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件全程管理系统测评规范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560386 上传时间:2018-10-30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文件全程管理系统测评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电子文件全程管理系统测评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电子文件全程管理系统测评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电子文件全程管理系统测评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电子文件全程管理系统测评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文件全程管理系统测评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文件全程管理系统测评规范(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序号: 29国家电子文件支撑平台项目标准 规规范范电子文件全程管理系统测评规范(建建议议草草稿稿)2010 年 月 日2010 年 11 月 17 日 目 次前言1 引言2 1 范围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3 术语和略缩语3 4 测评指标及评价原则4 4.1 测评指标及分类4 4.1.1 测评指标4 4.1.2 评分项4 4.1.3 观察项5 4.2 测试指标评价原则5 4.2.1 基本原则5 4.2.2 评分原则6 5 测评方法6 6 测评内容7 6.1 功能7 6.1.1 应用基础支撑软件7 6.1.2 业务与功能组件.12 6.1.3 工具类软件.19 6.1.4 电子文件办公软件.4

2、1 6.1.5 机关电子档案管理.42 6.1.6 综合类档案馆电子档案管理.51 6.1.7 电子文件发布利用.59 6.2 效率.65 6.3 安全可靠性.69 6.4 兼容性.71 6.5 易用性.72 6.6 用户文档.72前 言电子文件全程管理系统测评规范是基于电子文件全程管理业务需求规范和软件质量相关国家标准编写制定,主要针对电子文件全程管理系统涉及的一系列软件产品的功能、效率、安全可靠性、兼容性、易用性以及用户文档进行测评。本规范的功能测试内容与电子文件全程管理业务需求规范的功能需求保持一致性,具体功能点详细要求应以电子文件全程管理业务需求规范为准。本规范在国家档案局实施的国家电

3、子文件支撑平台系统项目成果基础上编制。本规范的编制规则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本规范由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提出。本规范由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归口。本规范起草单位:国家档案局、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和平、王良城、马淑桂、刘伟晏、王雁宾、冯丽伟、蔡学美、任锦华、郝晨辉、周萌、刘晓光、黄静涛、徐亮、邹德军、林祥振、唐建斌、陈亚军、吕艳静、王洪雨、吴娓娓、曹晓芳。引 言本规范参照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厅字200939号)、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等政策文件对于电子文件管理的相关规定,根据国家电子文件支撑平台系统一期项目建设综

4、合成果,以电子文件全程管理业务需求规范、软件质量相关国家标准以及电子文件管理中所涉及的接口规范、接口标准为基础而制定。本规范从软件产品质量评价的各个角度细化了电子文件全程管理的各个业务办理环节必须具备的功能要求、效率要求、安全可靠性要求、兼容性要求、易用性要求、以及文档要求等,以供电子文件全程管理类软件评测参考。电子文件全程管理系统测评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国家电子文件全程管理系统建设工作中所涉及到的一系列软件系统的测评,包括应用基础支撑类软件、业务与功能组件、工具类软件、电子文件办公软件、机关电子档案管理软件、综合类档案馆电子档案管理软件以及电子文件发布利用软件总共七大类。本规范针对国家档

5、案局对国家电子文件全程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要求以及国家相关软件质量要求而制定,目的是测评该类软件产品是否符合电子文件全程管理的业务需求以及全面判定该类软件产品的质量水平,以供参测厂商及该类软件产品最终使用用户参考。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7544-1998 信息技术 软件包 质量要求和测试 GB/T 16260-2006 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GB/T 9386-2008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GB/T 11457-2006 信息技术

6、软件工程术语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档案局令第 6 号)2003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 (厅字200939 号)文件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 (国家档案局 2010 年 6 月)电子文件全程管理业务需求规范3 术语和略缩语3.1 功能性 Functionality功能性(F)指当软件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提供满足明确和隐含需求的功能的能力。安全可靠性 Securit and Reliability安全可靠性(SaR)指防止对程序及数据的非授权的故意或意外的访问的能力有关的软件属性,和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和条件下,与软件维持其性质水平的能力有关的一组属性。3.2 易用性 Practicabili

7、ty易用性(P)指一组规定或潜在的用户为使用软件所需做的努力并且对这样的使用所作的评价有关的一组属性。3.3 效率 efficiency在规定条件下,相对于所用资源的数量,软件产品可提供适当性能的能力。3.4 响应时间 Response Time服务器对每个应用请求的处理时间,单位:秒,该项指标反映了系统事务处理的性能,具体包括以下几项参数: 最小响应时间(Minimum):最小的服务器响应时间; 平均响应时间(Average):平均的服务器响应时间; 最大响应时间(Maximum):最大的服务器响应时间; 90%响应时间(90):90事务处理的服务器响应时间。3.5 虚拟并发用户数 Tota

8、l Virtual Users测试工具模拟的用户并发数量。3.6 CPU 利用率 CPU utilizationCPU 占用率() 。3.7 内存页交换率 Paging rate每秒写入物理内存中的页面数和每秒从物理内存中读出的页面数(page/s) 。3.8 磁盘吞吐量(Disk Traffic)磁盘 I/O 在单位时间内的繁忙情况。3.9 用户文档 User Documentation 用户文档(UD)指以打印的或非打印形式得到的文档的完整集合,用户文档的提供有利于产品的应用并且是产品的必备部分。4 测评指标及评价原则4.1 测评指标及分类4.1.1 测评指标第一条 本规范涉及到的测评指标

9、包括功能、效率、安全可靠性、兼容性、易用性和用户文档总共六大项,划分为评分项和观察项两大类。4.1.2 评分项第二条 根据统一的评分原则采用计分方式对每大项指标及其下级指标进行评价,每个评分项根据其重要程度配以不同的得分,测试结果仅记录该评分项的实际得得分,并且按照规定的百分制配比转化为百分制得分。4.1.3 观察项第三条 不采用计分方式,只记录该项指标实际的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仅作为评价该项指标的参考值。测评指标大项分类及配分情况如下表所示:注:下级指标具体配分情况详见“6 测试内容章节”4.2 测试指标评价原则4.2.1 基本原则第四条 申请测评的系列软件产品应执行国家电子文件支撑平台系统项

10、目形成的标准规范(标准规范目录见附录 A,原文可到党政机关与各地综合档案馆查询) 。第五条 申请测评的系列软件产品能在国内外 CPU 装机的服务器与客户端硬件、兼容在国内外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环境下运行。4.2.2 评分原则 对于评分项,针对最末级测试指标,在其对应的配分基础上采用分数倒扣法进行计分,得分逐指标分类指标分类序号序号测评指标测评指标评分项评分项观察项观察项配分配分百分制百分制配比配比电子文件办公软件249机关电子档案管理软件411综合类档案馆电子档案管 理软件346电子文件发布利用软件119业务与功能组件674工具类软件13431功能应用基础支撑类软件72140%2效率/ /

11、 /3安全可靠性26030%4兼容性11020%5易用性805%6用户文档905%级累加,最终得出评分大项得分及软件整体得分。根据测试过程中最末级测试指标出现的不同级别测试问题倒扣不同分数,具体扣分方式如下: 最末级测试指标出现一个严重问题,该项得分为 0 分;最末级测试指标出现一个一般问题,扣该项配得分的 20%,扣至 0 分为止。扣分最低为 0.2 分,保留小数点后一位1)问题级别定义以下问题级别定义均针对最末级测试指标:a)严重问题该项指标功能未实现;导致程序崩溃或异常退出的错误;导致程序长时间(3 分钟以上)无响应的错误;数据不能保存、保存后丢失或者毁坏;功能实现不正确,导致业务流程无

12、法流转或流转错误。b)一般问题功能实现不正确,但未导致该项功能完全不能实现、业务流程无法流转或者流转错误;界面错误或错别字信息;错误提示信息不明确;未对应有的业务逻辑关系进行校验;偶发故障,且未导致数据丢失、毁坏;除严重问题以外的其他问题。5 测评方法第六条 功能测试采用黑盒测试方法,结合测试内容对功能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中对系统安装手册和系统使用手册进行检查。第七条 安全可靠性、易用性和和兼容性测试结合功能测试完成。第八条 效率测试采用自动化测试和人工测试相结合的测试方法。6 测评内容6.1 功能6.1.1 电子文件办公软件本项测试指标总配分:249 分序号序号测试项测试项描述描述配分配分得分

13、得分系统可以实现选择文件种类起草对应的文件。41形成起草文件系统可以实现在本地保存正文。3系统可以实现起草日志记录。3文件登记系统可以实现通过二维条码的扫描登记和手工登 记。10删除文件对文件的删除要提供逻辑删除和物理删除功能。10 系统可以实现附件增加。包括电子附件或纸质附 件的增加。4只有主办司局可以增加纸制附件3增加附件系统可以实现附件的签收。3 督察催办登记系统可以实现督察催办的登记功能。10 在只有具备修改权时才可以修改文件4 文件流程的修改也需要具备权限的人操作。3修改文件系统可以实现恢复本地磁盘文件。3 文件审批见通用功能与业务组件中的“领导批核”组件。8文件会签见通用功能与业务

14、组件中的“领导批核”组件中 的会签部分。8文件打印可选择不同的打印模板将文件信息输出打印。10 核文管理见通用功能与业务组件中的“核文操作”组件。7批办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文件进行批办设置,设置文件的 承办单位,并对文件进行原件分发设置。8传阅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传阅登记,传阅范围设置,清退功 能。7督察催办跟踪系统可以实现对办理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通常在 两天内)的办件进行提醒。72办理督察催办反馈系统可以实现将反映监督对象的实际情况反馈回 文书处理部门或有关领导。7内制文号的产生或取消受权限控制。3 支持文件字号的构成规则:“文件种类代字” +“(签发年度)”+“第”+“内制文号”+“号” 。3支

15、持文号按照规则生成。同一文件种类统一代字 统一编号,同一文件种类多代字统一编号,多个 文件种类统一编号。2文件签发系统可以实现内制文号取消功能。2 系统可以实现根据默认权限产生授权记录。8文件授权系统可以实现对单份文件的查询授权功能。8 系统可以实现用户按照自己的权限查询文件记录。5 查询文件系统可以实现按照指定的查询条件查询文件记录。53办结文件归档见通用功能与业务组件中的“归档操作”组件。7督察催办办结系统可以实现在督察催办登记界面相应的登记栏 中简要注明公文办理的方式、公文办毕的时间等 情况。7回收站系统可以实现查看到系统中所有人在公文系统中 的删除文件记录,回收站分为两级:一级回收站;

16、 二级回收站。3日志检查系统可以实现允许系统管理员或保密办人员可以 通日志检查,查看每份文件的操作日志1公文检查系统可以实现允许保密办人员或系统管理员对系 统中所有文件的检查。34保密 检查授权检查系统可以实现查询出用户的输出授权信息,并可 删除用户的输出授权,使用户在对公文操作中不 能将正文复制出。1内制文情况统计系统可以实现用户可根据条件统计某一时间段的 内制文情况,并可以将查询结果打印和导出。10内制文数量统计系统可以实现统计一段时间内各文种的内制文总 数量,以及占内制文数量的百分比。7内制文数量同期 比较系统可以实现统计指定时间段内的各文种的内制 文情况,并与上一年进行同期情况比较。7内制文数量统计系统可以实现分别统计各文种的内制文数量,并 分别统计高密、低密文件的数量和所占比例。7外部来文数量统 计系统可以实现统计一段时间内各文种的外部来文 总数量,办文和阅文数量以及办文阅文所占百分 比。7外部来文统计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