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培训基础理论课《发展心理学》辅导课件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8623791 上传时间:2018-10-31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培训基础理论课《发展心理学》辅导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心理咨询师培训基础理论课《发展心理学》辅导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心理咨询师培训基础理论课《发展心理学》辅导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心理咨询师培训基础理论课《发展心理学》辅导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心理咨询师培训基础理论课《发展心理学》辅导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培训基础理论课《发展心理学》辅导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培训基础理论课《发展心理学》辅导课件(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 展 心 理 学,心理咨询师培训基础理论课,第一节 概 述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一、 概念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种系 比较心理学 广义 人类 民族心理学个体 发展心理学(从出生到衰亡) 狭义 衔接知识点:心理与心理学、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 的本质:人脑、现实、反映 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 、从摇篮到坟墓的人生历程,二、个体心理发展的性质,整体性 社会性 活动性 规律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方向性、顺序性、不平衡性),三、研究内容,(一)心理发展中各年龄阶段特征1、年龄特征、年龄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年龄是心理发展的一个时间维度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

2、的关系是大致对应的 心理的发展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心理发展在不同年龄段有自己的典型特征 心理发展与年龄之间不是因果关系(个案:心理退行) 本质特征:心理发展与年龄有密切联系之三:(心理退行)2 年龄阶段的根源,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一般方法 观察法(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 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记录被试的言语和行为,以此来分析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 谈话法、问卷法等 二、研究的主要功能(新教材增加内容)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独特性-发展性: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核心特点,三、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式,(一)纵向设计 (在一定时期内)追踪研究 优点:系统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变化过程

3、,了解因果关系 缺点:时间长,容易丢失样本 (二)横断设计(在同一时间内):最常用 优点: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数据,成本低 缺点:不能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变化过程,难以了解因果关系 (三)纵横结合,四、其他研究方式,整体研究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共性与个性。组群研究:特定的人群 个案研究:1964年3月13日凌晨3点,酒吧经理吉诺维斯回到她的公寓路上。,纽约人号称世界警察的,是纽约人的问题。当地的心理学家不服呀,又开始研究。38人、1人、2人、几个人看到后不同的情境产生的不同后果;研究结果:旁观者效应:旁观者越多,利他越少,责任越易分散或转移,这不是纽约人的问题,而是普遍的社会问题,符

4、合人的常态。和戴安娜出车祸有9名记者在场有手机,但没有一人报案同出一辙。 衔接点:社会动机:亲合、成就、权力、侵犯、利他,(五)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及趋势,1 跨文化比较(新加内容) 2、跨学科领域的综合 研究揭示的发展心理学的新进展情况(研究成果) 婴儿心理发展能力 儿童社会化问题受到重视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获得了新的突破 毕生发展的观点被广为接受,成年心理发展研究取得长足进步 系统观点的应用(整体性、动态性、联系性、开放性)+自组织系统,发展心理学的发展演变 (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1 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小大人尊重儿童福禄贝尔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2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5、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普莱尔1882年儿童心理,(1)儿童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 普莱尔霍尔、问卷法比内、智力测验格塞尔、儿童发育常模杜威、机能主义施太伦、人格主义学派(2)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精神分析、行为主义、格式塔、信息加工,3 儿童心理学的演变与发展,(二)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研究,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霍尔的青少年心理学衰老:人的后半生荣格:最早研究成年心理学 何布渥斯和古德奈弗的发展心理学概论发展心理学 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 中的一章为“发展心理学”,(三)我国的发展心理学,1 历史悠久2 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最早的研究:陈鹤琴的儿童心理之研究(1925)肖孝嵘、黄翼、孙国华、艾伟、陆

6、志伟、吴天敏、肖承恩 解放后:学习苏联:着重探询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方向,第三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心理发展动因),一、心理发展的动力(制约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对遗传和环境问题认识的转变 遗传决定论(高尔顿) 环境决定论(华生) 相互作用观( 没有揭示二者实质内在作用与联系 ,二元素的翻版) (二)社会学习论 观察学习:有意识模仿 替代性强化:正、负强化的作用新现代行为主义 实际运用:治疗运用(注意力纠正、网瘾等),(三)、社会文化因素决定论(维果茨基),高级心理机能的制约因素 文化历史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 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思维与语言的大量运用与内化的结果最近发展区教学

7、在发展的前面学习指导的最佳时期,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教育具有引导和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最近发展区:已达到的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教育的效果取决于选择启发的时期最佳有效期:在发展的快速期即将出现前的一段时间教材和教法应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四)认知发展论(皮亚杰),主客体相互作用表现(主客体)主体是社会人 客体是主体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一切对象, 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通过实践的相互作用,从内容和结果上看,就是实现主体客体化和客体化的过程。主体客体化是指人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属性和意图体现与客体,使客体的结构和形式发生人所需要的变化。是指客体的要素、属性和

8、规律被内化为主体的体力和智力,成为主体的一部分。实践过程就是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统一的过程。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不断地相互促进,从而导致自然世界与人类世界、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对立统一。 认知发展的本质理论与构建:图式同化顺应平衡(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进一步理解) 动作起源论动作是认识、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动作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与经验(物理与数理逻辑经验:新加内容),社会环境与平衡化(知识链接点:思维:从直观到抽象),第四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心理发展过程阶段理论),一、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1、不均衡性与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2、量变、质变关系与其的统

9、一二、其他划分: 1、弗洛伊德的(以里必多的投放部位)分期 口唇期(0 1岁)(吸烟)肛门期(1 3岁)前生殖器期(4 5岁)潜伏期(6岁 青春期)生殖期(青春期) 2、施太伦根据种系演化 (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的演化,种系化)的分期复演说幼儿期(0 6岁):哺乳动物原始人;意识的学习期(入学13岁):古代人类; 青年成熟期(14 18岁):近代 柏曼以生理标准(内分泌腺功能优势)的分期胸腺期(幼年)松果腺期(童年)性腺期(青年) 3.主导活动分期维果斯基同事和学生,不同阶段总有一种活动占主导:学龄前后为游戏和学习、成人以劳动为体现等: 4.直接的情感性交际活动(0 1岁)操作实物的活动(13岁)

10、游戏活动(37岁)学习活动(711岁)社会公益活动(1115岁)专业的学习活动(1517岁教材中的章节分布: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发育)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0-3-6、7-12、13-15、16-35-60),三、教材中的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其理论依据,(一)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重点:具有现代指导性) 以主体适应环境的主导方式,即认知结构的性质为依据,把心理发展划分为: 感知运动阶段(0 2岁) 前运算阶段(2 6、7岁)表象思维、不守恒、思维的不可逆性“守恒实验”就揭示了儿童的这一思维特点。 这个实验的过程如下:实验者当着儿童的面把两杯同样多的液体中的一杯倒进一个细而长的杯子

11、中,要求儿童说出这时哪一个杯子中的液体多一些。儿童不能意识到液体是守恒的,因此多倾向于回答高杯子中的液体多一些。儿童只注意到高杯子中的液体比较高,却没注意到高杯子比较细,皮亚杰把这一思维称为“我向思维” 或“自我中心”。即儿童认为别人的思考和运作方式应该与自己的思考完全一致,这时儿童还没有意识到别人可以有与自己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 具体运算阶段(7 11、12岁)守恒、可逆性思维、形象逻辑思维 形式运算阶段(12 14、15岁)抽象逻辑思维,(二)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以人格特征为标准),信任怀疑(0 1.5岁,婴儿期) 自主羞耻( 1.5 3岁,儿童早期或学步期) 主动内疚(3 6岁

12、,学前期或游戏期) 勤奋自卑(6 12岁,学龄期) 同一感同一性混乱(12 18岁,青年期) 亲密孤独(18 25岁,成年早期) 生殖停滞(25 50岁,成年中期) 完善失望(50岁,成年晚期),第五单元 心理发展的动力关系与关键期,一、内动力与外动力?(概念)个体的自我物理经验获得过程成长家庭及社会文化环境中的逻辑经验获得过程成长 两种成长相互作用构成了主客体的主体化与客体化相互间的关系 二、关键期:过这村没这店敏感期:基于:错过了不一定不能弥补宽与窄的区别 (个案)小时的没有爬行后天的平衡运动训练,延伸知识点,胎儿的神经细胞从第3个月开始迅速增长,每分钟超过25万个。人类新生儿是在脑发育未

13、成熟的状态下出生的,出生后还要继续生长发育,完善大脑的功能。到一岁时脑的重量已达到成人的1/2。03岁是人的一生中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应该完成的功能就应该完成,错过了就可能终生难以弥补。婴幼儿脑组织的发育离不开一个丰富多彩的环境和给予婴幼儿各种刺激及教育、训练机会。大脑缺乏早期生活经验的熏陶和训练将受到永久性的损害。在关键期内,越早给孩子进行教育和训练,孩子的大脑就越聪明,灵活。例如:孩子46个月是吞咽咀嚼关键期;89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710个月是爬的关键期;1012个月是站走的关键期;23岁是口头语言发育的关键期;也是计数发展的关键期;2.5岁-3岁是立规矩的关键期;3

14、岁是培养性格的关键期。4岁以前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5岁是掌握数学概念的关键期;也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期;56岁是掌握语言词汇能力的关键期。在关键期,我们要给予孩子符合大脑发育特点的各种刺激及教育机会,让孩子的各种能力,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的感觉、知觉、语言都在相应的阶段得到及时的发展。另外我们还要让孩子去听音乐会,去欣赏画展,去看歌舞,去看体育技能比赛,去看动植物,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千姿百态的各种现象。通过他们的感知觉器官,将听到的,见到的,感知到的大量信息抢先注入到大脑里。使得大脑成为储存信息的大仓库。学龄前的孩子应该多去玩和练,让

15、孩子们在“玩”和“练”的过程中,去观察世界,去动手体验生活,促进想象力的发展,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启发和诱导孩子的创新思维。还有一些和学习能力有关的更重要的感觉训练是从怀孕、出生到8岁,是训练平衡觉的关键期,会决定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从出生到7岁是训练孩子本体觉的关键期,决定孩子的协调性和动作反应灵巧度,影响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早期的触觉训练会影响孩子的情绪稳定性。家长可以在心理专家的指导下对孩子及早训练,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第二节 婴儿期心理发展,新生儿的生活行为模式:睡醒啼 出生时已初步具有大脑的基本结构 脑的重量增加 脑的结构复杂化神经细胞结构的复杂化、神经纤维增长、皮层结构复杂

16、化 脑电图的特征大脑发育的顺序:枕叶视觉颞叶听觉顶叶躯体感觉额叶躯体运动功能大脑发展的两个快速期:5、6岁;13岁左右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03岁)动作发展意义重大; 感知觉迅速发展,接近成熟水平; 社会性依恋的发展是情绪情感发展的重要标志。,5、脑的结构和机能的可变性,1 胎内环境对胎儿脑发育的影响 母亲的生理条件:年龄、营养状况 母亲的疾病 药物和烟、酒 2 后天环境对脑的结构和机能的影响 早期社会经验剥夺、营养不良 脑发育的可塑性,脑的修复性和机能代偿,一、婴儿动作的发展,明确而稳定的条件反射的形成是心理发生的标志。 (一)主要动作的发展 手的抓握动作:五指分化、手眼协调动作具有了间接性和最初的符号功能 独立行走 (里程碑意义):被动到主动;扩大了认识范围;增加了与人交往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