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六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55讲 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8641689 上传时间:2018-10-31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六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55讲 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六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55讲 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六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55讲 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六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55讲 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六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55讲 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六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55讲 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六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55讲 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六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必 修 4,第55讲 寻觅社会的真谛,栏目导航,1内涵 (1)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_方面,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_。 (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_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_的总称。,考点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精神,精神生活现象,2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_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_。 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_。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_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_作用。,社会存在,相

2、对独立性,反作用,阻碍,推动,1社会心理源自人们的生活反思。( ) 解析 社会心理属于社会意识,源自社会存在。 2不同的“心态”决定着商业活动中的思维方式和成败。( ) 解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心态”属于社会意识,不能决定社会存在。 3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 解析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4(广东卷)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 ) 解析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5先进的社会意识具有超越时代和历史条件的特性。( ) 解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先进的社会意识也不能超越时代和条件的制约。 6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 解析 实践具有直接

3、现实性,社会意识不能直接引起社会存在的变化。 7社会意识可以脱离社会存在而存在。( ) 解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不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存在。,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从两点论的角度看,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从重点论的角度看,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例1 (2017江苏卷)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画面最大、图像数量最多的涂绘

4、类岩画。花山岩画主要描绘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和剑、钟、铜鼓等器物,以及日月星辰等天体图形,记录了古代先民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材料表明( ) A生产方式制约社会发展进程 B生产关系是对生产力的反映 C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D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解析 绘画艺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排除A、B两项;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花山岩画记录了古代先民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这说明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故选D项。,D,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含义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它是指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能动性、自身独特的规律性和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具体表现

5、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有时落后于社会的存在,有时又先于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都同它以前的成果有着继承的关系。,二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 (4)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5)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不是矛盾的,图示如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和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例2 (2017全国卷)“爆竹声中一岁除”是传承千百年的中国春节习俗,然而2017年春节期间,许多人选择少放甚至不放烟花爆竹,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的

6、烟花爆竹燃放量较往年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在从“放”到“少放”或“不放”的变化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环保过春节正成为“新年俗”。年俗的这种变化表明( ) 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 社会意识可以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 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 A B C D,C,解析 社会意识会自主变化的观点否定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作用,错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先于或落后于社会存在而变化,错误;燃放烟花爆竹虽然是千百年的习俗,但绿色环保过春节正成为“新年俗”,说明社会意识可以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正确;我国空气质量的不

7、断变化引起人们环保意识的变化,说明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正确。故选C项。,1(2017全国卷)2016年10月,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强化互联网思维的依据是( ) 互联网思维决定了网络时代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 互联网思维适应了网络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意识先进与否的主要尺度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A B C D,

8、C,解析 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性质和面貌,错误;衡量社会意识先进与否的主要尺度是社会意识是否正确反映社会存在,错误;我们强化互联网思维是因为社会意识的变化要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该思维适应了时代发展需要,当选。故选C项。,2(2016浙江卷)2016年年初,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集中查处了一批传播淫秽色情、谣言、暴恐、赌博、诈骗等违法信息的网站,这一净网行动的哲学依据有( )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人的各种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 A B C D 解析 材料没有涉及生产方式,与题意无关;价值选择是在价值

9、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错误。故选C项。,C,3(海南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6月,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中西人员交往、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促进了亚欧大陆经济、文化、社会交流。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代,丝绸之路的合作精神正在发扬光大。我国倡导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的理念,着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我国发展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之间的教育合作、经济合作、民间交往,推进相关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得到了相关国家人民的支持。民心相通为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

10、础。,运用社会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为什么要提倡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的理念。 解析 首先要明确“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的理念”属于先进的社会意识,在此基础上从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角度说明倡导该理念的重要意义。 答案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我国倡导的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理念符合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体现了时代发展要求;有利于凝聚共识,推动区域互联互通,促进合作、共同发展。,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_和_的统一。它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表现在:生产

11、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_,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_的更替。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_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能动地_于生产力。,考点二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生产力,生产关系,基础,社会形态,决定,反作用,(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_一定要适合_状况的规律。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反作用,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状况,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生产力,

12、上层建筑,前进,上升,曲折,生产力,经济基础,阶级斗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非对抗性的矛盾,改革,目的,强大动力,1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 解析 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全国大纲卷)科学理论源于社会实践,反过来又决定社会发展进程。( ) 解析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基本规律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 3(江苏卷)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解析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4(浙江卷)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 解析 人民群众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5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力发展。( ) 解

13、析 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推动生产力发展。 6(海南卷)生产方式决定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 解析 生产方式是客观的。人的需要不能决定生产方式。,7(2016江苏卷)改革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 解析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我国改革的性质,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8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解析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一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存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之间的内在关系,准

14、确把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两对基本矛盾及其运动制约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着社会的进程、性质和面貌,推动着人类社会以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转变。 (2)两对基本矛盾的地位与作用不是并列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 (3)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在本质内容上是一致的,注意语言表述的不同。 (4)社会基本矛盾不等于社会主要矛盾。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之间是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规定着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也规定着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直接表现。,例1 (全国卷)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国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

15、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 )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 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由自发到自觉转变的标志 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 A B C D,C,解析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促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当选;全面深化改革、推进

16、依法治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当选;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不断在加深,但并不能说过去的认识是自发的,错误;“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的说法错误,排除。故选C项。,二 正确理解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社会发展的动力 (1)区分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人民群众。 (2)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不是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生产关系,而是改革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