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20课时 文化对社会及个人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8642698 上传时间:2018-10-3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20课时 文化对社会及个人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20课时 文化对社会及个人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20课时 文化对社会及个人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20课时 文化对社会及个人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20课时 文化对社会及个人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20课时 文化对社会及个人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20课时 文化对社会及个人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20课时 文化对社会及个人的影响(含第一、二课内容),学考领航,理解深化,考点1 文化的内涵和特点,(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特点: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点拨:图示理解文化的特点,(2016年6月金华十校调研考试B卷)张家界、九

2、寨沟的自然风光属于文化现象。( ) 解析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纯粹“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 答案 F,考点2 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特别提醒: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不能笼统地说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图示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 解

3、析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答案 F,考点3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点拨: (1)准确把握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2)快速判断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考点4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和特点,1.文化影响人的表现(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图示:,2.文化影响人的特点(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4、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被人们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都是深远持久的。,特别提醒:图表法区分文化影响人的两个特点,点拨:侧重点法区分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潜移默化”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无形性和非强制性; “深远持久”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前者更强调影响的方式,后者更强调影响的时效性。,考点5 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1.优秀文

5、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3.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2)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3)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点拨: (1)理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2)两种方法区分“丰富精神世界”和“增强精神力量” 标志词区分法:文化“丰富精神世界”常用欣赏感

6、受到、享受了、体验到、体会到、领略到、修养、境界等词语;文化“增强精神力量”常用增强、鼓舞、激励、振奋、促进等词语。 对“主观”还是“实践”:“丰富精神世界”强调文化对主观领域的作用,“增强精神力量”强调文化能够通过实践转化为人们行动的动力。,1.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7、应用强化,考点6 加强文化建设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意义,知识整合:为什么在综合国力竞争中重视文化发展,特别提醒: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并非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或决定性因素,经济、科技、军事等物质力量才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考向一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例1】 (2017年4月新高考,23)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二十四节气,产生于农业社会的生产实践需要,至今指导着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这表明(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习俗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文化决定着人们的实践活动A. B.C. D.,解析 二十四节气是在实践中发明创造出来的,至今仍

8、指导着生产实践,所以能够体现。至今仍发挥作用,表明传统文化的传承性和相对稳定性,符合材料。说法不准确,应该是优秀的传统习俗,错误,文化不起决定作用。 答案 A,训练1 (2016年10月高考,22)在燧石取火的实践中,人们悟出了“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这一道理,从此在生产和生活中,多了几分执着,几分坚守。由此可见(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自然界的事物蕴含着文化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A. B. C. D.解析 人们在燧石取火这种物质活动过程中精神有所启发,并“多了几分执着和坚守”,这体现了。题意与精神产品无关,不选。说法错误,纯自然的事物不属于文化。答案 C,考向

9、二 文化的社会作用,【例2】 (2017年4月新高考,22)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质量时代。这意味着( )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文化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A. B. C. D. 解析 题干强调工匠精神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及强调文化对综合国力的作用,强调文化对人的影响,不符合题意;中“决定”错误。 答案 D,特别提醒: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由经济决定,但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并非是经济的派生物;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才能为经济发展提

10、供方向保证。,训练2 (2015年10月浙江新高考,22)“一箭多星”技术的发明和运用,降低了卫星发射成本,提高了相关产业的经济效益。这说明( )A.文化决定经济的发展B.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C.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很重要D.在经济总体格局中,文化产业的作用很突出,解析 “一箭多星”技术的发明和运用,提高了相关产业的经济效益,这说明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很重要,C入选;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只能影响经济发展,不能说“决定”经济发展,A错误;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B错误;D与材料信息无关。 答案 C,考向三 文化对人的影响,【例3】 (2016年10月新高考,2

11、3)开国将军甘祖昌夫人龚全珍老人坚守精神家园,扎根贫困老区59年,用自己坚定的信仰书写了爱与奉献的生命长歌。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A.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C.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解析 “扎根贫困老区59年”是人的实践活动,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答案 B,知识整合:文化的作用,【例4】 (2016年4月新高考,23)“最心酸作文”中表达的“爸爸只爱手机”令人深思,一些人享受了网络文化,却疏远了亲人,降低了人际交往的温度。这表明( )A.人们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B.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C.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

12、促进作用D.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决定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解析 一些人享受了网络文化,却疏远了亲人,降低了人际交往的温度,这表明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故B当选;人们应该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故A错误;优秀的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故C错误;文化影响实践活动,而非决定,故D错误。 答案 B,训练3 (2015年10月高考,24)一些地方让孩子们诵读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编的传统家训家规,在这个过程中,文明的种子潜入了孩子们的骨髓,融入了孩子们的血液。这表明(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一定的文化活动 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 B. C. D.,解析 诵读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编的传统家训家规,提高孩子们的文明素养,符合题意;文明的种子潜入孩子们的骨髓,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当选;表述错误;在材料中未体现。 答案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