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人民版历史(福建专版)必修三_7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可编辑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630007 上传时间:2018-10-31 格式:PPT 页数:122 大小:2.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人民版历史(福建专版)必修三_7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可编辑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2011人民版历史(福建专版)必修三_7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可编辑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2011人民版历史(福建专版)必修三_7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可编辑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2011人民版历史(福建专版)必修三_7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可编辑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2011人民版历史(福建专版)必修三_7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可编辑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人民版历史(福建专版)必修三_7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可编辑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人民版历史(福建专版)必修三_7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可编辑ppt课件)(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第一关:考点关 走近高考,高 考 定 位,一、考纲考点,1经典力学和相对论及量子论。 2生物进化论。 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4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二、考纲解读,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知道相对论和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特别是注意经典力学、相对论和量子论三者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 2简述生物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也要注意进化论与中国维新变法思想的联系。,3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并联系两次工业革命对

2、中国的影响。 4以近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注意中外历史的比较和联系。,考 点 梳 理,一、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1巨人肩上的思考 (1)背景 在中世纪,亚里士多德的学说长期被奉为教条。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创立了自由落体定律。 (2)牛顿的成就 标志:1687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成就:牛顿三定律即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以及万有引力定律。,(3)意义 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标志着近代科学的诞生。,2物理学的发展 (1)量子论 1900年普朗克提出著名的量子假说。 1905年爱因斯坦把量子论推广到光学中

3、,得出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结论。 量子论使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革。,(2)相对论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论动体电动力学,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1916年,爱因斯坦又建立了广义相对论。 意义: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革。相对论和量子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二、追寻生命的起源,1千年话题谁创造了万物 (1)古代神话 生物起源:西方神学认为生物是按上帝的旨意和计划创造出来的,是永恒不变的。 人的起源:古代中国有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古代埃及有用黑泥塑人的臆想等。,(2)现代探索 认为:生命起源于其他星体,后来才被带到地球上来。 认

4、为:生命起源于地球自身的演化过程,由C、H、O、N等元素逐步演变而成,得到多数科学家支持。,2近代生命科学的成果 (1)群体研究路线 代表:以林耐为代表,运用观察与分类的方法。 成果:林耐出版自然系统一书,将动植物的通用层次确定为纲、目、属、种四级。 意义:为进化论的产生打下了基础。,(2)个体研究路线 代表:以哈维为代表,着重研究个体。 成果:哈维创立了血液循环理论;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立了细胞学说。 意义:细胞学首次科学地触及了生命运动的过程,使比较解剖学、生理学和胚胎学获得坚实基础。,(3)微生物学 成果: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不能自然产生,为微生物学奠定基础。 应用:巴氏消

5、毒法解决了一些食物的变质问题。 意义:消毒成为医学界广泛采用的一种医疗手段,他的研究还促进了细菌学和免疫学的发展。,3达尔文和进化论 (1)提出:1859年,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出版,论证了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 (2)内容 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意义 达尔文的进化论给上帝创造万物说以致命的一击。 证明了整个有机界都是长期进化过程的产物。,4造物主的落寞 (1)达尔文提出人类起源于古猿的观点。 (2)在同反对意见的论战中,进化论被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 (3)1863年,赫胥黎发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使人猿同祖论进

6、一步得到确立。,三、人类文明的引擎,1棉纺织业的技术创新 (1)发明 凯伊发明飞梭后,造成纱荒。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1771年,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并在曼彻斯特建立水力纺纱厂。 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了“骡机”,纱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大幅度提高。,1785年,卡特莱特研制出水力织布机,织布效率提高了40倍。 (2)意义: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并在技术上完成了由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2“万能的原动机” (1)原因: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 (2)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法国工程师巴本发明带有活塞的实验型汽缸,把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纽可门等人研制出大气活塞

7、式蒸汽机,即纽可门蒸汽机,只能用于矿山抽水。 1782年,瓦特研制的连杆曲轴蒸汽机,成为“万能的原动机”。,(3)意义 被广泛运用,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万能的原动机”。 工厂的大量出现,使历史跨入蒸汽时代。,3“科”“技”结合的典范 (1)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 1803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 1814年,史蒂芬孙研制成蒸汽机车;1825年,他的火车昭示着“铁路时代到来”。 (2)机械加工制造业的诞生 诞生:1794年莫兹利(英)发明移动刀架,1797年制成带有移动刀架和导轨系统的车床。19世纪机械加工制造业诞生。 意义:近代工业生产体系最终建立。,(3)“电气时代”的到来 起止

8、时间: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 技术发明的成就 a电力的广泛应用。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1838年,俄国的雅可比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电动机。1866年,德意志的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873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1882年,美国人爱迪生在纽约创建第一个发电站,把输电线连接成网络。,b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发明: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各自独立制成了汽油内燃机。1887年,狄塞尔发明了柴油机。应用:对交通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汽车、远洋轮船、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推动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c化学工业

9、的建立:1887年,瑞典人诺贝尔发明了无烟炸药。,四、向“距离”挑战,1立体交通的诞生 (1)原因:19世纪70年代开始,高效率的内燃机进入推广使用阶段,推动了汽车工业、航空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2)诞生 汽车: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各自独立制成了最早的汽车。 远洋汽船:1887年,人们把内燃机装配到轮船上。 飞机: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试飞成功,开创了人类交通的新纪元。,(3)意义:推动了世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人类进入了立体交通的新时代,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2穿越大洋的电波 (1)条件:19世纪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波的发现,以及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

10、。 (2)成就 有线电报:1837年,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机。随着海底电缆的铺设,世界电报网形成。 电话: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机。电话在通信领域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无线电报:1902年,意大利人马可尼横跨大西洋传送无线电信息的试验成功。1916年,他再次完成了信息传播史上的重大突破短波试验从而奠定了现代距离无线电通信的技术基础。 (3)影响:促进了电信事业的发展,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使世界的政治、经济联系进一步密切。,3改变世界的网络 (1)背景 以计算机的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冷战”时期,美国出于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直接推动了互联网的产

11、生。,(2)电子计算机 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至今,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发展阶段。 电子计算机不仅为自动化和控制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还应用于各个领域。,(3)现代通信技术 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互联网技术,大大缩小了全球空间距离。 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的建成,使信息得以大量、迅速地传到计算机用户的终端。 中国的互联网建设:中国积极推进国家经济、教育科研、公用数据信息化。,第二关:热点关 解读高考,热点一,一、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有着怎样的地位?,1为力学学科确定了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使力学形成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知识体系而达到成熟和完善,

12、并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发展。 2把天上和地上的运动统一起来,实现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第一次大综合。经典力学打破了二者之间的界限,把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三定律视为宇宙间一切机械运动的普遍规律,从力学上证明了自然界的统一性。把人类对整个自然界的认识推进到一个新阶段。,3把人们对机械运动的认识从运动学的水平提高到动力学的水平,这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更深化了一步。 4把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从变化的结果提高到对变化过程的认识。,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牛顿力学体系的关系,1牛顿力学体系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定律,这些定律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前提,即物体运动是在低速情况下,这些定律才适用。 21905年和1

13、916年,爱因斯坦相继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绝对的时空观,并提出质能转化原理,奠定了利用原子能的理论基础,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在科学和哲学上都具有重大意义。,3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只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运动状态下的一个特例,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是物理学的重要思想。,热点二,一、进化论产生的原因、标志、内容和意义是什么?,1原因 (1)思想文化基础: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使基督教神学遭受重创,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思想文化更加开放。 (2)物质基础:工业革命的进行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3)理论基础:19世纪前期,德意

14、志人施莱登和施旺相继提出和确立了细胞和细胞学说,为进化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法国的拉马克确立了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这为进化论的确立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2诞生的标志: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出版。 3主要内容: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4意义:(1)欧洲思想界: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是对封建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 (2)欧洲科学界和宗教界:它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和激烈争论。 (3)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自然方面的指导。 (4)中国思想界:引起中国思想界的巨大震动,晚清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进行积极地宣传和介绍,特别是维新

15、派和激进派,还开展了百日维新和新文化运动。,热点三 蒸汽机和电气技术引起的政治影响和世界形势的变化,1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从而也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 2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资产阶级由于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壮大,一方面,使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即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加紧进行抢占原料产地、商品市场为目的的殖民扩张,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以上两点说明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同时,随着信息交流和交通运输的便捷,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3

16、以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特点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更加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垄断资产阶级逐渐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同时,资本主义各国加紧进行以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为目的的殖民扩张。到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也最终形成。同时,世界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有何特点?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1特点 (1)以电力、电动机和内燃机为标志。 (2)以重工业部门为主体。 (3)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出现了很多新兴产业部门,如电气、电机制造、钢铁、汽车、化工等。 (4)几乎同时在欧美诸国展开,见效快。 (5)迎来的是“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2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也促使中国近代工业产生和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2)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