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 》公开课教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579019 上传时间:2018-10-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 》公开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 》公开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 》公开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 》公开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 》公开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 》公开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 》公开课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再见了,再见了, 亲人亲人 公开课教案公开课教案A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布置了哪些资料。2 学会本课 8 个生字,理解 16 个词语的意思,并能用“唯一” 、 “深情厚谊”造句。3知道反问句有加强语气的作用,能把反问句改为陈说句。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感受中朝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教学时间 3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初读课文,学会“供、唯、谣、噩、耗”5 个生字,理解“雪中送炭、唯一、同归于尽、代价”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第二自然段。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俺们都已经知道了抗美援朝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中国人民志愿军协助朝鲜人民三

2、年抗战,五年建设,1958 年,他们要回国了,朝鲜人民依依不舍,纷纷前来送行,他们握着志愿军的手,激动的泪水不往地流:志愿军握着朝鲜人民的手,干言万语涌上心头,他们发出深情地呼喊:亲人,再见了!再见了,亲人!(板书:再见了,亲人)(齐读课题)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魏巍写的。问:“亲人,再见了”与“再见,亲人”有什么区别呢?等课上完了咱们再来讨论、解答。二、自读课文,完成作业。1把这篇课文分为两大段,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分。2学会五个生字:供、唯、谣、噩、耗。3说说这几个词的意思:雪中送炭、唯、同归于尽、代价。三、检查讨论作业。第 1 题:课文按主要叙事和主要抒情分为两段,第大段三个自然段的结构形式差

3、不多。分段的依据是自然段归并法。第 2 题:提供多音字,读 g6ng;谣(yo)随口唱出的没有伴奏的歌:噩耗( ho),亲近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第 3 题:释文见“资料拾阙”局部。具体检查步骤为:在哪里出现(读一读带有这个词语的句子),字、词典上是怎么说的,课文中的具体意思。(这 4 个词语为第一大段的重点词语,通过 4 个词语的检查讨论使同学了解这 3 个自然段的内容。)。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五、指读、齐读、试背第二自然段,指导背诵的方法按结构线索记忆:请求回忆抚慰。六、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 4。2、看拼音写词语。第二课时教学要点采用“举一反三”法学习第大段,了解作者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布

4、置了哪些资料;学会 3 个生字“跺、莱、挎” ;知道反问句有加强语气的作用。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课题是“再见了,亲人” ,那么, “亲人”指谁呢?课文写到了哪些亲人?(板书:志愿军、大娘、小金花、大嫂)、二、举“”学第一自然段。1 指读(读出亲切、劝慰和感谢的语气)。2梳理,给这一自然段分为 3 个层次。并说说每个层次各对大娘说了什么。(第一层中“劝” ,劝大娘停住送别的脚步,劝大娘别担心, “俺们”不会忘记朝鲜妈妈;第二层是“忆” ,回忆大娘为志愿军做的事,具体说了两件事,送打糕昏倒路旁;救伤员,失去孙子:第三层是“颂” ,赞颂大娘的情谊比山高比海深。)3理解。(1)这一自然段有一个词语“

5、雪中送炭” ,词面俺们都知道是下雪的时候送来了炭。那么在这一段中, “雪” “炭”“送”分别指什么?(雪:供应困难、空着肚子三天三夜;炭:打糕,更重要的鼓励、关怀与爱:送:带、顶、冒、穿、送)(板书送打糕昏倒路旁)(2)这一自然段还有一个词语, “唯一” 。为什么用“唯一”这个词?(儿子、儿媳和家里的其他人都战死了,只剩下这么一个亲人)。大娘为什么为救伤员而不顾自身唯一的亲人?(板书:救伤员,失去孙子)4、感受反问句的作用。这位老大娘是志愿军的亲属吗?可是为了志愿军战士,她却付出了这样大的代价,在大娘的心中,志愿军战士不是亲人却一一胜似亲人。志愿军战士在心里深情地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6、俺们是不会忘记的。课文是这样说的吗?(对比: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俺们怎么会忘记?(板书:比山高,比海深)三、齐读第二自然段1自读。比较与第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何相同,在话别对象上有何不同,该用怎样的朗读语气(亲切、关怀、鼓励的语气)。2你能根据第一自然段的板书,补上这一自然段的板书吗?3根掘板书,说一说这一段的内容。(提要:小金花为救侦察员老王,不顾生命危险,失去妈妈没有落泪,和志愿军分别的今天却落泪了,她把志愿军看作是比妈妈还亲的亲人,即不是亲人却一一胜似亲人。)4小结本段写法:劝忆颂。四、放手自读第三自然段。1补充板书。2指导朗读:用关切、敬重的语气。3检查 3 个生字:跺、莱、挎

7、。五、依据板书,总结升华,知道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附:板书再见了,亲人送打糕 昏倒路旁 比山高大娘志愿军 救伤员 失去孙孙 比海深金花 救老王 失去妈妈 刚强 流泪大嫂 挖野菜 失去双脚 代价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永垂不朽六、作业。阅读第 3 自然段,做以下作业:1选择加点字正确的注音,打。深情厚谊(yl y) 挎着篮子(ku ku)血泊(p6 b6) 嫌(xin yn) 架着(ji ji)2将第三自然段划分为 3 层。3按“起因、经过、结果”分别用 6 个字概括事例:上山去挖野菜( )( )。第三课时教学要点学习第二段,进一步感受中朝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能用“唯” 、 “深

8、情厚谊”造句:能把反问句改为陈说句。教学过程一、假如说前面 3 个自然段主要是叙事的话,那么接下来的 3 个自然段是什么?抒情。假如说前面 3 个自然段是在车站与朝鲜亲人话别,那么后面这 3 个自然段的抒情又是在什么地方呢?列车上。二、借助配乐(火车启动,缓慢离站),教师引读:朝鲜人民为志愿军付出了血的代价,志愿军为朝鲜人民的抗美救国流血牺牲,在朝鲜的三千里江山,有多少优秀中华儿女鲜血洒落,黄继光、邱少云,其中也有包括俺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大儿子烈士。因此,在志愿军眼里,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在朝鲜人民眼里志愿军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列车徐徐出站,中朝入民依依惜别。隔着鸭绿江,从心底里高声呼唤(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隆隆向前,战士们还在诉说着自身的;心愿(列车呀,请开得慢一点儿,让俺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俺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列车越驶越远,战士们从心底发出呼唤(再见了,亲人!俺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三、讨论:为什么课题“再见了”放前?(突出特定的难以忘怀的局面)四、分角色或轮读全文。五、作业。1将文中有关的反问句改为陈说句。2用“唯一” 、 “雪中送炭”造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