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施工管理报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661795 上传时间:2018-10-3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堤防施工管理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堤防施工管理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堤防施工管理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堤防施工管理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堤防施工管理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堤防施工管理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堤防施工管理报告(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家港市双山洲堤除险加固一期工程 I 标 合同工程完工验收合同工程完工验收施工管理报告施工管理报告建设单位:张家港市防洪工程建设管理处 设计单位:苏州市水利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江苏九天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苏州市顺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二八年十二月目 录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 2 2 1.工程概况.2 2.工程地质情况.2 2.工程内容及设计标准.3 二、工程投标情况二、工程投标情况 4 4 三、具体施工过程控制情况三、具体施工过程控制情况 4 4 1.施工准备情况.4 2.施工总平面布置.5 3.施工总进度安排.5 四四. .主要施工方法主要施工方法 6 6 1.临时道路施工

2、.6 2.施工排水.6 3.堤基清理及取土区清表.7 4.堤防填筑.7 5.吹填砂.8 6.砼及砂石工程.8 1)灌砌块石施工.8 2)现浇砼格埂、导向施工.10 3)土工布、垫层施工.13 4)碎石垫层施工.13 五、施工质量管理五、施工质量管理 1414 1.质量管理网络、机构、制度.14 2.质量保证体系.14 3.质量保证措施.14 1)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制度.14 2)质量技术措施.16 4.工程施工质量自检情况.16 5.工程质量等级评定.17 六、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六、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 1717 1.安全生产管理.17 2.文明施工方面.18 七、价款结算与财务管理七、价款结

3、算与财务管理 1818 八、经验与建议八、经验与建议 1919 1.经验.19 2.建议.19 附件:附件: 施工管理机械设置及主要工作人员情况表 投标时计划投入的资源与施工实际投入资源情况表 分部工程质量评定汇总表 评定单元一览表 施工大事记 施工平面图 施工进度表张家港市双山洲堤除险加固一期工程 I 标施工管理报告施工管理报告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张家港市双山洲堤除险加固一期工程位于张家港市金港镇双山岛上,为环岛长江防 洪堤,本工程将原双山洲堤堤身断面加大,局部调顺堤线,堤顶设沥青砼路面,堤身临 江侧坡面采用灌砌石护面。张家港市双山洲堤除险加固一期工程 I 标工程自双

4、山岛高尔 夫球场大门向北、向西、向南至双山北闸,堤防填筑从桩号 4+930 至 9+600,由张家港 市防洪工程建设管理处组织实施,江苏九天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监理,我公司 2007 年 11 月中标承建。在全体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八个月的日夜奋战,克服了一 个又一个的困难,于 2008 年 7 月 31 日完成施工任务。 施工时,将原堤挖除,按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重新填筑堤身,拆除下来的原堤身护 面及直立墙等建筑垃圾堆放于新堤临江侧坡脚下并整理成形,新筑堤堤身土方不足部分 由指定取土区取土填筑。部分调整堤线段,内侧部分原堤挖除,土方作为新筑堤土方, 拆除下来的原堤身护面及直立墙等建筑垃圾

5、堆放于新堤临江侧坡脚下并整理成形。取土 区取土结束后按要求进行取土坑整理,主要是挖出的弃土(不能作堤身填筑土料的土方) 回填至坑并整理,坡面整理、坑底平整、区内道路修整等,部分原堤挖除后进行土地整 理,主要是地面平整。2.工程地质情况工程地质情况洲堤沿线钻探深度范围内揭示的土层,按其成因类型及土的性状分析为第四系松散 堆积层,揭露地层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S)和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 。各土层自 上而下共分为如下数层: A 层(QS)堤身填土:灰黄色,局部褐黄灰褐色,主要为重、中粉质壤土,夹少 量砂壤土,上部约 3.0m 含有较多建筑垃圾。场区于大堤上分布,厚度:0.505.90m,

6、平均 3.78m;层底标高:-3.306.81m(1985 黄海基准) ,平均 1.83m;层底埋深: 0.505.90m,平均 3.78m。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A 层(QS):堤身填土,软硬、密实度不均,以粘性土为主,局部有透水性较强的 少粘性土、砂土存在。-1 层(Q4al):重粉质壤土,饱和,软塑状态,中偏高压缩性,力学强度较低;-2 层(Q4al):淤泥重粉质壤土,饱和,流塑状态,高压缩性,力学强度低; -3 层(Q4al):淤泥质中粉质壤土夹砂壤土,饱和,流塑,高压缩性,力学强度低;-1 层(Q4al):砂壤夹粉质粘土,饱和,松散状态,中压缩性,力学强度一般;-T 层(Q4al):重

7、粉质壤土,饱和,软塑状态,中偏高压缩性,力学强度较低;-2 层(Q4al):粉细砂,饱和,稍密状态,中压缩性,力学强度中等。含水层类型 本场地地下水类型按其埋藏条件划分为孔隙性潜水,地下水位与长江水位联系密切, 受潮水影响,地下水位变化较大,在枯水季节、低潮位时各含水层受大气降水补给,向 长江排泄;洪水季节和高潮位时,接受长江补给。由于存在堤内外的水位差,地下水具 微承压性。 地下水位 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位标高 0.32.1m(1985 黄海基准) 。 取土区 地下水埋深在 1.0m 左右;表层主要为耕植土,为剥离层,其下分布有-1 层重粉 质壤土,厚度 1.02.8m,根据击实试验成果综合分

8、析,天然含水率高于最高含水率,其 它指标均可满足规程要求,施工过程中只要控制好上堤土料的含水率,并加以晾晒、破 垡、碾压,质量基本可以满足规程要求。-2 层淤泥质重粉质壤土,厚度 2.0m,大部 分地段大于 5.0m,但由于该层土天然含水率较大,一般应作弃土处理,不宜直接选作 均质土堤堆筑回填土料。但在土料不足的情况下,如能采取一定的方法对土料进行处理, 如晾晒、拌灰、破垡、碾压,使其天然含水率降至最优含水率附近,也可以作为均质土 堤堆筑填土用料。2.工程内容及设计标准工程内容及设计标准1)平面堤身走向 堤线基本沿原堤走向,局部原堤急弯段截弯取直,内侧原堤不挖除,新堤与原堤间 填土至堤顶标高,

9、作平台用(该部分填土末包括在本工程中) ,堤防双山岛西北侧至东 北侧段,新筑堤调整至原堤外侧,内侧原堤挖除,原堤身土方作为新筑堤土料。 施工过程中,堤线走向可由建设单位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 2)纵面堤身走向 堤顶中心线全线设计标高为 6.853m(黄海基准) ,堤顶土方填筑高程为6.093(包 括 30cm 预留沉降) ,外侧坡比为 1:3,内侧坡比为 1:2.5,施工时预留沉降;沿原堤 线走向的堤线段,预留沉降 30cm,新筑堤身全部位于原堤外侧滩地上的堤线段,预留沉 降 30cm,新筑堤身全部位于原堤池塘里的堤线段,预留沉降 40cm,预留沉降不同处按 2%的 纵坡进行路面的衔接。 3)堤

10、身填筑 将原堤挖除(挖除至原堤基) ,重新填筑堤身,同时部分堤身位于原堤身外部分, 应进行清表,清表范围为堤身外侧 30-50cm ,原堤身土料中的杂质及植根茎应剔除,堤 身填筑应分层压实,密实度不小于 0.90。 施工前应进行压实试验,以确保压实厚度压实次数和最优含水量,同时施工前应做 一试验段,观察并绘制相应曲线,确保合理的压实机械和压实方法,调整连续填筑次数 和高度,合理确定二次填筑的间隔时间。 4)护砌护砌断面(一)堤坡采用花岗岩块石护砌,厚 0.3m,灌砌砼强度 C15,下铺无纺土 工布垫层(400g/m2)及 0.1m 厚的碎石(246)垫层。护坡上限 6.797m 处设置 C25

11、 砼导 向护栏,中限处 5.603m 设置 0.40.4m 的 C20 砼格埂,下限长江滩地标高设置 0.60.8m 的 C20 砼格埂,顺堤轴线方向每 20m 设置一道垂直于堤轴线方向的 0.40.4m 现浇 C20 混凝土格埂。 护砌断面(二)堤坡采用花岗岩块石护砌,厚 0.3m,灌砌砼强度 C15,下铺无纺土 工布垫层(400g/m2)及 0.1m 厚的碎石(246)垫层。护坡上限 6.797m 处设置 0.40.8m 的 C25 砼导向封顶,中限 5.103m 处设置 0.40.4m 的 C20 砼格埂,中限 5.103m 至下限池底标高按 1:3 坡面铺设防水聚乙烯工程薄膜,沿池底侧

12、 20m 内用吹填 砂填至设计标高后面铺弃土至 5.103m,堤脚下至 5.103m 处分二次吹填砂,面铺弃土 0.5m,顺堤轴线方向每 20m 设置一道垂直于堤轴线方向的 0.60.8m 现浇 C20 混凝土 格埂。背水坡堤脚下至设计高程处吹填砂,吹填砂顶至 3.103m 面铺弃土,面铺弃土厚 度0.5m、宽度为 20m, (详见本标段招标图纸) 。 5)取土区围堰 取土区设在洲堤外的滩面上,外侧设围堰,围堰顶高程 7.5 米,滩面平均高程为 4.3 米(吴淞高程) ,内外边坡 1:2.5,顶宽 3 米,长 3000 米。 6)完成的主要工程量 原堤土方翻 143243.9m3,原护坡及路面

13、结构拆除堆放整理 31299.1m3,外运土方(取 土区取土)253042.1m3,外运土方(内侧原堤取土)200772.6m3,堤身土方压实 525546.3m3,4%灰土拌和 73713.75m3,吹填砂 120123.2m3,防水聚乙烯薄膜 10540m2, 取土区围堰构筑 122511.8m3,灌砌石护坡 16523.6m3,碎石垫层 5469.1m3,土工布 (400g/m2)57539.9m2,C20 格埂 4232.6m3,C25 砼导向 1330.03m3,伸缩缝 768.2m2等。二、工程投标情况二、工程投标情况本工程是由张家港市防洪工程建设管理处组织招标,我公司于 2007

14、 年 11 月 20 日 投标,并中标承建。本工程的合同编号为:SDJ.CL2007-48,本合同是固定价格合同, 合同总价为 19989690 万元,合同规定的工期为 191 日历天,工程质量要求达到优良等 级,我公司对工期和质量作了承诺。三、具体施工过程控制情况三、具体施工过程控制情况1.施工准备情况施工准备情况我公司中标后,随即成立I标项目经理部进驻施工现场,进行了施工准备工作,具 体包括如下: 1)技术准备)技术准备 a)现场布置、导线点及其加密工作,测放堤基样线,并将测放成果报监理批准。 b)认真查阅图纸,深刻领会图纸意图,参加业主召开的技术交底会,对不明确的部 分,书面向监理工程师

15、汇报。 c)在投标文件的基础上详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d)编制工序作业指导书。 2)机械设备准备)机械设备准备 有计划按步骤调集施工组织设计所要求的机械设备进场。 3)生活、办公设施准备)生活、办公设施准备 项目经理部就近租用民房作为办公用房,在工地现场搭设钢彩板房作为职工宿舍, 水电设施一应俱全,道路采用砼路面,并安装路灯进行亮化,给职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 工作生活环境。 4)人员及组织机构准备)人员及组织机构准备 组织一批在类似工程项目上工作过的具有堤防填筑施工经验的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班 子,公司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充实到项目管理班子中,成立生产技术科、质检科、财 务设备科、安全科、综合科、二个

16、工区,组建工地现场试验室及资料室,确保施工过程 中人力资源的供应及优化组合,制定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各项规章制度。2.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总平面布置1)生活区布置)生活区布置 项目部办公区设置在 8+300 附近,租用民房,并在附近的空地上搭设一定数量的临 时房屋,作为职工生活用房,其具体位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 2)生产区布置)生产区布置 根据现场情况,黄砂、碎石、块石等材料主堆场布置在 6+950 新筑堤段外侧滩面, 面积约 2000m2左右,在 5+250、8+300、9+400 附近的老堤堤脚处设置临时材料堆场, 面积约 1000m2左右,并进行了硬化处理,以保证材料不受污染。 3)料场布置)料场布置 砼生产系统沿线分散布置在已填筑完成的堤防附近,分别布置在桩号 5+250、6+950、8+300、9+400 附近。砂石料通过 1T 机动翻斗车或汽车由堆料场或码头 送进浇筑现场。每个场地配置 12 台 0.35m3 砼拌和机,另再配 2 台 1t 机动翻斗车运输 砼及砂浆,同时兼作现场材料的转运。整个工程一共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