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同步分层测评23想念地坛苏教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8645487 上传时间:2018-10-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中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同步分层测评23想念地坛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年高中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同步分层测评23想念地坛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年高中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同步分层测评23想念地坛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年高中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同步分层测评23想念地坛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年高中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同步分层测评23想念地坛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高中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同步分层测评23想念地坛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中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同步分层测评23想念地坛苏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 年高中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学业分层测评苏教版- 1 -学业分层测评学业分层测评( (二十三二十三) ) 想念地坛想念地坛语言运用层1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往今来,每一个成功的人都不是平白无故就成功的。B陷入传销“魔窟”的李某,被警方解救后,仍然自以为是,坚信传销能发家致富。C从今日公布的经济消息来看,美国经济的复苏仍在磕磕绊绊中前行,欧元区物价指数的回升也有助于经济的活跃。D踩踏事故中的三位责任人涉嫌玩忽职守而被拘留。【解析】 A 项, “平白无故”指无缘无故;B 项, “自以为是”指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此处强调李某继续坚持错误观念

2、,改为“执迷不悟” ;C 项, “磕磕绊绊”形容事情遇到困难,挫折,不称心;D 项, “玩忽职守”不认真、不负责地对待本职工作。【答案】 B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B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太阳神鸟”金箔,是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典型代表,以其精致和神秘展示了古蜀人的智慧与魅力。C全国规模最大的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已经收藏了 10 万多号标本,这些标本几乎覆盖了所有中国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D音乐剧是 19 世纪末诞生的,它具有极富时代感的艺术形式和强烈的娱乐性,使它成为很多国家的观众

3、都喜欢的表演艺术。【解析】 本题从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三个角度考查对病句的辨析。A 项,搭配不当, “提高特色”可改为“突出特色” 。C 项,语序不当,应改为“中国所有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 。D 项,结构混乱,最后一个分句偷换了主语,可删掉“使它” 。【答案】 B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千三百年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八百年前,_;五百年前,这里遍布农桑兴盛的田园;三百年前,这里成为商贾辐辏的市集;一百年前,这里更是人文荟萃的名镇。 ”在上海浦东新区新场镇,人人都会说上这样一段当地的“履历” 。作为浦东新区最后一块文化遗产,新场镇完整地保留着庭院深深

4、、宅园相连的江南水乡古镇风貌。新场镇似乎有意保持低调,即便被贴上“华语大片色戒 、 叶问取景地”的标签,也依旧延续沧桑静默。这里青石板铺成的老街洪东街和洪西街,被熙来攘往的步履踏得锃亮。相互掩映的明清建筑,奇檐斗拱,古旧斑驳。老店门口,挑起的酒幡在轻风细雨中飘摇。_,户户枕河,家家临水,水埠小桥一重又一重,处处流淌着静谧。清末风格的奚家厅2018 年高中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学业分层测评苏教版- 2 -营造出“里弄深处有人家”的惊喜,而奚家东厅却是中西合璧的老建筑,中式木雕工艺装饰和西式罗马柱结合,相得益彰。A这里崛起泽被一方的盐场 沿河人家皆是清一色的瓦屋顶B这里崛起泽被一方的盐场 沿河人家的

5、瓦屋顶皆是清一色的C这里崛起的盐场泽被一方 沿河人家的瓦屋顶皆是清一色的D这里崛起的盐场泽被一方 沿河人家皆是清一色的瓦屋顶【解析】 作答此题,要根据前后文分析判断。第一个横线处,根据后文中“农桑兴盛的田园” “商贾辐辏的市集”的偏正结构短语可知,此处应选择含有“泽被一方的盐场”这一偏正结构短语的句子。据此排除 C、D 两项。第二个横线处,根据后文语境可知,此处强调沿河人家住的是瓦屋,而非强调沿河人家瓦屋顶的颜色,因此应选“沿河人家皆是清一色的瓦屋顶” 。【答案】 A4观察下边这幅漫画,请为该幅漫画拟写一个标题(不能以“无题”为题)并指出这幅漫画的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寓意不超过 60

6、 个字。题目:_寓意:_【解析】 解答此题,需对漫画作细致的观察和分析。这幅漫画画的是一个人在举重。背心上的“大学生”三个字点明了其身份。杠铃的两端,一端是“语文学分” ,非常小;一端是“英语学分” ,非常大。下面还有大学生说的话:“为了毕业证、学位证,只有花大力气弄这边!”漫画明显地勾画出了语文与英语的对比,讽刺了校园中、社会上重视英语却轻视母语的现象。至于题目,既可以以事件为题,如“举重” ,又可以以漫画中的人物在举重时的表现为题,如“偏重” 。【答案】 题目:如此“举重” (失衡或失重)寓意:通过对大学生花大力气在英语上的现象的反映,讽刺了校园中、社会上重英语轻语文的风气。阅读提升层阅读

7、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冬夜重读史铁生肖复兴史铁生是前年年底离开我们的。去年年底,弟弟离开了我。这种时候,别的书都看不下去,2018 年高中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学业分层测评苏教版- 3 -只忍不住要翻看铁生的书。他们都是我的兄弟,十指连心的疼痛,弥漫在纸页间。我与地坛的开篇,铁生这样写地坛:“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然后,他紧接着说:“这时候想必是我该来了。”每次读到这里,我都格外心动。总觉得像电影一样,在地坛颓败而静谧的空镜头之后,他摇着轮椅出场了

8、。或者,恰如定音鼓响彻在寂静的地坛古园里,将悠扬的回音荡漾在我的心里。我清楚他与地坛命中契合难舍的关系,当代作家中,哪一位有如此一个和自己撕心裂肺打断了骨头连着筋的特定场景,从而使得一个普通的场景具有了文学和人生超拔的意义,而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意象?史铁生的地坛,就像陆放翁的沈园、鲁迅的百草园,就像约翰列侬的草莓园、梵高的阿尔镇。我想起我的弟弟,17 岁独自去了青海油田,他临终前嘱咐家人一定要把他的骨灰撒回柴达木。我庆幸,他和铁生一样都能魂归其所,而不像我们很多人神不守舍,魂无所依。在史铁生的作品里,母亲是最动人的形象,她 49 岁时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我与地坛中有这样的描写:“摇着轮椅在园中慢

9、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照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儿明白:母亲已经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 ”在这样重复的喟然长叹中,地坛中的老柏树、草地的颓墙、虫鸣的午后、鸟儿归巢的傍晚才一一都有了意义,因为这一切都附着母亲的身影。可以说,地坛是史铁生的,也是母亲的,因有这样的一位母亲而让地坛具有伤感无奈却又坚韧伟大的别样情怀。每次

10、读到这里,我都会想起他一个人形空白里的一段:“我双腿瘫痪后悄悄地学写作,母亲知道了,跟我说:她年轻时的理想也是写作。这样说时,我见她脸上的笑那样惭愧地张望四周,看窗上的夕阳,看院中的老海棠树。但老海棠树已经枯死,枝干上爬满豆蔓,开着单薄的豆花。 ”窗上的夕阳,枯死的老海棠树,老海棠树枝干上爬满的豆蔓,单薄的豆花,便一下子都成为了母亲那一刻百感交集又无法诉说的情感的对应物,好像它们就是为了衬托母亲的心情与感情,故意立在院子里,帮助铁生点石成金。可以这样说,是母亲的悲惨命运和与生俱来的气质与情怀,造就了作家的史铁生。我坚定地认为,没有母亲,便没有史铁生的地坛。由生活具象而思考为带有哲理性的抽象,是

11、铁生愿意做的,也是铁生作品的魅力,更是和我们一般写作者的区别,如同真正的大海一步迈过了貌似精致却雕琢的蘑菇泳池。他从一己的命运扩大为更为轩豁的世界,使得他的作品融有了思想的含量。2018 年高中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学业分层测评苏教版- 4 -他想念地坛里的老柏树,他从它们“历无数春秋寒暑依旧镇定自若,不为流光掠影所迷”中,将其品质出人意料地抽象为“柔弱” 。他说:“柔弱是爱者的独信。 ” “柔弱,是信者仰慕神恩的心情,静聆神命的姿态。 ”由老柏树的“柔弱” ,他写到世风的喧嚣,他说:“唯柔弱是爱愿的识别,正如放弃是喧嚣的解剂。 ”之所以由“柔弱”写到“喧嚣” ,还是要写地坛,因为地坛曾经是销蚀

12、喧嚣回归宁静的一块宝地,一个解剂“我是说当年的地坛。 ”他特意补充道。我不知道弟弟执着地梦回的柴达木,是否还是他 17 岁时的柴达木。我只知道他和铁生所说的“柔弱”一样,敏感而坚信唯有那里是“爱愿的识别” ,是“喧嚣的解剂” 。在想念地坛最后,铁生写道:“靠想念去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这最后的“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如一支沉稳的铁锚,将地坛如一艘古船牢牢地停泊在新时期文学的岸边,也将思念深深埋在我的心里。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弟弟的离世触发作者重新去捧读史铁生的作品,沉浸在悲痛中的作者从史铁生的作品中获得了新的感悟

13、。B作者引用史铁生对地坛颓败而静谧的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也暗示了史铁生的不幸命运。C弟弟临终前要求将骨灰撒回青海柴达木与史铁生对地坛的依恋,表现出人们对自己精神归所的渴望。D窗上的夕阳、枯死的海棠树、单薄的豆花让母亲触景生情、百感交集,同时激发了史铁生创作的灵感。E本文多处引用史铁生作品的内容,使文章的内涵丰富,情感饱满,让作者的感悟具体真切而有所依托。【解析】 B 项,景物描写没有暗示史铁生的不幸命运。D 项,从文中看“窗上的夕阳、枯死的海棠树、单薄的豆花”并没有激发史铁生的创作灵感。【答案】 BD6文章第 2 段引用史铁生我与地坛的文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_【答案】 内容上

14、:能更好地表现史铁生与地坛契合难舍的关系,使地坛这一普通场景具有了文学和人生超拔的意义,而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意象。结构上:引出下文对史铁生其人其事的叙写、对史铁生精神人格的感悟。7文章结尾说, “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如一支沉稳的铁锚,将地坛如一艘古船牢牢地停泊在新时期文学的岸边。 ”请解释这句话有哪些含意。2018 年高中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学业分层测评苏教版- 5 -_【答案】 这句话指出了史铁生的作品在新时期文学中的独特价值和重要地位。句中“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意思是空间上史铁生已远离了地坛,但地坛已成为永远的精神依托深植于他的内心,让他能超越尘世的喧嚣获得内心的宁静。而正是这种超拔烦嚣的精神力量使得史铁生的作品厚重深沉,奠定了他在新时期文学中的地位,使“地坛”成为文学中一个永恒的意象。8根据文意,作者“冬夜重读史铁生”获得了不少感悟。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