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资料推拿治疗伤食型婴幼儿泄泻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659983 上传时间:2018-10-31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资料推拿治疗伤食型婴幼儿泄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医学资料推拿治疗伤食型婴幼儿泄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医学资料推拿治疗伤食型婴幼儿泄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医学资料推拿治疗伤食型婴幼儿泄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医学资料推拿治疗伤食型婴幼儿泄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资料推拿治疗伤食型婴幼儿泄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资料推拿治疗伤食型婴幼儿泄泻课件(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拿治疗伤食型婴幼儿泄泻,概述,伤食型婴幼儿泄泻概念 婴幼儿泄泻,又称小儿消化不良,是两岁以下小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其原因多由饮食不当,如突然改变饮食,饮食过饱,或先天脾胃不足,运化功能失调所致。,幼幼集成云:“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脾胃和则水谷腐化,而为气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调,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至和污下降而泄泻作矣”。,婴幼儿泄泻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化验检查有脂肪球。中医诊断标准:伤食型:主症:大便酸臭,或如败卵,腹部胀满,口臭纳呆,泻前腹痛哭闹,多伴有

2、恶心呕吐,舌苔厚腻,脉滑有力。,诊断依据:(1)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多达10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黄汤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粘液,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2)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湿邪的病史。(3)重者腹泻及呕吐较严重者,可见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烦渴神萎,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珠下陷,啼哭无泪,口唇樱红,呼吸深长,腹胀等。,适应症3岁以内的婴幼儿,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小儿,托儿所或幼儿园小儿比较密集又属集体就餐的人群较多。中医诊断属伤食型,西医属单纯性腹泻或称消化不良性腹泻,无明显脱水或轻、中度脱水者,大便稀烂夹有乳片或食物残渣,一日35次或10次左右,便前腹痛哭闹

3、,不思饮食,腹胀拒按,嗳气或呕吐,大便气味酸臭,夜寐欠安,舌淡红,苔厚腻或白厚。,禁忌症(1)临床诊断为急性感染性腹泻,痢疾、急性阑尾炎引起的腹泻,幼儿急疹引起的腹泻,以及全身性疾病、霍乱,中毒、寄生虫感染、恶性肿瘤等引起的腹泻。(2)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内分泌和造血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3)过敏体质对本法过敏者。(4)由于剧烈腹泻致严重脱水或电解质紊乱而加用其他治法者。(5)合并急性传染病或烈性传染病。,推拿治疗伤食型婴幼儿泄泻的常用手法,这里主要介绍常用的推法、拿法、揉法、运法、捏脊法、分法、合法、摩法、擦法九种手法。 1、推法:所谓推法即用手向前推动的方法。推法又分拇指直推法、食中指直

4、推法、一指禅直推法、旋推法、合推法、分推法、掌推法,常用的是直推法。直推法:我们以患儿左手为例(以下同),医者左手握患儿左手,用右手大拇指或食中两指并拢的掌面,在选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做直线推动称为直推法。,直推法分类直推法又分为补推法、泻推法、平补平泻法。补法是由指端推向指根(向心性推)。泻法是由指根推到指端(离心性推)。平补平泻法是从指根推到指端,再从指端推到指根,来回推动。治疗作用:由于推的方向不同,治疗作用亦不同。总的来说,一般向心性为补,离心性为泻,来回推为平补平泻,此法多用于线形穴位。,2、拿法以拇食两指指端掌面,适当拿住选定的部位(或穴位处)相对用力,反复进行称为拿法。如拿关节等,多

5、用于面形穴位。,3、揉法以掌根部或指按在某一个部位或穴位上做左右旋转称为揉法,揉法又分指揉法,掌揉法等。一般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左右交替进行为平补平泻。此法多用于点、面形穴位或局部损伤等。,4、运法医者用右手拇指掌侧或食中指靠拢的掌面作弧形或环形旋转,由某一穴推向另一穴,如此反复操作为运法。一般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此法多用于弧形或环形穴位。,5、分法医者用两手拇指桡侧在选定的穴位,由中间向两侧分称为分法。如分阴阳。此法多用于点、面形穴位。,6、合法由穴位的两侧向穴位中心合拢为合法。如合阴阳等。此法多用于点、面形穴位。,7、摩法用食、中指和无名指掌面或掌心,在选定的部位或穴位上作环形运动

6、称为摩法。一般顺时针摩为补,逆时针摩为泻。也有掌摩为补,指摩为泻;缓摩为补,急摩为泻等说法。此法多用于面形穴位或局部病变部位。,8、捏脊法捏脊有两种手法。第一种:是用拇指的指端桡侧缘顶住皮肤,食、中指前按,也就是用拇、食、中三指夹住皮肤同时用力捏拿,双手交替移动向前。第二种:是食指屈曲,用食指中节桡侧面顶住皮肤,拇指端前按,拇、食指夹住皮肤用力提拿,双手交替移动向前动。,捏脊时注意事项捏脊时让患儿正坐或俯卧。按如下步骤操作:1、医者用右手中指压住大椎穴,食指和无名指压住脊柱旁开1.5寸的两行腧穴,向下擦至龟尾穴,连擦3遍。2、用前述方法操作三遍,3、第四遍用前述方法捏两下向上提一下,连续六遍加

7、上前三遍共9遍。4、从命门穴向肾腧穴分推20遍5、用两手拇指的指端从大椎穴旁开1.5寸的两行腧穴向下压,每个穴位约压20秒 此法一日一次,5天为一疗程。,9、擦法擦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上来回摩擦的一种手法。擦法速度较快,每分钟100150次,作用于皮肤及皮下,对皮肤有较大的反应,故常用润滑剂。临床分掌擦法和掌侧擦法。用手掌面擦时,称为掌擦法。此法多用于指、掌、背、趾、足等处。用小指和第五掌骨的侧面擦时,称为掌侧擦法。此法多用于背部。,操作方法,常用穴位及手法顺运八卦150次,清胃300次,补脾300次,补大肠300次,运土入水100次,利小便200次,顺揉长强200次,推上七节骨500次,揉

8、足三里200次,推上承山100次,推揉止泻灵200次。,器械准备推拿扶手椅一把、滑石粉适量。患儿姿势:患儿端坐在椅子上或坐在床上,两岁以内的小儿由家长怀抱,尽量使其患儿舒服,或在患儿睡眠中操作。如患儿在操作中哭闹时可通过玩具或讲故事以解除患儿的紧张情绪,也可通过喂水或喂奶使患儿保持安静。,医生姿势:医生要坐在患儿对面,冬天在操作前要把自己的手搓热,然后施术,夏天要注意手保持干燥滑柔。,推拿介质滑石粉:滑石粉有润滑作用,一般常在冬夏季应用。生姜汁:把生姜捣烂如泥,放入器皿中,蘸其汁使用。生姜汁临床较常用,尤其是小儿推拿用的更多,因为小儿皮肤柔嫩,姜汁柔滑,不易擦破皮肤。同时姜汁有温热发散之功效,

9、有助于驱散外邪,尤其是对风寒感冒,或腹部着凉的患儿更好。当姜汁不易保存时,可将生姜切碎倒入酒精,浸出姜液使用。,刨花水:将木质刨花浸泡于水中,取其浸出的汁作为介质。刨花水十分滑润,故可用于小儿推拿。鸡蛋清:把鸡蛋打一个小洞,取其蛋清使用。另外,亦可把鸡蛋清与白面和成面团,医者手执面团在小儿的胸、腹、背部作搓摩运动。这是治疗小儿感冒、食积等疾患时常用的方法。,常用穴位,1、八卦穴位置:在手掌面手心内劳宫的周围,共分八个方-位,有乾、坎、艮、震、巽 、离、坤、兑八宫。南为离,北为坎,东为震、西为兑,西北为乾,东北为艮,东南为巽,西南为坤。功能:顺气化痰,宽胸利膈。主治:宿食停滞、呕吐、恶心、发热、

10、咳嗽、胸闷、腹胀等。手法:患儿掌心向上,医者用左手拿住患儿左手,用右手拇指或食、中指沿患儿手心周围环形推运。顺时针为顺运,逆时针为逆运;顺时针从尺侧(小指侧)开始,逆时针从尺侧向相反方向运,不分东西南北,2、胃穴位置:在大鱼际的外侧缘,从拇指根到腕横纹的桡侧缘。功能:和胃消食,降逆止呕,清热消胀。主治:伤食、纳呆、积滞、牙龈红肿疼痛、腹胀、呕吐等。手法:医者用左手握住患儿左手,用右手食指和中指合并从腕横纹推到拇指根为推清胃穴,一般多用泻法,不用补法,如是胃阴不足或胃气虚的患者则需补脾,以达补胃的目的。,3、脾穴位置:在拇指桡侧缘,从指根到指端。功能:健脾益气,消食化积。主治:消化不良、泄泻疳积

11、、痢疾、抽风、咳喘、腹胀。手法:补法是将患儿拇指屈曲医者用右手拇指桡侧从指端推向指根;泻法是将患儿拇指伸直,医者用右手拇指桡侧从指根推向指端;平补平泻是将患儿拇指稍屈曲,医者用拇指桡侧来回推。,4、大肠穴位置:在食指的桡侧从指根到指端。功能:固肠涩便,清火泄热。主治:痢疾、腹泻、发热、便秘、脱肛等。手法:补法是医者用左手握患儿左手,右手拇指桡侧推患儿左手食指,从指端到指根;泻法是从指根推到指端;平补平泻法是来回推。,5、运土入水穴位置:从拇指端的桡侧缘到小指根赤白肉际处。功能:运土止泻,理气消胀。主治:腹泻腹胀肠鸣消化不良。手法:医者用右手拇指或中指的指端从患儿拇指端运到小指根。,6、小肠穴位

12、置:在小指的尺侧,从指根到指端功能:清热利尿,分清降浊。主治:腹泻,尿疼,尿闭,尿赤,口舌生疮,痈疽疥疤等。手法:医者用左手握患儿左手,用右手拇指从指跟推到指端,反复进行,此穴多用泻法,很少用补法。,7、长强穴位置:在尾骨尖端与肛门之间。功能:脱肛,便血,腰脊疼痛。主治:脱肛,便血,腰脊疼痛,腹泻,便干等。手法:患儿俯卧,医者用右手中指或食指顺时针或逆时针揉动,8、七节骨位置:从尾骨端到第四腰椎成一条直线。功能:温阳止泻、通腑泄热。主治: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疳积。手法:患儿俯卧,医者用拇指或食指交替上推或下推。往上推称推上七节骨,为补法,主要止泻;往下推称推下七节骨,为泻法,主要治便秘。,

13、9、足三里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一横指(即膝关节下3寸)。功能:健脾和胃。主治:腹泻、呕吐、腹胀、腹痛、厌食、下肢无力。手法:患儿仰卧或坐正,医者用左手握患儿脚腕,用右手拇指端顺时针揉,则为揉足三里。,10、承山穴位置:在小腿后侧用力时出现人字型的凹陷处。功能:舒经活络,补时升阳止泻,泻时润肠通便。主治:腰痛、肢体麻木、腹泻、便秘、脱肛等。手法:补法是让患儿俯卧,医者用右手拇指掌面从下往上推,此时为推上承山;泻法是从上往下推,则为推下承山。,11、止泻灵穴位置:在外踝骨直下,赤白肉际处。功能:涩肠止泻。主治:腹痛、腹胀肠炎、痢疾。手法:医者用右手拇指或食、中指顺时针旋揉或前后推动。,辨证

14、加减,受寒腹泻主症:大便色淡,常有泡沫,无明显臭气,腹痛肠鸣,或伴有鼻塞、流涕、身热,舌淡苔薄白。治法:疏风散寒配穴:揉一窝风3分钟,推上三关2分钟,揉风池1分钟,揉外劳宫2分钟。,湿热泄泻主症:大便如水,内夹不消化食物,色绿或黄,有少量粘液,大便次数显著增多,每日可达1520次,尿少,肛门灼热,发红,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利湿止泻配穴:清补大肠2分钟,清补脾2分钟,退六腑2分钟,逆揉神阙2分钟。,脾虚泄泻主症:时泻时止或久泻不愈,大便有不消化物,多在吃饭后腹泻,先干后稀,面色萎黄或晄白,睡觉时两眼不能闭合,乏力,舌淡,脉弱无力。治法:健脾止泻配穴:补脾3分钟,补大肠2分钟,揉外劳宫5

15、分钟,揉二马2分钟,揉神阙2分钟。,惊吓引起如果因受惊吓引起的腹泻,大便大部分为绿色便,常伴有睡眠不安,惊啼等加用平肝2分钟,掐小天心1分钟,总筋、分阴阳、精灵、威灵、掐五指节5遍。伴有呕吐的要掐揉板门,推下天柱骨2分钟;腹胀的推四横纹2分钟,揉足三里2分钟,揉天枢1分钟。,推拿顺序,、顺运八卦1分钟,150次:患儿母亲怀抱小儿,使小儿面向操作者,医生用右手握患儿左手,使患儿手心向上。医者用右手拇指或食中指沾上滑石粉,在内劳宫穴周围,从小指侧顺时针向拇指方向做环向推动。 、推清胃穴2分钟,300次:患儿母亲怀抱小儿,使小儿面向操作者,医生用右手握患儿左手,使患儿手心向上。医生用右手握患儿左手,

16、用右手中、拇指腹面或尺侧边缘部沿患儿腕横纹开始沿大鱼际赤白肉际推向拇指根。,、补脾2分钟,300次:患儿母亲怀抱小儿,使小儿面向操作者,医生用右手握患儿左手,使患儿手心向上。医生用右手拇指腹面或挠侧缘从患儿拇指端沿挠侧赤白肉际推向指根。 、补大肠2分钟,300次:患儿母亲怀抱小儿,使小儿面向操作者,医生用右手握患儿左手,使患儿手心向上。医生用右手拇指向边缘或指腹面由食指指端挠侧面推向指根。,、运土入水1分钟,150次:患儿母亲怀抱小儿,使小儿面向操作者,医生用右手握患儿左手,使患儿手心向上。医生用右手食、中指指腹面从患儿拇指挠侧赤白肉际处沿大鱼际、小鱼际赤白肉际推向小指根。 、利小便2分钟,3

17、00次:患儿母亲怀抱小儿,使小儿面向操作者,医生用右手握患儿左手,使患儿手心向上。医生用右手食中指指腹面从患儿小指根沿尺侧赤白肉际推向指尖。,、顺揉长强2分钟,300次:令患儿俯卧,暴露臀部,医生用右手拇指指端腹面,顺时针揉动尾骨下端。 、推上七节骨3分钟,450次:仍令患儿俯卧,暴露臀部,医生用右手拇指边缘从尾骨向上沿骶骨七节推至第四腰椎,反复推。,、揉足三里2分钟,300次:患儿仰卧,医生用右手拇指或食指顺时针揉动。 、推上承山1分钟,150次:令患儿俯卧,医生用右手拇指的挠侧边缘或食、中指并拢的指腹面从承山穴下经承山向上推。 、推止泻灵1分钟,150次:医生用左手握住患儿足踝部,用右手在外踝骨直下与赤白肉际交叉点处来回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