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 科学八上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复习课件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8630830 上传时间:2018-10-31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2.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 科学八上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浙教版 科学八上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浙教版 科学八上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浙教版 科学八上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浙教版 科学八上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 科学八上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 科学八上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复习课件(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上第一章复习,第一节 地球上的水,3水的状态:,4水体分类:,2水的分布:,固态、液态、气态(以液态为主),海洋、陆地、大气和生物体中,分类3 (按状态分):,分类1 (按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区域来分):,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生物水等;,分类2 (按含盐量分):,淡水、咸水;,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1水的总储量:,1.3861018米3,地球上水的组成及分布,海洋水 96.53%,陆地淡水 2.53%,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0.94%,冰川水 68.69%,湖泊淡水 0.26%,地下淡水 30.06%,河水 0.006%,土壤水 0.05%,地球上水的主体是什么?(海洋水) 2地球上淡水的主

2、体是什么?(冰川水) 3.人类主要利用的淡水是哪些?(河流水、湖泊淡水、浅层地下淡水),途径:,环节:,成因:,水的物理性质,即水的三态变化(内因);太阳辐射、地心引力(外因),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 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海陆间循环(海洋大气陆地) 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水循环的过程:,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更新最快 大气水更新最慢 冰川,水资源的分布,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可利用的水相当于该区域在一段时间内降水的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即可提供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水。 与该地区的水循环活跃程度密切相关。,(1)水资源和水循环的关系:水循环活跃,水资源丰

3、富;水循环不活跃,水资源贫乏。,(2)从全球范围看,赤道附近地区和沿海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而内陆和沙漠地区,水资源则比较贫乏。,我国水资源的现况:,(1)我国属于缺水较为严重的国家。 江河年平均径流总量约2.71012米3,居世界第六位。(2)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的水资源 只有2200米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1)跨流域调水(空间分布不均),(2)修水库 (季节变化大),(3)节约用水 (用水量大),(4)防止污染,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标志 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 水。手是字母J和S的变形, 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 众参

4、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 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 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 滴水汇成江河。,国家节水标志,世界水日:3月22日,4.对人的生命活动来说,水也是至关重要的物质。,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2.5升水。 人可以一天不吃饭,但不能一天不喝水。 动物和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水是生命的摇篮。 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须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第二节 水的组成,水的电解实验,水电解器,玻璃管内装满水(内加少量氢氧化钠或稀硫酸溶液,以增强溶液的导电性。),右图是电解水的装置,请回答: (1)仔细观察:水的颜色、状态为_两个电极上出现了_,两支玻璃管内液面_。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用点燃的

5、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_;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_。,气泡,下降,气体可以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木条复燃,高,低,2:1,无色、液态,气体检验:,阳极(+) 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阴极(-) 气体:,用燃着的火柴。,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气体能燃烧,,产出淡蓝色火焰,证明是氢气,产生气泡,2:1,能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不能燃烧,但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氢气,氧气,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或水是由氧和氢组成的,结论:,第三节:水的浮力,一、浮力的存在,1、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2、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

6、受到向上的浮力,3、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4、气体也会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浮力。,2 . 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施力物体: 液 体(或气体)作 用 点:在物体的重心上大 小: F浮=G - F拉 (弹簧秤先后两次读数之差),2、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于等于 , 即F 。 同样,阿基米德原理可以推广到气体的浮力上:浸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 。,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G排液m排液g液V排液g,物体排开的气体受到的重力,3、对公式的理解,(1)液是指 ,不是浸入液体的物体的密度。 (2)V排液

7、是 ,不是液体总体积,也不一定是物体的总体积(V物)。物体完全浸入液体中(浸没):V排液= ;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V排液F浮;b.当G=F浮时,能停留在任何位置;c.需上浮时,水舱内排水, GG球而升空。升空时 平均 空气。,3、气球和飞艇,增大体积增大浮力,实现漂浮;,轮船,1、密度计利用漂浮条件工作; 2、船增大体积增大浮力,实现漂浮; 3、潜水艇改变自身重实现下潜和上浮。,第四节,1、溶液的定义:溶解后所得到的物质。2、溶液的 组成 1)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2)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特点:均一、稳定、混合物,溶液,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别:,(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溶质是 ;溶剂是

8、_;,(3)通常没有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用酒精作溶剂的溶液叫酒精溶液。,(2)两种液体互溶时,一般情况下,量多的为 _;量少的为_;但有水时,不论水的多少,水是_。,固体、气体,液体,溶剂,溶质,溶剂,返回,1.悬浊液是 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又叫 ,如: 就是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液 泥浆水、钡餐、血液,二.悬浊液,返回,2.乳浊液是 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又叫 , 如 就是乳浊液.,不溶性小液滴乳浊液(乳状液) 牛奶、肥皂水,三.乳浊液,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取用粉末状固体一般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块状固体药品可用镊子夹取。,固体、液体药品

9、的取用,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液体药品通常盛在细口瓶里。取用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标签应向着手心-注意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第五节: 物质的溶解,物质的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 称为溶解性。,能力,概念:,要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必须在一定的温度、一定量的溶剂并且质量也相等的情况下,该溶质不能再继续溶解的条件下进行比较。,温度、,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外因),(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影响气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温度、压强,(内因),(外因),大部

10、分物质的溶解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有些物质的溶解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弱,有些物质的溶解能力随着温度变化不明显,(如:蔗糖),(如:食盐),固体,(如:熟石灰),溶解能力随着气体温度的升高而减弱,气体:,溶解能力随着气体压强的升高而增强,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判断条件:,1)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2)不能溶解该溶质,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关键:,在一定条件下,是否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浓溶液和稀溶液:,在溶液中

11、,溶有较多溶质的溶液叫做浓溶液;溶有较少溶质的溶液叫做稀溶液。,思考:,1)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吗? 2)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吗?,1.加溶质,3.降温,2.蒸发溶剂,1.加溶剂,2.升温,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区别和相互转化,溶质不再继续溶解。,溶质还能继续溶解,除氢氧化钙(熟石灰)和气体外,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科学上用溶解度来定量地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条件:标准:状态:单位:,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水),克,达到饱和状态(或溶解达到最大限度),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S)。,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是36克 表示

12、:,20时,100克水里最多能溶解36克氯化钠,溶解度的意义:,2、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溶解度,物质的溶解度等级(20oC)时,100,硝酸钠,硝酸钾,氯化钠,60,70,50,10,20,30,40,80,90,100,110,180,170,160,150,140,130,120,190,200,50,10,20,30,40,0,90,60,70,80,温度/,固体的溶解度曲线:,A.,B.,曲线上各点:表示该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C,曲线的交点:表示这几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D,E,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曲线上方的点:表示溶液是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溶解度曲线上各点的意义:,F,影响固体溶解速度(快慢)的因素有:1)温度 2)颗粒大小 3)是否搅拌,注意:影响固体溶解速度的因素与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不同的。,实验表明:有的物质溶解时 要放出热量 ,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浓硫酸,; 有的要吸收热量 温度降低,如硝酸铵,也有许多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如食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