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8655576 上传时间:2018-10-31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荣格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荣格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荣格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荣格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荣格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荣格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荣格课件(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渠立松,荣格分析心理学初探,为什么佛的形象在中国是男性而在印度是女性?为什么人的前半生要学会戴面具,后半生要学会做自己?,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Carl Gustav. Jung , 18751961),历史上,唯有极少数的灵魂拥有宁静的心灵,以洞悉自己的黑暗。 而开创分析心理学的大师荣格,便是这少数之一。,个人简介,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Carl Gustav. Jung , 18751961)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早年曾与弗洛伊德合作,是弗洛伊德的追随者,曾被弗洛伊德任命为第一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主席,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一生卷帙浩繁,主要著作有力比多的变化与象征 (1912)、心

2、里类型学(1921)、分析心理学的贡献(1928)、寻求灵魂的现代人(1933)、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1958)、记忆、梦、反思(1961)、人极其象征(1964)等。被誉为“苏黎世圣哲”,哈佛、耶鲁、牛津等所著名大学名誉博士。,名门之后,“卡尔(同名)的孙子” “牧师家的卡尔” 祖父(瑞士著名学者名医,一说歌德私生子) 外祖父(巴塞尔大主教)彼此怨恨 父亲(神学博士牧师 暴躁多疑) 母亲(笃信宗教 第二人格)科学+医学 神学+宗教 荣格,12岁,精神官能症,人物生平,荣格弗洛伊德,1909访问美国克拉克大学。前排左起:S .弗洛伊德,G.霍尔,C.荣格后排左起:A.A.布里尔 ,E.琼斯

3、,S.费伦奇,人物生平,1906年,荣格与弗洛伊德有了通信,次年,荣格在维也纳弗洛伊德家中第一次与他见面,一谈就足足13个小时。从此两人成为挚友,书信不断长达七年之久。在这七年里,荣格与弗洛伊德及精神分析学派的其他成员共同创立了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经弗洛伊德提名,荣格任第一任主席。对荣格而言,弗洛伊德是他所遇见最重要的人,没有人可以和他相比;对佛洛伊德而言,荣格非犹太人的背景正好可以破除只有犹太人才关心心理分析的偏见,而他在伯戈尔茨利医院的心理医疗背景和经验,他的智慧和日渐高涨的名声,更让他成为心理分析阵营的新星。1910年国际精神协会的成立到1912年里比多的变形与象征。1914年,荣格宣布脱

4、离精神分析学会,结束了与弗洛伊德的友情与来往。,人物生平,荣格与弗洛伊德决裂的原因 、理论分歧:对力比多概念的解释荣格反对弗洛伊德关于人格为童年早期经验所决定的看法。荣格认为,人格在后半生能由未来的希望引导而塑造和改变。对人性本身看法上的原则分歧。心理学史家墨菲:弗洛伊德看到的是浩瀚的力量横扫一切,人世也不免罹难,只能略做些敷衍塞责的抗议,然而在荣格看来,“有不断扩大的领域容许同那庄严和那神圣的东西进行直接的接触,有一种患者和医生都甘愿接受的鼓励,自由无阻地朝着神秘追求的方向运动。” 、性格和世界观的差异 弗洛伊德需要的可能只是一个听话的乖孩子,能毫无保留的接受他的理论,但荣格需要的却是一个能

5、和他切磋琢磨,将心理学发扬光大的伙伴,并且他不想牺牲自己思想的独立性。,性格类型理论,1、一般态度类型:根据心理能量的指向划分性格类型。外倾型:个体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外部环境。重视外界,爱社交、活跃、开朗、自信、勇于进取、兴趣广、易适应环境;内倾型: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自己。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善内省、常自我欣赏和陶醉,孤僻、缺乏自信、害羞、冷漠、寡言、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外倾型和内倾型是性格的两大态度类型,也就是个体对特有情境的反应的两种态度或方式。,性格类型理论,2、机能类型:荣格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四种基本机能。感觉告诉你存在着某种东西;思维告诉你它是什么;情感告

6、诉你它是否令人满意;直觉则告诉你它来自何处和向何处去。一般说,直觉在荣格看来是允许人们在缺乏事实材料的情况下进行推断。,内倾,外倾,感觉,直觉,思维,情感,判断,知觉,美国心理学家布里格斯和迈尔斯母女在荣格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判断和知觉两种类型,由此组成了个性的四维八极特征,它们彼此结合就构成了十六种个性类型。(MBTI),MBTI性格类型与职业选择,意识、个体潜意识与集体意识,人格作为一个整体就被称为心灵或灵魂。心灵(或人格)包括人所有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心灵的作用就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其适应周围的自然与社会环境。荣格强调人格的统一性与整体性,认为它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整体,而不是由各种成分或因素

7、相加或拼凑的结果。个体整个一生都在其完整人格的基础上去最大限度地发展其多样性、连贯性与和谐性。心理分析的最终目的不是精神的分析,二是心灵的综合。荣格认为,整体的人格由三个不同的层次所构成,即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Psyche既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有机整体又是一个层次分明相互作用的人格结构,所意识到的一切东西包括知觉、记忆、思维、情感等,处于无意识的表层包含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一些遗传的先天倾向反映了人类几千年进程中的集体经验,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理内容,意识,一、 意识:意识是人的心灵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的部分。荣格认为,意识伴随着生命的诞生而出现,随着思维

8、、情感、感觉和直觉这四种心理机能的应用而不断增强。荣格认为,意识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促进个性化。个性化(individuation),就是一个人愈来愈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愈来愈富于个性,愈来愈不同于他人的过程。个性化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充分地认识自己或达到一种自我意识,或称为自我意识的拓展。从而产生了一个重要的人格因素自我(ego)。,个体潜意识,二、个体潜意识: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表层,它是一个经验的储蓄库,容纳了所有与意识自我不协调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内容。这些心理活动或心理内容也许曾经在意识中出现,但由于种种原因而被压抑或忽视了。个体潜意识是发生在个体出生之后,并和个体的经验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或心理

9、内容。个体潜意识与意识存在着双向流动或交换。例如,由于兴趣的转移,意识中的东西会转入潜意识中;如果现在需要,储存在个体潜意识的东西也会被提取出来,对它们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情节,个体潜意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情结”的形式表现出来。所谓情结(complexes),就是一组一组的心理内容(包括观念和情感的)聚集、缠绕在一起,形成的一簇难以解开的心理丛或心理结。在荣格看来,情结有许多种,凡事一个人沉湎于某种东西而不能自拔时,其背后就是有情结存在。情结使他的心灵被某种东西强烈地占据了,他的思想与情感、言语与行为往往被情结所左右,使他难以感知和思考其他事情,而他本人却没有意识到。,集体潜意识,三、集体

10、潜意识:集体潜意识理论是荣格最具原创性的思想。集体意识也是一个储存库,它储存的是祖先在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经验。这些经验以原始意象(primordial images)的形式保存下来。原始意象是指人类对某些事件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或潜在的可能性,即采取与自己祖先同样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做出反应。集体潜意识理论是个体与自己的种族祖先连接起来了,从而确立了进化遗传在人格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原型,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archetypes),原型不是人生经历过的事情在大脑中留下的记忆表象,它没有一个清晰画面,而更类似于一张需要后天经验来显影的照片底片。原型深深地埋藏在心灵之中

11、,因此,当它们不能在意识中表现时,就会在梦、幻想、和神经症中以象征的形式表现出来。荣格把自己一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原型,其中研究较多的原型是大母神、智慧老人、阿妮玛(Anima)和阿妮姆斯(Animus)、人格面具(persona)、阴影(shadow)以及自性(self)。,智慧老人,智慧老人是原始智慧和直觉智慧的形象化。 智慧老人给人的典型印象是强大无比、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智慧老人可以以魔术师、隐士、渔樵、哲人或教师的形象出现在梦中。,阿妮玛(Anima)和阿妮姆斯(Animus),阿妮玛和阿妮姆斯,又称异性原型。阿妮玛是指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成分或意象。它喜欢女人的虚荣矫饰、多情

12、善感、软弱无力、缺乏自信和没有目的性。阿妮姆斯是指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成分或意象。它会选择那些真诚勇敢、聪明多智、体魄健壮的男性。异性原型是人类祖先在男女相互交往和共同生活的经验上形成的,保证两性之间的协调和理解。它为我们建立起一种无意识的标准,影响到我们对异性的选择和反应。现实社会中,传统社会过分强调男女之间的差别性,异性原型往往得不到充分的发展。,Anima,Animus,金庸小说中常有一些调皮、刁钻甚至带狠毒欺诈和邪气的女人,如黄蓉、殷素素、赵敏、阿紫等等人物。但是主人公却爱她们,这也说明她们是主人公或是金庸的阿尼玛。,围城中的唐晓芙,moving thoughts,荣格的anima? 梦中

13、情人 一见钟情 女孩像爸男孩像妈 老爸疼女儿老妈疼儿子 雌雄同体 易装癖 同性恋 变性人,人格面具(persona),人格面具是指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一中倾向性,倾向于在公众场合中展示自己,扮演好某种社会角色,其目的在于给别人一个好印象,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赞许。所以,这个原型有时也被称为顺从的原型。,人格面具的作用: 积极作用:人格面具有利于人在社会中生活,促使我们与他人和睦相处。它不仅有利于实现个人目的,取得个人成就,同时也是社会生活与共同福利的基础。消极作用:“面具膨胀”(inflation):过分关注人格面具则必然要牺牲人格结构中的其他组成部分,从而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阴影(shadow)

14、,阴影也称同性原型。它代表一个人自己的性别,并影响到与其他同性的关系。阴影比任何原型都更多地容纳着人的最基本的动物性或兽性的一面,是原型中最强大和最具的一个。它包含了人的心灵中通过遗传获得的最黑暗、最隐秘和最邪恶的倾向,因而被称为阴影。阴影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因而必须通过社会法制与道德规范,以及内心的人格面具给予压制。但是荣格认为,一个人如果缺乏来自于阴影的先天智慧与直觉,其生命将缺乏活力,没有朝气,流于浅薄和平庸。,在梦中,阴影将会以各种危险可怕的形象出现:怪兽、恶鬼、邪恶的人等等,阴影使你的梦极为恐惧,阴影也会以“危险而神秘的黑衣人”面貌出现。阴影化出的梦中人几乎永远是穿黑衣服的。,自性(s

15、elf),自性也就是统一、组织和秩序的原型。它是集体潜意识中的一个核心的原型。她的主要作用是协调人格的各个组成部分,使之达到整合、统一,使人具有稳定感和一体感。一切人格的最终目标就是自性的充分发挥或实现。荣格认为,依靠某种宗教体验和修炼,如瑜伽和坐禅,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把握自性。,这幅曼荼罗与自性体验的图画是基于荣格的一位患者克里斯蒂安娜摩根,在荣格的帮助下运用意想和灵感绘制的心理完整性的原型。通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靠积极想像技术,荣格完成了他的原型心理学研究。,藏传佛教的曼荼罗其构图繁华典雅,内容博大精深,是西藏佛教大师独特心理体验和创造性想象的产物,具有宗教和哲学性。据说荣格体会到曼荼罗的深

16、奥含义及其在心理整合过程中的作用。攫取其心理学和美学的深刻意义和价值,并据之认为:曼荼罗乃是心理完整性的原型与象征。,功夫主人公的原型,人格面具:斧头帮帮主 阴影:火云邪神 阿妮玛:哑女 智慧老人:乞丐 自性原型:如来,阿星的人格面具:黑帮帮主,阿星的阴影:火云邪神,阿星的阿尼玛:哑女,与阿尼玛情感交流,排斥阿尼玛,阿尼玛的支持力量,整合阿尼玛,阿星的自性原型:如来,降伏阴影,“想学吗,我教你啊”,影片最后有一个场景,此时周围的人物都一对一对的在一起聊天逛街,彼此之间显得很和谐,和开始的时候那种不和谐形成鲜明的对比,看起来就像是这个世界都变了一样。其实,这是因为周星驰的内心世界变了,他的周围的人物世界也就发生了变化,也就是佛家讲的“心生则种种法生”,经过了一番“心灵蜕变”,周星驰的积极健康的“爱心”生出来了,所以他的世界也变得很有爱心,很和谐。,包裹地象一只蛹,化蛹成蝶,阿星的智慧老人:乞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