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课件7(人教版必修三)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641797 上传时间:2018-10-3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课件7(人教版必修三)_1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课件7(人教版必修三)_1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课件7(人教版必修三)_1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课件7(人教版必修三)_1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课件7(人教版必修三)_1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课件7(人教版必修三)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课件7(人教版必修三)_1(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掌握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认识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一)造纸术,一、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1、早期书写材料,龟甲、兽骨竹简、木牍 陶器、青铜器、铁器,缺点:书写比较麻烦,不易携带书 写、携带都方便,但是价格昂贵,不适合广泛使用。,布帛,2、西汉:出现纸3、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4.造纸术的外传,751年,唐朝与大食战争,一批唐朝造纸工匠被俘,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后又传入欧洲(12世纪)和北非。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堆积如山的雕版,(二)印刷术,1.雕版印刷术:隋唐之际

2、出现; 宋代彩色套印技术。 2.活字印刷术:11世纪中叶,北宋毕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很快传入日本、朝鲜。向西传至西亚、北非一带,随后又传入了欧洲(15世纪初)。,1450年,德意志人古腾堡改良了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形成金属活字印刷术 。,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3.印刷术的外传,4.对世界的影响:,1.经济、便捷,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2.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3.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发明: 古代炼丹家,1.发明及应用:中国古代炼丹家最早发明了火药,到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宋元时期各民族政权之间战争不断发生,

3、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更为广泛。,(三)火药,主要火器的发明,火箭(宋),铜火铳(明),明代的“火龙出水”,明代“风火震天雷”,明代“三眼铳”,3.对世界的影响,(1)结束了冷兵器时代; (2)使欧洲骑士阶层日益衰落,封建制度走向瓦解; (3)火药成为西欧资产阶级开拓殖民地的有力武器。,2.外传:火药在13世纪中期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四)指南针,1.发明:战国时期,我国就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此后又出现了指南车、指南鱼等。 2、应用:北宋时,进而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使用人工磁体发明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3.外传: 在12世纪末和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传入欧洲。,战国的司南,宋代的指南针

4、,指南鱼和指南龟, 缕 悬 法 指 南 针,“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鲁迅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社会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对科学技术的认识等 。

5、,1、中国: 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为巩固大一统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古代统治者重视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教化,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中缺乏自然科学教育的成分。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重商主义,对外扩张等促进了西方科技的进步。,归纳: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思路: 1.四大发明对中华文明造成的影响;2.四大发明传播到西方,恰逢西方社会转型时期。,造纸术 印刷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思想基础,指南针,新航路开辟,商业革命 价格革命,经济基础,火药,打击骑士制度,军事基础,资产阶级用,四大发明传入

6、欧洲先后顺序: (1)成书时间:( ) (2)贡献: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记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这些命题的解法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算方法。 2、珠算 (1)早期采用的是 。后来,后演变成为算盘。随着 的繁荣,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人们可以用珠算法解决 和 等运算问题。 (2) 时,珠算法已传播到以至世界其他地区。,春秋战国的算筹,清代象牙算盘,1、石氏星表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不仅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 、 、 及、 的记录,而且编出世界上最早的 。 2、浑仪 (1)最晚在 的时代,天文家们已经使用浑仪。在望远镜发明之前,浑仪一直是世界上最优良的天文观、

7、测仪器。 (2)元朝大科学家 革新浑仪,称为 。,三.天文,中国首创的赤道坐标的科学性及价值为现代天文学所承认。石申和石氏星表 世界上最早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置的,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浑仪是中国古代用于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观测仪器。它是由一重重的同心圆环构成,整体看起来就像一个圆球。有资料表明,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中国就已经使用浑仪观测天象了,比古希腊约早60年。浑仪曾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郭守敬,简仪,简仪的创制是当时世界上的一项先进技 术。欧洲直到三百多年之后才由丹麦天文学家 第谷发明类似装置。 郭守敬的简仪,在清康熙五十四年被传教 士纪理

8、安当作废铜熔化。现存为复制品。,四.历法和农学,1、历法 (1)古代农业与历法制订和农学研究密切相关。 (2) ,商朝改进为“殷历”。 (3) 时,郭守敬编订的 ,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这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三百年。对指导农业生产大有帮助。 2、农书 (1)四大农书:【时间、作者、书名】 (2) 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王祯,农书,详细包含了农业各方面的知识,徐光启,农政全书,达到了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氾胜之,贾思勰,元朝,明朝,南北朝,西汉,氾胜之书,齐民要术,四大农书,五.医学,1、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 问世、 编定,是 的奠基之作。 2、伤寒杂病论

9、东汉末年, 编订,奠定了后世 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 ”。 3、本草纲目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 写成本草纲目,是对 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 ”。 4、针灸疗法,黄帝内经,中医学奠基之作,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临床医学 基础,被医家誉为 “万世宝典”,本草纲目,东方药物巨典,唐本草,最早由国家颁行 药典,比欧洲早 800多年,唐政府,李时珍,张仲景,东汉末,唐朝,明代,战国问世西汉编定,针灸疗法:是我国祖先独创的治病方法。自内经问世以来,历代针灸名家无不将经络学视为医途之瑰宝,针灸学与经络学的关系就如同鱼和水一样不可分离。,l)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中国古代科学从内容

10、上看主要是应用科学,经验的终结,缺乏理论探索还处于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而西方近代科学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2)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西方近代科技善于分析法,把分析的实践上升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阐明,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 (3)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一般能直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却很少能用逻辑方法对这些经验材料进行整理,作出理论概括和分析。西方近代自

11、然科学重理论。 (4) 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六、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和发现有哪些突出特点?,第一,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忽视理论的研究。,第二,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缺少实验。,第三,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带有封闭性; 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1、创造性强,许多科技发明都是原始创造。 2、起步较早,如:四大发明等,都比欧洲早很多的。 3、范围较广,从天文、地理、到农业、水利、手工业方面,都有着很多的发明创造。 4、普及较差,比如说四大发明,都是我

12、们的独创,却被西方人将其发扬光大,充分地运用了。 5、发展具有延续性。 6、与封建社会同兴衰。 7、注重实用,理论薄弱,使得工匠无法变成科学家,进行抽象的一般性总结 8、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束缚。 9、工匠管理的户籍制度,严格限制了人员的流动。,中国古代与西方科技比较: (l)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中国古代科学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应用科学,经验的终结,缺乏理论探索还处于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而西方近代科学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2)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中国古代科

13、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西方近代科技善于分析法,把分析的实践上升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阐明,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 (3)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一般能直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却很少能用逻辑方法对这些经验材料进行整理,作出理论概括和分析。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4)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政治: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最早进入封建社会 经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学、数学等的发展。 思想: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如“农本”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 进了古代科

14、技的发展。 教育:教育和科举制的完善促进了科技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科举制提供竞争机会。 民族:各民族间的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持续发展与不断加强。 对外:明清以前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外交流频繁,促进本国科技的发展。 个人: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刻苦钻研的优良传统,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尤其是广大科技劳动者。,七、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原因,八、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政治:明清封建制度的衰落,统治阶级从根本上对科技不予重视,重政轻技等传统观念.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不可能使科学应用达到较大规模,思想: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政策如八股取士,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对外:推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严重阻碍着中外科技交流。 自身:科技体系结构不合理,科技长期处于经验层次,重视实用技术,轻视理论提升。,1、梦梁录江海船舰记载:“舶商之船,自入海门,便是海洋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据所学判断该书最早可能成书于( ) A战国 B汉代 C唐代 D宋代,D,2、下图为中西科技成果比较示意图。对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A16世纪以前中国科技成就远远领先于世界。 B制度创新决定了科技创新。 C科技发明是影响中国和外国发展的双刃剑。 D新经济因素推动科技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