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表格的数据管理功能》教学设计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557577 上传时间:2018-10-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表格的数据管理功能》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子表格的数据管理功能》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子表格的数据管理功能》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电子表格的数据管理功能》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电子表格的数据管理功能》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表格的数据管理功能》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表格的数据管理功能》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4 4 节节电子表格的数据管理功能电子表格的数据管理功能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第 4 节电子表格的数据管理功能教学设计一、学习者分析经过前面几节的学习,学生对 Excel 的数据加工(公式和函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数据管理不了解,缺乏数据库建立和维护的经验。不知道应该如何通过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等数据库统计功能对数据进行分析,发掘出数据所蕴含的价值。二、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认识数据清单与工作表的区别,让学生学会建立数据清单,并掌握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数据统计方法。通过本节中的实例,学生还将了解别人是如何通过管理和分析所得的数据完成研究报告的,从

2、而为本章的最终目标(学生自己作一份研究报告)打下基础。本节是本章的核心部分。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数据库与数据清单,树立数据管理的意识;掌握排序、分类汇总、筛选等数据分析方法。 难点:分类汇总;对实际问题中的数据分析。3、课时安排:3 课时。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数据库和数据库技术的应用;(2)能区分数据清单和工作表;(3)建立数据清单,对数据进行管理;(4)掌握排序、分类汇总、筛选等数据分析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研究报告数据分析的实践活动,掌握对数据进行排序、分类汇总和筛选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数据管理的意识,增强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善于发掘数据价值的信息素

3、养。四、教学理念和方法本节教学围绕着一份研究报告展开,让学生在真实的数据调查、处理过程中,逐步学习和掌握建立数据清单,数据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等方法。运用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数据管理的作用,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运用数据分析去发掘数据中所蕴含的信息,从而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五、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教师先组织让学生通过思考和分组讨论学习和了解数据库及其应用,认识工作表与数据清单的区别,并以抢答方式检测学生掌握情况。然后以“关于供水的定额和超额用用提价研究报告”为例,通过教师讲授、演示和学生练习相结合,使学生在实例中体验数据清单的建立、数据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等数据分析

4、过程。2、教学过程第 1 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教学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了解数据库提问:数据有什么类型?面对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数据,如何才能有效地管理呢?在你的身边有哪些地方会用到数据管理呢?思考、回答设问引入,并通过身边的实例,让学生认识数据库的概念和作用。区分工作表和数据清单(1)通过 ppt 展示一份普通工作表和一份数据清单。(2)提问:普通的工作表与用于数据管理的数据清单有什么不同之处呢?(3)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解释“字段”“字段名” “记录”等概念。观察对比,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回答。 通过直观比较,引导学生发现数据清单的特征,找出工作表与数据清单之间的关系。数据清单的建立以小明同学“关于供水

5、的定额和超额用水提价的研究报告”为例,介绍数据清单的建立过程:(1)根据研究目的设计调查问卷。 (2)通过直接询问、电话询问等方式填写调查问卷。 (3)将收集好的原始数据录入计算机。认真听教师的讲解,了解研究报告的数据采集过程。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别人是如何有目的地收集数据,建立数据清单的。为学生自己作研究报告打下基础。数据加工(计算、排序) (1)布置任务:在原始数据清单中,如何计算出“月人均用水”字段的值?根据小明的设想,请你找出一般人的用水量范围。 (2)观察学生操作,并请个别学生演示:l公式计算月人均用水=家庭月用水/常住人口 l对“月人均用水”字段排序 (3)分析和归纳排序的方式(升

6、序、降序)和排序的方法(单字段、多字段) 。思考问题,上机实践,并在小组内讨论,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实际问题出发,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复习巩固数据计算;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数据排序。巩固练习完成书本课后的实践:(1)建立数据清单“图书.xls” 。(2)以“定价”为主要关键字(递减) , “出版日期”为次要关键字(递增)排序。思考问题、上机操作通过练习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数据清单,掌握数据排序的方法。第 2 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教学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引入(1)打开数据清单“用水量和超标用水量提价调查表” 。(2)布置任务:l如何对“有否节水措施”字段排序(递增)

7、?l计算在“有否节水措施”字段中, “有” “有时有” “没有”各有多少户?(3)教师巡视,并请学生演示操作过程。思考问题、上机操作设问引入,巩固数据排序,同时引出数据统计的问题。对于问题 2,学生基本采用口头统计的方式,这样能与稍后的分类汇总统计形成对比,加深学生理解。数据统计(分类汇总)(1)提出问题同学们普遍采用口头统计的方式来计算不同节水措施的用户个数,这种方法费时且易出错,能不能用电脑代替人脑呢?(2)教师演示用分类汇总统计用户个数的操作步骤:对要分类的字段排序选择“分类汇总”命令选择分类字段、汇总方式、汇总项注意:一定要先排序分类,再汇总统计。 (3)数据分析分类汇总后,单击数据表

8、左边的三级显示符号“1” “2”“3”或折叠/展开按钮“+” “-” ,从不同层次查看分类汇总结果,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有”和“有时有”节水措施的合起来占 85%,其中“有”节水措施的高于 50%,说明大部分市民都有节水意识和措施。(4)模仿练习 l统计“有否节水措施”字段中, “有” “有时有” “没有”三部分人自己定的超标水价的平均值各是多少?l从统计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l如何撤消分类汇总?认真听讲,观看教师的演示并模仿教师的操作,完成数据统计和分析练习。分类汇总是本节的难点和重点,操作步骤出错将导致统计失败,因此采用传统的讲、演、练的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数据统计

9、方法。巩固练习完成书本课后的实践:(1)统计每种“类别”的图书各有多少本。(2)分别求出每种“类别”的图书的总金额。(3)通过数据统计,你发现了什么?思考问题、上机操作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第 3 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教学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引入(1)打开数据清单“用水量和超标用水量提价调查表” 。(2)布置任务:l请找出“对提价看法”字段中“不同意”的人有哪些?l分析他们的情况,尝试找出他们不同意提价的原因。(3)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操作,并请学生演示和回答。思考问题、上机操作,并在小组内讨论,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数据处理的结果进行分析。设问引入,学生会用已学的知识排

10、序和分类汇总的方法找出“不同意”的人,这样既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同时引出数据筛选的问题。数据处理一(简单的自动筛选)(1)指出排序和分类汇总在完成上述任务中不足之处,在 Excel 中可以用筛选来查找符合某些条件的记录。(2)教师演示用自动筛选挑选出“不同意”提价的所有用户记录。(3)数据分析观察筛选后列出的所有不同意超标用水加价的记录,分析后得出结论:不同意加价的多数是用水量大且没有采取节水措施的用户,加价后与他们的利害关系是最突出的,因此对超标用水加价将会促使这部分用户珍惜水源。 (4)模仿练习 l找出“对提价看法”字段中“完全同意”的人有哪些?分析他们的超标用水和节水措施情况。l找出“有

11、”节水措施的人有哪些?分析他们的超标用水情况和对提价的看法。认真听讲,观看教师的演示并模仿教师的操作,完成自动筛选和分析练习。筛选是本节的重点,学生之前是没有接触过,因此采用传统的讲、演、练的方法,并通过与排序和分类汇总结果的对比,加深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据筛选。数据处理二(自定义自动筛选)(1)布置自学任务 l打开数据清单“用水量和超标用水量提价调查表” ,请找出“月人均用水”一项的值在 89 范围内的用户有哪些?分析他们对提价的意见。l打开数据清单“初一计算机成绩表” ,请找出姓“李”同学的记录。 (2)观察学生操作,并请学生演示和回答。思考问题,小组互助,参照课本范例完成任务。在自动筛选的基

12、础上,通过阅读课本和实验操作掌握自定义筛选,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提高自我获取和消化知识的能力。小结(1)筛选的方式 l自动筛选(简单的自动筛选、自定义自动筛选)l高级筛选(2)通配符:“*”和“?”及其含义归纳知识通过小结,梳理知识点。巩固练习完成书本课后的实践:(1)筛选出中国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书。(2)筛选出出版日期在 1990 至 1998 年(包括 1998年)之间的书籍。(3)筛选出出版社名由“上海”两字开头的书籍。思考问题、上机操作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数据筛选去解决问题。3.教学评价打开 Excel 电子表格文件“中国历届奥运会奖牌榜.xls” (1)以“年份”为主

13、要关键字(递减) ,“名次”为次要关键字(递增)排序。 (2)统计各届奥运会中国的奖牌总数分别是多少?通过观察统计结果,你发现了什么?(3)筛选出运动员“王义夫”的获奖记录,通过观察筛选结果,你发现了什么?(4)运用分类排序、分类汇总、筛选等方法进一步分析中国历届奥运会获奖情况,你还发现了什么?4、教学资源:(1)广州试行用水定额相关报道和图片。 (2)Excel 电子表格文件“中国历届奥运会奖牌榜.xls” 。六、教学反思(1)学生第一次接触数据管理,对本节内容普遍存在困难,因此本节教学中多采用教师或学生的操作演示,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数据处理操作过程。同时结合教师的分析和归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2)本节教学中,分类汇总是学生最易出错的地方。要强调学生先从下面三个方面思考分析问题:按什么分类?汇总方式是计数、求平均值、还是求和?对哪些字段汇总?然后操作时要先对分类排序,再对选取字段汇总。(3)本节采用问题引入方法,通过对多个实际问题的分析和数据处理,同学们能较好地掌握研究报告的数据采集过程和应用数据去分析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