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杨氏之子(完美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8568215 上传时间:2018-10-30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5.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杨氏之子(完美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10.杨氏之子(完美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10.杨氏之子(完美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10.杨氏之子(完美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10.杨氏之子(完美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杨氏之子(完美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杨氏之子(完美版)(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听听故事:,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曾在海军中任要职。有一次,他 的一个朋友问他关于在加勒比海的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 罗斯福小声问他的朋友:“你能保密吗?”他的朋友回答:“能保密。” 罗斯福接着说:“我也能。”,同学们,你们理解这个故事了吗?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吗?,同学们,你们理解这个故事了吗?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吗?,罗斯福虽然拒绝了朋友,但是他并没有正面的拒绝,而是采用了一种委婉的方法,体现了语言的艺术。生活中有很多精妙的语言,有的语言幽默风趣,有的语言机智巧妙,有的语言精炼得当。凡是精炼、幽默、生动的语言都是被艺术化了的语言,都充满了艺术的魅力,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第三组课文。本

2、单元我们学习的主题就是“语言的艺术”。,像这样体现语言艺术的经典故事,古今中外流传的很多。我国古代就有一个九岁的子,回答别人时语言风趣智,妙趣横生。大家想认识这个聪慧的孩子吗?,10、杨氏之子,言必行 与朋友交 知之为知之 非淡泊无以明志 书犹药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温故而知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文言文”,也叫“古文”。,这是祖国语文字宝库中的一笔巨大的财富。,10、杨氏之子,姓;杨氏是姓杨的,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字。 (1)在有特长或者有身份的人姓或者姓名后面加“氏”表示尊重。 (2)旧时放在妇女父姓或夫姓的后面称呼已婚妇女。(比如嫁给了姓张的人就叫张氏,嫁

3、给姓李的人就叫李氏),子:古时候称男孩子为子,(这里指儿子),姓杨人家的儿子,10、杨氏之子,“之”是助词,相当于“的”。,这是一篇古文。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把现代人写的文章叫白话文。,课文背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章 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的古文,也叫文言文杨氏之子。“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

4、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在国内,中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的学习更是占了很大的分量。,结合语言环境,读准字音,ling,梁国,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

5、0、杨氏之子,一、初读感知,自读要求: 字字正确、句句通顺。,温馨提示:在古时候,古人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标点符号是后人根据文章的意思添加上去的,所以,要想读好古文,首先就要按照文章的停顿读出节奏来。,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0、杨氏之子,方法小提示:1.读准字音、2.分清句读、3.读出语气和语势、4.读出重音、5.读出感情、节奏。,读准节奏,读出韵味,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

6、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0、杨氏之子,方法小提示:1.看注释、2.联系上下文、3.查找工具书或资料书、4.碰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5.做批注。,二、研读讨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朗读,很,同“慧”,智慧的意思,拜见。,于是,给看,说,没有,他的,叫,先生,二、理解,三、背诵,1、词语意思,2、文章意思,注释,梁国:此指汉高祖以来所封的梁国,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杨氏子:姓杨的人家的儿子; 孔君平:孔子的第26代后子孙,学识渊博; 其父:他的父亲;

7、 乃:就,于是; 为设果:为他摆出水果; 应声:马上、立即; 君:您; 以示儿:指给小儿看; 夫子:先生,古时对年长者或者读书人的尊称; 家禽:家里的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懂课文内容,1、看看你读懂了哪一句话。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个记号。2、小组交流。,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我会学文言文,甚,聪惠,梁国杨氏子九岁, 聪惠。,梁国有一户姓杨人家的儿子才9岁,很聪明。,甚,很,非常,十分。,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课文分析:,我会学文言文,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8、诣:拜见。,我会学文言文,孔君平:东汉末年浙江绍兴人。孔坦,孔子第26代后人,晋朝人,字君平,是当时的庭尉(掌管刑法),相当于现在的法庭庭长, 所以也称孔廷尉。,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父亲不在家,于是就叫了他家儿子出来。,拜见,于是,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一事看,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孩子。可见,孔与孩子很熟。,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我会学文言文,为设果,果有杨梅。,杨梅,设:摆设。,( 谁 )为(谁 )设果?,你从这里体会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为设果,果有杨梅。,谁为谁设果?,

9、联系上下文自然知道,是 孩子为孔君平端来了水果,说明孩子很有礼貌, 很会招待客人,为设果,果有杨梅。,小男孩为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新鲜的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以:来。示:给看。 曰:说。,我明白啦!,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家小儿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孔君平为什么要这样说?孔君平说这话的目的是什么?,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 家禽。”,孩子听了以后马上回答:“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啊。”,夫子,有文化的成年男性。,小孩称孔君平为“夫子” ,说明什么? “应声答曰”又说明什么?,想一想,再读课文,说说九岁孩子的回答妙在什么地方?,设想: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会是什么反应?,

10、我会学文言文,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君:古时对男子的称呼。 夫子:古代文人的一种尊称。,我会学文言文,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比一比,品一品,说一说,我会学文言文,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

11、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李,柳,李子,柳,柳树,树,李子,龙眼,杨梅,石榴,此是君家果

12、。未闻( )是夫子家( )。李白 龙先生 石先生 柳先生,我也会说,梅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小儿应声答曰:未闻 ;,柳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小儿应声答曰:未闻 ;,马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小儿应声答曰:未闻 ;,黄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小儿应声答曰:未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杨氏之子,三、美读感悟,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

13、是夫子家禽。”,杨氏之子,四、熟读成诵,熟读成诵,梁国 ,甚 。孔君平 ,父 ,乃 。为设果,果 。孔指以示儿曰:“ 。”儿应声答曰(yu):“ 。”,小结回顾:,杨氏之子,聪惠,梁国有一户姓杨人家的儿子才9岁,很聪明。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父亲不在家,于是就叫了他家儿子出来。小孩为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新鲜的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的水果。”孩子听了以后马上回答:“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啊。”,能说会道 出口成章 对答如流 伶牙俐齿,能说会道 出口成章 对答如流 伶牙俐齿 口若悬河 滔滔不绝 能言善辩,想一想:学了这个故事,你觉得杨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杨氏之子

14、 有礼貌、聪明、机智、反应敏捷,谁能来表演这个故事?,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译文:,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年轻一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一会儿,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说:“差不多可以比作把盐撒在空中。”太傅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飞舞。”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大哥谢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五、课外阅读,大概意思:徐孺子九岁时,曾经在月光下

15、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更加明亮吧?”徐孺子说:“不是这样。好比人的眼睛里有瞳仁,没有这个一定看不见。”,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故事一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注释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 尝曾经。 诸众,一些,这些 游玩。 子果实。 折枝压弯(折)了树枝。 竞争着。 走跑。 信然唯:只有。 真是这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看古语 说今语,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看今话 说古语,(1)一个小孩子说:“这是你家的狗”。,一儿曰:“此是君家犬”。,(2)老师家的兰花非常美丽,老师指着兰花给学生看。,夫子家兰甚美,夫子指以示弟子。,课堂检测,一、用“”选择句子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为(wi wi)设果,果有杨梅。 2.儿应(yng yng)声答曰。 二、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而出。 2.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三、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2.为设果,果有杨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