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教师三基建设心得体会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8661379 上传时间:2018-10-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教师三基建设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6教师三基建设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教师三基建设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教师三基建设心得体会(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6 教师三基建设心得体会教师三基建设心得体会教师三基建设心得体会为大家整理教师学习三基建设的学习体会,三基建设是一个教 学过程中完整的体系,三基建设在工作中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与用相结合的 原则,下面是这篇教师三基建设心得体会 教师三基建设心得体会一 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所需要的三 项基本任务之一。很好地了解“三基“的具体概念和内容、“三基“本身的关系,对于完 成“三基“教学任务,甚至对于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具有一定的作用。 体育方面的基础知识内容是相当丰富的。教学时,教师应教学生掌握关于人体解剖、 生理、心理方面的知识。体育是

2、以增强人的体质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时,教师还应使 学生掌握为什么要参加体育活动,以及如何参加才能有效地增强体质等知识。 体育基本技术是指完成体育动作的合理的、基本的方法。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教学活 动,教会学生懂得和掌握怎样才是正确的跑,怎样才是正确的跳跃等等,这就是基本 技术教学。学生掌握了符合基本技术要求的动作,并不就等于他们能完成锻炼身体的 任务,要想达到有效的增强体质的目的,还得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身体健 康状况去锻炼,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体育基本技能是指人们在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所获 得的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

3、知识和基 本技术以外还要着重使学生形成体育的基本技能。 “三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教学时要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与用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不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在学习基本技术时就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掌握 基本技术和符合基本技术要求的运动动作,就直接影响体育技能和锻炼身体的实效。 只有全面完成“三基“的教学任务,才能使学生懂得体育基础知识、掌握体育基本技术, 并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技术去科学地锻炼身体,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教师三基建设心得体会二 为期一年的“三基“培训学习已进行快两个月了,虽然时间并不长,但我们却认认真真 地学了很多。我不敢说我掌握了很深的知识,更不敢说我的素质得到了提高

4、,但可以 说,听了实验小学六位老师的课后,让我受益匪浅。 在此,我针对我的一些听课,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创设活动情景,促进主体参与。 教学中创设各种活动的情景,可使学生的感知处在兴奋状态,引起无意注意,激发学 生学习积极性。这些情景创设具有很多作用:第一,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李晓 云老师在教学“6、7 的加减法“一课时,首先出示几辆漂亮的车子,车身上分别写着 6 和 7,然后让学生给这些车子找车轮,每个车轮上也标有数字,这样富有儿童情趣的情 景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第二,引出学习问题。情景的 创设就是为学生提供思考数学问题的素材,锻炼学生善于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

5、学知 识的能力。例如,谢崇美老师在教学“除法竖式的写法“一课时,先出示操场上学生活 动的场景,让学生观察,继而提出数学问题,从而为新课的教学作好了铺垫。第三, 引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情景往往是一个实际问题,而解决数学问题往往需要从实际问 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这样,情景就对解决问题的思路的引发起到了促进作用。例如, 李晓云老师在教学“6、7 的加减法“一课时,让小熊从 7 个玉米中掰走一个,这个动画 情景让学生一看就明白应从 7 里面减去一个,从而很快就列出算式 7-1=6。第四,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教学情景中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是需要学生自己提 炼数学信息,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培

6、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发挥语言魅力,抓住学生的心。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 例如,周保华老师在教学六年级的应用题时,用精密的数学语言,烘托出应用题中的 问题情景,用缜密的思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对学生的一言一行给予肯定,让学 生在课堂上充满信心,满怀希望地跟着老师一起转。 三、教学设计的实质是问题设计。 数学教学要充分地暴露数学思维过程,它是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数学教学是数 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知识、思想、方 法、观念都是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数学教学设

7、计的中 心任务就是要设计出一个或一组问题。吴怀忠老师的课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他在 课堂上讲解的少,而是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循序渐进的问题,把数学教学过程组 织成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学数学、 增长知识、发展能力。 四、创设竞争情景,激发学习热情。 将竞争意识引进课堂,并尽量使每个学生有成功的机会。例如,毛仪群老师在课堂中 让小组同学竞争,积极回答问题的加分、认真听讲的加分、有独特见解的加分等,课 后再总结得分的情况,评出优胜组、数学之星等荣誉,这样创设竞争气氛,诱发学生 上进意识,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水平,激发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的集 体

8、荣誉感。 五、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李霞老师的课注重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 系,例如,她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首先让学生从周围找角,然后抽象出角 的概念,再在实践中折角,比较角的大小,学生因为已有了一定生活经验,加上老师 的稍加点拨,学生就很轻松地认识了角。 上好一节课是不容易的,这需要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要借助长期以来的积淀。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我们不多学习、多听课、多对比、多反思 就找不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缺点、弱点,更不知道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业务也无法得 到进一步的提升。 听课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我相信:在这次培训学习中, 只要我们能认真听课,虚心吸取别人的经验,再加上自己的悟性。我们的课堂教学水 平一定会得到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