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1-居室空间设计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8622281 上传时间:2018-10-31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13.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室内设计1-居室空间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室内设计1-居室空间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室内设计1-居室空间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室内设计1-居室空间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室内设计1-居室空间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室内设计1-居室空间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内设计1-居室空间设计(1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室内设计,-居室空间设计,第一章 生活空间的基本概念及发展,生活空间和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是人们基本生活要素之一。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空间由最原始的天然岩洞演变到现在种类繁多的住宅样式。无论生活空间的形式将怎样的变化和发展,它的基本内涵是不变的:它是人类的住所。,第一节 生活空间的基本概念,一、生活空间的定义: 定义:生活空间是一种以家庭为对象的居住活动为中心的建筑环境。 (1)、狭义地说,它是家庭生活方式的体现。(2)、广义地说,它是社会文明的表现。 二、人们对生活空间的认识: “君子之营宫室,宗庙为先,廊库次之,居室为后”。 “所有生活皆需具备实用、坚固、愉快三个要素。”“功能决定形式”

2、,生活空间的实质存在于内部空间,它的外观形式也应由内部空间来决定。“居室是居住的机器,” 生活空间设计需像机器设计一样精密正确。,第二节 生活空间设计未来发展,一、生活空间设计未来发展方向: 1、生活空间设计领域的相对独立性日益增强,同时与多学科、边缘学科的联系和结合趋势也日益明显。生活空间设计除了仍以建筑设计作为学科及工业设计等学科的一些观念外,思考和工作方法也日益在生活设计中显示其作用。 2、生活空间设计、施工、材料、设施、设备之间的协调和配套关系加强各部分自身的规范化进一步完善。 3、随着东西文化的不断渗透和融合,老百姓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逐步提高、对于多种风格形式生活产品的适应能力也越来越

3、强,越来越多的个性化产品在市场上出现,住宅产品走向多元化发展是必然的发展趋向。,4、追求环境、生态、科技为主题的第三代产品,将会是今后生活空间的主导性产品。生活空间产品更强调生活的高品味、人性化、健康、舒适美观、有较多的绿化空间、人文景观和适应现代社会的智能管理系统,将是生活空间共同发展的目标。 5、智能化设计也是近几年生活空间的一个卖点。随着城市网民数量的增多,发展商也还会将买家的需要建立起家庭办公自动化设施,全方位的智能化防盗及生活的一卡通消费系统,如:北京的现代城,上海的仁恒滨江园,深圳的东海花园二期等都采用这种超前的智能化设施。,第二章、居室空间的设计,第一节 住宅室内设计概念一 、住

4、宅“住宅”是一种以家庭为对象的人为生活环境。它既是家庭的标志,也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二 、社区条件住宅虽是一独立的家庭居住空间,但它只有归属于一个完整的社区系统,才能充分发挥其生活价值。社区概念,即人类在特定地域内共同生活的组织关系,包含精神与物质条件:1 、精神条件(1) 共同的集体背景:相同的传统、习俗教育、职业、宗教。(2)浓厚的社区意识:相同的生活观念、行为规范和责任心(3)和谐的整体环境:优美的景观,统一的建筑群。(4)充分的文教设施:学校、公园、动物园、娱乐中心。2 、物质条件(1)完善的公共建筑:电力、电讯、系统。(2)完善的福利设施:市场,托儿所、交通,卫生,停车场等。,第二节

5、住宅室内设计的家庭因素住宅因家庭需要而存在,每一个家庭又有不同的个性特征而使住宅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家庭因素是决定住宅室内环境价值取向的根本条件,其中尤以家庭形态、家庭性格、家庭活动、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关系最为重要。住宅设计的因素是设计的主要依据和基本条件,也是住宅室内设计的创意取向和价值定位的首要构成要素,合理而协调地处理好这些因素的关系是设计成功的基础。一 、家庭形态家庭形态包括:人数构成、成员间关系、年龄、性别等。家庭的发展成长阶段的不同,对住宅环境的需要也截然不同。(一)新生期家庭从新婚起到第一个儿女出生以前,人口简单,这种家庭无论是独立居住,或与上一代家庭共同居住,利弊参半。独立居住

6、自由而富私密性;共同居住经济富足,有安全感,但私生活易受干扰。,(二)发展期家庭儿女诞生至少年期、青年期,至另组新生期家庭。1、发展前期儿女诞生,至进入少年期。在此阶段,第一代需全力照顾第二代的成长,第二代需依赖第一代而生活。家庭居住形式以两代结合式为最佳一一即将两代的生活空间密切结合,加强有利于第一代成长的设计因素。2、 发展后期儿女进入青年期始,至另组新生期家庭为止。在此阶段,第二代逐渐成熟,为使两代之间能在和谐亲密中保特适度独立生活和私密性,采用“两代自由式”或“两代分离式”为宜。(三)再生期家庭儿女另组家庭。人口减少,第一代人步入中晚年。(四)老年期家庭第二代完全离开家庭。每个家庭在不

7、同阶段的需要是截然不同的,事实上,只有根据实际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和成员关系分别采取适宜形式,方能解决实际问题。,二 、家庭性格家庭特殊是精神品质的综合表现,包括家庭成员的爱好、职业特点、文化水平、个性特征、生活习惯、地域、民族、宗教信仰等。表现为:(1) 先天因素:历史、地域、家庭的传统。(2) 后天因素:教育信仰、职业等现实条件。室内设计的形式应与家庭性格相符。三 、家庭活动家庭活动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群体活动一一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与亲友联络情谊,谈聚、用餐、看电视、阅读等。私人活动一一每个家庭成员独自进行的私密行为。应与人保持适度距离,避免无谓干扰。包括睡眠、休闲、个人嗜好等。家务活动一一

8、最繁重琐屑的工作,如准备膳食,维护环境清洁等。四 、家庭经济家庭经济状况包括收入水平、消费分配等。即使经济条件较好,但若不善用,不仅无法获得完美的生活环境,反而容易导致低级趣味。单纯金钱因素只能交换物质条件,需加入智慧因素才能产生精神价值。经济不充裕时也不能草率选用低品质材料设备,以避免造成双重损失。应追求良好的性价比,宁可采用高品质材料,实施分期付款,以保障长期的经济实效。,第三节 住宅室内设计的原则住宅的空间一般多为单层、别墅(双层或三层)、公寓(双层或错层)的空间结构。住宅室内设计就是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采用众多的手法进行空间的再创造,使居室内部环境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审美性,在视觉效果

9、、比例尺度、层次美感、虚实关系、个性特征等方面达到完美的结合,体现出“家”的主题,使业主在生理及心理上获得团聚、舒适、温馨、和睦的感受。住宅室内设计在整体上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 、功能布局住宅的功能是基于人的行为活动特征而展开的。要创造理想的生活环境,首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从环境与人的行为关系研究这一最根本的课题入手,全方位地深入了解和分析人的居住和行为需求。1. 基本功能包括睡眠、休息、饮食、蛊洗、家庭团聚、会客、视听、娱乐以及学习、工作等。这些功能因素又形成环境的静一一闹、群体一一私密、外向一一内敛等不同特点的分区。,2 .平面布局其内容包括各功能区域之间的关系,各房室之间的组合关

10、系,各平面功能所需家具及设施、交通流线、面积分配、平面与立面用材的关系、风格与造型特征的定位、色彩与照明的运用等。二、 面积标准1 最低面积标准因人口数量、年龄结构、性格类型、活动需要、社交方式、经济条件诸因素的变化,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建立理想的面积标准,只能采用最低标准作依据。2 确定居室面积前考虑与空间面积有密切关系的因素(1)家庭人口愈多,单位人口所需空间相对愈小。(2)兴趣广泛,性格活跃,好客的家庭,单位人口需给予较大空间。(3)偏爱较大群体空间或私人空间的家庭,可减少房间数量。(4)偏爱较多独立空间的家庭,每个房间相对狭小一点也无妨。,三 、平面空间设计住宅平面空间设计是直接建立室内

11、生活价值的基础工作,它主要包括区域划分和交通流线两个内容。区域划分与交通流线是居室空间整体组合的要素,区域划分所致力的是整体空间的合理分配,交通流线寻求的是个别空间的有效连结。惟有两者相互协调作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拐外还需注意:(1) 合理的交通路线以介于各个活动区域之间为宜,若任意穿过独立活动区域将严重影晌其空间效用和活动效果。(2) 尽量使室内每一生活空间能与户外阳台、庭院直接联系。(3) 群体活动或公共活动空间宜与其他生活区域保持密切关系。(4) 室内房门宜紧靠墙角开设,使家具陈设获得有利空间,各房门之间的距离不宜太长,尽量缩短交通路线。四 、立面空间设计室内空间泛指高度与长度,高度

12、与宽度所共同构成的垂直空间,包括以墙为主的实立面和介于天花板与地板之间的虚立面。它是多方位、多层次,有时还是相互交错融合的实与虚的立体。立体空间塑造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贮藏、展示的空间布局;二是通风、调温、采光、设施的处理。,其手法上可以采用隔、围、架、透、立、封、上升、下降、凹进、凸出等手法以及可活动的家具、陈设等,辅以色、材质、光照等虚拟手法的综合组织与处理,以达到空间的高效利用,增进室内的自然与人为生活要素的功效。 在实施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墙面实体垂直空间要保留必要部分作通风、调温和采光,其他部分则按需作贮藏展示之空间。(2)墙面有立柱时可用壁橱架予以隐蔽。(3)立面空间要以平面

13、空间活动需要为先决条件。(4)在平面空间设计的同时,对活动形态、家具配置详作安排。(5)在立面设计中调整平面空间布局。五 、家具配置家具配置是室内平面设计的核心。家具的选择和组合,决于室内活动需要和空间条件。选用合适的与环境风格协调的家具,常能在住宅室内设计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1 、活动需要(1)家具结构形态和陈列方式,取决于家庭生活需求和生理、心理状态。(2)供群体活动的家具需依据所有参与者的生理、心理条件。(3)供个人使用的家具需合乎生理条件。,2 、空间条件(1)空间面积和造型对家具数量、大小、造型、陈列方式都有直接关系。(2)大面积空间选用家具数量可较多,形体可较大,造型可较自由,陈

14、列方式可多变化。(3)小面积空间,数量宜少,形体宜巧,造型宜单纯理性,陈列方式宜规范而有序。六、 色、光、材、景住宅室内的色调、光照、材质、景观,是空间利用和设计所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要素,设计时应高度重视,细致考虑。七、 整体统一室内环境的整体设计是将同一空间的许多细部,以一个共同的有机因素统一起来,使它变成一个完整而和谐的视觉系统。设计构思立意时,就需根据业主的职业特点、文化层次、个人爱好、家庭人员构成、经济条件等做综合的设计定位,形成造型的明晰条理、色彩的统一调子、光照的韵律层次、材质的和谐组织、空间的虚实比例以及家具的风格式样统一,以求设计取得赏心悦目的效果。,第四节 住宅室内各部分环境

15、设计现代住宅内部功能发展包含了人的全部生活场所,其功能空间的组成因条件和家庭追求而各具特点,但组成不外乎包括:玄关(门厅)、客厅、餐厅、厨房(兼早餐)、卧室夫妻、老人、子女、客用、卫生间(双卫、三卫、四卫)、书房(工作间)、贮藏室、工人房、洗衣房、阳台(平台)、车库、设备间等。从发展现状看,住宅建筑空间组织越来越灵活自由,建筑一般提供的空间构架除厨房、厕浴(卫生间)固定外,其他多为大开间构架式的布局,从而为不同的住户和设计师提供了根据家庭所需及设计追求自行分隔、多样组织、个性展现的空间条件。一、 群体生活区这是以家庭公共需要为对象的综合活动场所。这种群体区域在精神上代表着伦理关系的和谐,在意识

16、上象征着邻里的合作。所以,待客、休闲、娱乐、用餐等皆以它为活动空间。群体生活区按功能常分为以下区域:,(一)门厅(玄关)门厅为住宅主入口直接通向室内的过渡性空间,它的主要功能是家人进出和迎送宾客,也是整套住宅的屏障。门斤面积一般为2-4 6,它面积虽小,却关系到家庭生活的舒适度、品位和使用效率。这一空间内通常需设置鞋柜、挂衣架或衣橱、储物柜等,面积允许时也可放置一些陈设物、绿化景观等。在形式处理上,门厅应以简洁生动、与住宅整体风格相协调为原则,可做重点装饰屏障,使门厅具备识别性强的独特面貌,体现住宅的个性。,(二)客厅起居室是家庭群体生活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家人视听、团聚、会客、娱乐、休闲的中心

17、,在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中称为“堂”。起居室是居室环境使用活动最集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核心住宅空间,也是家庭主人身份、修养、实力的象征。所以在布局设计上宜考虑设置在住宅的中央或相对独立的开放区域,常与门厅餐厅相连,而且应选择日照最为充实,最能联系户外自然景物的空间位置,以营造伸展、舒坦的心理感觉。起居室应具有充分的生活要素和完善的生活设施,使各种活动皆能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获得舒适方便的享受。如;合理的照明、良好的隔音、灵活的温控、充分的贮藏和实用的家具等设备。起居室中的设备应具备发挥最佳功效的空间位置,形成流畅协调的连接关系。同时,起居室的视觉造型形式必须充分考虑家庭性格和目标追求,以展露家庭特殊性格修养为原则,采取相应的风格和表现方式,达到所谓的“家庭展览橱窗”的效果。起居室的装饰要素包括家具、地面、天棚、墙面、灯饰、门窗、隔断、陈设品、植物等。设计时应掌握空间风格的一致性和住宅室内环境的构思一致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