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资源-新沂市人民医院院感知识岗前培训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579953 上传时间:2018-10-30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8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爱医资源-新沂市人民医院院感知识岗前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爱爱医资源-新沂市人民医院院感知识岗前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爱爱医资源-新沂市人民医院院感知识岗前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爱爱医资源-新沂市人民医院院感知识岗前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爱爱医资源-新沂市人民医院院感知识岗前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爱爱医资源-新沂市人民医院院感知识岗前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爱医资源-新沂市人民医院院感知识岗前培训(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沂市人民医院院感知识岗前培训,新沂市人民医院院感科,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场所,医院环境最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 从而为疾病的传播提供外部条件,促进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无论对社会及个人均带来严重危害。大量资料证明,只要护理管理严格、预防措施落实,医院感染发生就少。为此,我们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每次消毒、灭菌、隔离达到预定的要求,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此同时,有责任向社会进行人人讲究卫生、保护环境

2、的宣传 。,概 述,主 要 内 容,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 2、洗手与卫生消毒应遵循的原则 3、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程序 4、医疗垃圾分类与放置,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一、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定义及分类 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因素 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 四、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理,一、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定义及分类,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临床诊疗、护理及科学实验等职业活动过程中被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有害因素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医院感染性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时意外地被患者的血液等体内物质污染,或被患者血液等体内物质污染

3、的针头、手术刀等锐利器械刺破自己的皮肤,而有可能导致感染性疾病发生的一类职业暴露。 感染性职业暴露必须具备两个要素:一、要有接触感染性暴露源的职业从事 者;二、要有感染性暴露源。,感染性职业暴露的评估,分型 :轻度类型暴露: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 重度类型暴露: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 暴露源不明型暴露:不能确定暴露源者.,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

4、、物品;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一级暴露,二级暴露,三级暴露,分 级,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因素,(一)防护意识淡薄 (二)针、刀刺伤与割伤 (三)皮肤粘膜暴露 (四)空气污染 (五)其它相关因素,医务人员对使用后锐器放置不当,接触患者血液等体液不戴手套,手术中对于易发生血液喷溅情况未作有效防护措施,处理使用过的注射器及

5、针头时违反操作规程。这些都是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欠缺所至。种种资料表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中锐器损伤居首位,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最常见的途径,其次是意外直接接触血液。,医务人员最危险的职业暴露是针刺伤。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80%的护士有被针尖刺伤的经历,医生、检验人员也有针刺伤的危险。被污染的HBV的利器刺伤受感染率达18%,针刺伤时只需0.004ml带有HBV的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HCV污染的利器刺伤受感染率为5.6%;被HIV污染的利器刺伤或接触污染的血液而感染HIV的概率为0.4%。暴露于含HBV的血液,感染率为6%30%。,医务人员在医疗

6、护理工作中,如果没有采取正确有效的防护措施,有被经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传播疾病感染的风险。患者的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手、眼、鼻、口。当医务人员的手部皮肤有破损时,接触具有传染性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就有被感染的可能;当带病原体的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溅到医务人员的口腔粘膜、鼻粘膜、眼粘膜均有可能造成感染。,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一)加强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教育,强化自我防护意识,增强职业暴露防护的自律性; (二)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及标准,贯彻标准预防原则,加强自我防护; (三)医院加强职业暴露预防资金的投入,提供有力的职业安全保障,为医务

7、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标准预防,标准预防的概念: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标准预防既强调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也强调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和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再传至病人。因此,标准预防既保护病人又保护医务人员,故又称为所谓的双向防护。,标准预防的措施,1、洗手:接触每个病人前后,每次操作前后都要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2、戴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 ;医务人员皮肤发生破损,在

8、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3、口罩、面罩、护目镜和隔离衣 :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污染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隔离衣或者围裙等,减少通过破损皮肤和粘膜感染的危险性。 4、可重复使用的设备: (1)可复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在用于下一病人时根据需要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2)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仪器设备时,要防止工作人员皮肤和黏膜暴露,工作服的污染,以致将病原微生物传播给病人和污染环境。 (3)需重复使用的利器,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以便运输、处理和防止刺伤。 (4

9、)一次性使用的利器,如针头等放置在防刺、防渗漏的容器内进行无害化处理。,5、物体表面、环境、衣物与餐饮具的消毒:(1)对医院普通病房的环境、物体表面包括床栏、 床边、床头桌、椅、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定期清洁,遇污染时随时消毒。 (2)在处理和运输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衣物时,要防止医务人员皮肤暴露、污染工作服和环境。 (3)可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清洗、消毒后再使用,对隔离病人尽可能使用一次性餐饮具。 (4)复用的衣服置于专用袋中,运输至指定地点进行清洗、消毒,并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污染。,6、急救场所可能出现需要复苏时,用简易呼吸囊(复苏袋)或其他通气装置以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

10、方法。7、医疗废物应按照国家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四、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理,(一)紧急处理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二)登记和报告职业暴露后要将暴露情况及时进行登记和报告,登记的内容包括: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暴露源种类和患者的姓名、

11、性别、年零、诊断、祥细通迅、住址,包括亲属的姓名及祥细通迅及住址;暴露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的依从性情况;定期检测及随访情况。,(三)预防性用药1、免疫预防:根据某种感染的危险程度和发生感染的频率进行预防接种,使用疫苗应尽量在医务人员进入高危区工作之前进行。2、预防性用药:根根卫生部制订的医务人员艾兹病职业暴露防护指导原则,医务人员发生感染性职业暴露属艾兹病职业暴露者,要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基本用药程序为两种逆转录酶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 强化用药

12、程序是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 预防性用药应当尽早开始,最好在暴露后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可以不使用预防性用药;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使用基本用药程序;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三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或者重度时,使用强化用药序;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不明时,可以使用基本用药程序。,(四)追踪根据接触疾病的性质定期检测及随访。如:艾滋病即在

13、暴露后的当天、4周、8周、三个月、六个月、一年定期追踪,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用药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乙肝:暴露后当天、3个月、6个月追踪丙肝:暴露后当天、4周、3个月、6个月追踪梅毒:暴露后当天、4周、3个月追踪, 洗手,洗手已经讲了一百多年了 但是 还在讲!,一护理人員將其手放于培养基上,將培养基培养24小時后呈现的菌落情況,目 的,去除手上的污垢,預防雙手污染及皮膚的感染。 減少病患和醫療人員之間交互感染,以減少致病菌的傳播。 保護病患及醫療照護者。,洗手指征,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需要洗手: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2、当医务人员的手明显污

14、染或被血液、体液和蛋白性物质污染后; 3、接触不同病人间或从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4、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前。 5、处理污染物品后; 6、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7、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黏膜、玻损皮肤或伤口敷料后; 8、接触伤口前后; 9、护理特殊病人前后;,洗手注意事项,1、洗手时应注意清洗容易污染致病菌的指甲、指尖、指缝和指关节等部位,做到彻底清洗。 2、注意随时彻底清洗戴戒子等钸物的部位,因这些部位容易藏污纳垢。 3、注意随时清洗水龙头开关。因为洗手前打开水龙头时,未清洗的手实际上已经污染了水龙头开关,因此最好采用脚踏式、肘式或感应式

15、开关。 4、手洗净后应用一次性纸巾、干净的毛巾擦干双手,或用干手器干燥双手 ,毛巾应一用一消毒,否则容易导致手的再次污染。 5、注意护手,为医护人员提供一次性包装的护手用品,防止皮肤干燥、不适和皮炎,保持皮肤的完整性。护手用品应由医院根据所用手卫生用品的种类统一提供,以预防产品间的拮抗作用。如洗手液当中含有阳性离子的洗必泰,护手用品当中若含有阴离子的化学成分,这样就会造成洗必泰活性降低。 6、如果使用液体皂,不要将皂液直接添加到未用完的取液器当中,应在清洁取液器后,重新更换皂液;最好使用一次性包装。如果使用肥皂,皂合应具有滤水功能,以保证肥皂盒的干燥。,洗手六步方法,第一步:双手手心相互搓洗。

16、(双手合十, 简称童子拜佛),第二步:用手心搓洗手指缝。(双手 交叉相叠),2,第三步:手心对手背搓洗手指缝, 左右手相同。(双手上下相叠十指交错),3,第四步: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 (指尖放于手心),第五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 搓洗,左右手相同。,第六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转 动搓洗,左右手相同。,洗手前后比较,洗手前后将手放于培养基上,將培养基培养24小時后呈现的菌落情況,洗手时间,每步洗手时间要求:最短洗手时间应为10S 总时间不少于45S洗手时间不够,达不到除菌要求,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程序,医院感染暴发的定义,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处理流程,临床科室发现3例及以上院感病例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 感染管理科立即到病房核查 在确认暴发时立即报告院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 隔离病人加强消毒 同时查找感染源及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 制定控制措施 分析调查资料 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