: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柳絮因风起。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应对得体,据理力争的句子是: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无礼。& 论语论语十二章十二章1 1 论语中表明既要勤勉学习,还要按时温习,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的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 2AAPP 会议

10、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 3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亦君子乎?4 4 论语中提醒我们时时反省自身品德修养的句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5 5 论语论语中强调中强调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意义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师矣。6 6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

11、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7 7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改其乐。8 8 论语论语中中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是知也;9 9 论语中用简洁朴素的笔致,勾画出一个安贫乐道者的心理状态,平凡而又高洁,令人向往之至,在今天更显得弥足珍贵的句子是: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贵,于我如浮云。1010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

12、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111 论语中说求学应该谦虚,要善于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必有我师焉。1212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论语中也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13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414 论语中阐述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要有坚定的志向的句子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夺志也。1515 “博,广也。笃,坚守,忠于。志,志向。言广学而厚识之,使不忘。切问者,亲切问于己所学未悟之事,不泛滥问之也。近思者,思己历未能及之事,不远思也。若泛问所未学,远思所未达,则于所习者不精,所思者不解。仁者之性纯笃,今学者既能笃志近思,故曰仁在其中矣。 ”在论语中对应的句子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