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特岛的美丽传说教案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581263 上传时间:2018-10-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克里特岛的美丽传说教案_1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克里特岛的美丽传说教案_1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克里特岛的美丽传说教案_1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克里特岛的美丽传说教案_1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克里特岛的美丽传说教案_1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克里特岛的美丽传说教案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里特岛的美丽传说教案_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第第 1 1 课克里特岛的美丽传说课克里特岛的美丽传说 教案教案第三单元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第 1 课克里特岛的美丽传说教案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长船”之岛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对发展商业贸易极为有利、克里特文明的创造者及最大特征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是促成克里特文明的关键原因探究克里特岛的环境有哪些优越之处分析地图、问题探究克里特文明是古代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优越的环境造就了克里特文明克诺索斯城克诺索斯城是米诺斯文明的中心、有关“米诺陶洛斯”与“迷宫”的传说传说和历史真实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探究克诺索斯城的“迷宫”之谜情景再现、问题探

2、究修昔底德的观点是正确的。从考古发现的装饰物、小雕塑中可以看出克里特人对公牛的崇拜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重点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克里特岛美丽的传说。难点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对克里特文明产生的影响。如何把握好传说与历史真实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材内容与教学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让学生了解米诺斯宫殿与克里特文明: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促使了克里特文明的产生、有关米诺斯宫殿的传说与争议。教师可以按照以下这条线索进行教学:从历史传说到真实历史,分析克里特文明产生的原因,再从历史真实遐想到美丽动人的传说,引发出有关对发生在克里特岛美丽传说的争议,最后可以让学生探索历史传说与历史真实之间的联

3、系与区别。由于克里特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源泉加上本课涉及到有关的传说来自于古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 ,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补充有关内容,增加学生对克里特文明的了解,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因为本课处于单元的第一课,在本单元的作用就是要做到引人入胜,为本单元以下几课的知识做好铺垫。本课引言分两部分,前半部分节选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诗句,诗句非常优美,可带领学生富有感情地朗读,把学生带入到诗一样的奇境中;后半部分一方面对诗句进行了解释与说明,另一方面告诉学生克里特文明是欧洲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建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引言内容。如:问题一,西方文明是在哪里发源的?问题二,你听说过盲诗人荷马及其

4、作品吗?问题三,为什么在 19 世纪末以前,没有人知道克里特岛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现在,就让我们进入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克里特岛,去领略西方文明的风采吧。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第一目“长船之岛”主要阐释了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与克里特文明之间的渊源关系。正是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促使了克里特文明的产生。教师可从克里特岛优越的地理位置入手,将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分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周围环境等几个角度来分析它对发展商业贸易的有利因素,在此基础上得出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是造就克里特文明的关键原因。最后向学生介绍克里特文明的创造者、特征及历史分期。促成克里特文明的关键因素克里特岛优越的

5、环境由于克里特文明是本单元的重要概念,建议教师在本目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在脑中建立起克里特文明的概念,所以很有必要增加有关克里特文明的介绍、克里特文明与其他文明间的关系及希腊地形图和地理知识等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是促成克里特文明的关键原因。教师可以从每届奥运会入手导入到克里特文明,说明克里特文明与古希腊文明之间的渊源关系。如教师可向学生指出:古代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而希腊文明又渊源于爱琴文明,爱琴文明先后以克里特和迈锡尼为中心,因此又称克里特迈锡尼文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存在于大约公元前 XX前 1100 年,晚于苏美尔和古埃及文明,但早于欧洲其他任何文明,是迄今发现的

6、欧洲最古老的文明。教师可首先从课本从空中俯瞰克里特岛一图开始,让学生把握这个岛的形状特征:如长船般横列于希腊与北非之间,从而使学生理解“长船”之岛之名的由来,对克里特岛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对克里特文明产生的影响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可结合希腊地形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第一,地理位置。它的地理环境对商业贸易极为理想。希腊人这样说:“如果我们有一条船,从尼罗河的河口往大海里开过去,我们这条船漂啊漂,第一个碰到的岛就是一个狭长的小岛,这个岛就是克里特岛。 ”它位于地中海东部的中间,周围的海面风平浪静,气候条件较宜于用桨或帆推动的小船航行,因而它的地理环境对商业贸易极

7、为理想。克里特岛位置优越,海运方便,成为南连埃及、北通希腊的枢纽。它的势力范围形成了一个以克里特为中心,东达罗德斯岛、西连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环形带,这些地区和更远的欧洲内陆作为待发展地区都迫切需要和地中海东岸的文明古国、特别是当时最富裕的埃及进行交往,而克里特控制的环形带正好处于两者之间,各方海运皆受其节制,从而使它得以撷取欧、亚、非三大洲的资源。水手从克里特岛可乘风扬帆地北达希腊大陆和黑海,东到地中海东部诸国家和岛屿,南抵埃及,西至地中海中部和西部的岛屿和沿海地区;不管朝哪一方向航行,几乎都可以始终见到陆地,因此航海者一般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一点不用奇怪,克里特岛成为地中海区域的贸易中心。第二,

8、周围环境。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它能吸取古巴比伦文明与古埃及文明。就其地理位置看,希腊和爱琴海地区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半岛西岸,扼欧、亚、非三洲交通的要冲。爱琴海处于地中海东部的西北隅,东接小亚细亚,西连希腊半岛,南与埃及、利比亚隔海相望。他们东航经叙利亚而接触巴比伦文明,往南往东,也很容易到达埃及。这两大文明古国和其他东方文明民族都使爱琴文明和日后的希腊文明得以丰富和发展,使他们能在自己的文化创造上取得卓越成就。所以克里特文化深受西亚的熏陶,也有埃及的影响。公元前 2500 年左右,有来自北非的移民迁至南克里特,与当地居民相混合。从埃及输入了蓝釉陶珠、彩瓶、象牙和装饰品。但克里特文化

9、从一开始就不是对外来文化的复制和模仿,而是加以吸收改造,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第三,自然环境。在自然环境方面它与大河文明有相近之处。和古代东方文明的大河流域、沃野千里的特色相比,希腊则是以地小山多、海岸曲折、岛屿密布为其地理环境的特色。温和晴朗的地中海气候在这里也表现得最为典型,既无欧陆冬季的严寒,更没有非洲夏日的酷热。海洋主宰了它的气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于它的历史与文化。这种冬季多雨而夏日干爽的地中海气候有利于橄榄、葡萄的生长,充足的阳光和长年的和煦则激励居民喜爱户外活动。由于都属地中海气候,希腊和地中海东部与西部沿岸各地,虽为海外远隔的异国,却在自然环境方面有相近之处。最后教师可以用【资料

10、回放】的内容作如下小结: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不仅对商业发展,而且对文化发展也是很理想的。克里特岛人与外界的距离是近的,近到可以受到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各种影响;然而又是远的,远到可以无忧无虑地保持自己的特点,表现自己的个性。这一点使他们获得极大成功,无疑,正是克里特岛优越的环境促成了克里特文明,使之成为古代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成为古代世界最优美、最有特色的文明。(2)克里特文明的创造者、特征克里特文明的创造者至今还是未解之谜,所以教师要设计一些问题或提供一些线索,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探讨空间即可。如:教师可以提问:克里特岛上的文明是谁创造出来的呢?除教材之外教师在此还可适当作一些补充,如:他们不是

11、现在所说的希腊文明的创造者,而是来自小亚细亚和叙利亚的外来移民,后来也有埃及移民的加入。我们还不能确切的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因为他们的文字到现在还没有被识别出来。古代希腊作家称他们为皮拉斯吉人、勒勒吉人和卡利亚人。爱琴地区有不少地名以 nth、ss 为词尾,如希腊半岛的科林斯、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和小亚西岸的哈利卡纳苏斯等。从语言学来说,这种词尾非希腊语所有,从而说明爱琴地区的原先居民不是希腊人。学者们称之为地中海民族,他们与小亚细亚半岛的居民大概有较多的关系。最后可介绍目前学术界存在的几种观点激励有兴趣的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克里特文明的最大特征也是本目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一方面注意让学生掌握克里特

12、文明的最大特征是宫殿的修筑,另一方面可以向学生重点介绍米诺斯宫殿,并指出它就是传说中的“迷宫” ,目前所知有关克里特文明的考古资料,有一半以上都来自这座王宫,克里特文明的历史分期就是根据这一特点来划分的。在学习历史分期时教师可重点介绍新王宫时期:指出它是克里特文明的繁荣期。此时它不仅统治克里特岛,还包括基克拉迪斯群岛,它的商站和殖民点则遍及整个爱琴海地区,东可达罗德斯岛和小亚的米利都,西北及希腊本土的迈锡尼、雅典和底比斯,最西可达意大利的利巴拉群岛。克里特文明的繁荣维持了大约两个多世纪,在公元前 15 世纪突然遭到破坏,克诺索斯和其他各地区的宫殿先后被毁。具体原因并不清楚。后来,克里特被希腊人

13、占据,克里特的原有文化仅在少数边远地区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希腊大陆的迈锡尼文明。教学建议,除了利用课本的图让学生对克里特岛有直观的感觉外,还要准备一张希腊地形图,利用地图设计问题如:它的地理位置有何优越之处?克里特岛周围环绕着哪几大洲?在它的周围先后曾出现过哪些著名的古代文明?气候条件如何?等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以上这些内容对克里特文明的出现产生了哪些影响?师生在解答问题过程中完成本目学习任务。最后注意适当进行归纳,如可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周围环境等方面归纳克里特文明产生的主要原因。第二目“克诺索斯城”围绕克诺索斯城,引出了在民间久为传诵的有关“米诺陶洛斯”与“迷宫”的一段神奇传

14、说,也引发了后人对发生在克诺索斯城有关米诺斯传说的争议。在教学中注意以下两个方面:扩大视野,培养学生具有鉴赏世界古典文化的兴趣和能力;帮助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和见闻,领悟米诺斯文明,培养正确分析和判断历史的能力。(1)走近克诺索斯城教师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让学生来进一步了解克诺索斯城。.克诺索斯城是米诺斯文明的中心首先教师应向学生说明这里的米诺斯文明就是克里特文明。由于有关克诺索斯城的记载大都见于古希腊神话中,而且本课中也多次提到古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 ,除书中提到的外教师还可以介绍一些古希腊神话与广为流传的荷马史诗的有关内容,以利于学生对本目知识的理解,同时可以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具有鉴赏世界古典文

15、化的兴趣和能力。补充介绍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四点:第一,关于希腊神话的起源,由于古希腊神话产生在原始社会时期,当时人们的生产力和认识能力极端低下,不能科学解释自然现象,如狂风暴雨、闪电雷鸣,人们总以为有什么神在左右着。因此,就产生各种各样的神话。还有,当时人们无力征服自然,往往产生幻想,总想有什么神奇的力量,帮助人们。如果有哪个人特别有本事,大家也就把他神化了。用马克思的话来说:神话艺术是人民的幻想,是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态本身。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神话艺术是起源于巫术和宗教的祭祀、礼仪。从哲学的角度,神话艺术是人类最古老的认识论以及最古老的思维方法,比拟类推的产物。第二,

16、为什么要叫荷马史诗?相传这史诗是一位瞎了眼睛的诗人荷马创作的。实际上是经过几百年口头相传到盲诗人荷马,最后整理定型。是神话,为什么叫史诗?因为荷马史诗虽然叙述很多神话,但内容有反映公元前 11 世纪前 9 世纪希腊氏族公社末期的历史传说。即使神话,其间也有被奉为神的英雄的故事。也就是说古希腊神话,随着社会发展到原始社会末期,神话中传说的成分大大增加了。它是后世了解和研究这一时期希腊社会重要的文字材料。 荷马史诗的具体内容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长篇叙事诗。描写的都是迈锡尼文明末期希腊人远征特洛伊城(在今土耳其西北查纳卡累省)的故事。第三,荷马并不是历史的见证人,他是在公元前 800 年左右写公元前1192-前 1183 年发生的故事。但是,凭着广博的见闻、长时间流浪的经历和高贵的心灵,荷马体验到了人类的伟大历史,然后他用吟唱的方法把它讲给周围的人听,一直流传到今天。后人又不断整理荷马的这部史诗,直到公元前6 世纪才有写本,公元前 3 或前 2 世纪才有定本。这部史诗整理了当时希腊人的思想。但在 19 世纪以前,没有人相信它的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