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员复习题(新)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557037 上传时间:2018-10-30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3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员复习题(新)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安全管理员复习题(新)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安全管理员复习题(新)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安全管理员复习题(新)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安全管理员复习题(新)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员复习题(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员复习题(新)(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般行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练习题一般行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练习题一、判断题一、判断题 1.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2.劳动者有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权利。( ) 3.工伤保险基金可以用于工伤职工的救治和经济补偿以外的用途。( ) 4.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不属于工伤( )。 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督促、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 6.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必须依照安全生产监管监 察部门制定的安全培训大纲实施。( ) 7.安全设施一经投入生产和使用,不得

2、擅自闲置或拆除。( ) 8.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 9.对同一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的同一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可以给予两次以上罚 款的行政处罚。( ) 10.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是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规模大小等因素来确定的。 ( ) 11.机械设备运转时,操作者可以离开工作岗位。( ) 12.企业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已辨识和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安全 报告。( ) 13.职工个人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 14.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不包括事故报告、处理及对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追究情况。 ( ) 15.造成 1 亿元以上直接

3、经济损失的事故为重大事故。( ) 16.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40 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 17.任何生产经营单位都应该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成立相应的应急救援组织 ( ) 18.当安全与生产、效益和速度相冲突时,必须首先保证安全。( ) 19.企业安全保障制度不属于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七项基本法律制度之一。( ) 20.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 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 21.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没必要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 ( ) 22.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

4、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 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 ) 23.用人单位必须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且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 ) 2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 ) 25.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熟悉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 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 ) 26.安全监管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事故隐患监督检查职责时,生产经营单 位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拒绝和阻挠。( ) 27.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 生。( ) 28.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

5、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但不应安排用于 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生产活动的经费。( )29.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生产安全事故不得隐瞒不报。( ) 30.班组长有权拒绝上级不符合安全生产的指令和意见。 ( ) 31.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32.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相关规定的工 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 33.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 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无效。( ) 34.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身

6、伤亡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35.“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 ) 36.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 37.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的伤害不应认定为工伤。( ) 38.职工有要求用人单位保障职工的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权利。( ) 39.用人单位因从业人员举报其违法生产,用人单位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40.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有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的权利。( ) 41.对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中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 门、监察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 ) 42.在作业过程中职工对于用

7、人单位任何指挥都应无条件服从。( ) 43.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禁止招未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 ) 44.良好的接地能完全消除有害的静电。( ) 45.电阻的单位是 。( ) 46.任何绝缘材料都是相对绝缘而无绝对绝缘。( ) 47.电流通过人体的局部肢体是没有危险的。( ) 48.火灾发生时应该乘坐电梯快速逃生。( ) 49.人体触电后会对人体会造成一定伤害,但是不可能导致人死亡。( ) 50.工伤保险条例对个体工商户没有约束效力。( ) 51.消防法规定,发现火灾后,只有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决定是否立即报警。( ) 52.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死亡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全国上一年度农村居民可支

8、 配收入的 20 倍。( ) 53.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 54.对危险性较大的建设项目要进行安全认证和评价。( ) 55.企业应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保险费用由企业和从业人员共同承担。( ) 56.“三违”作业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 ) 57.已在岗的班组长每年接受安全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 24 学时。( ) 58.消防法规定: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 59.企业单位应每年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 60.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60 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 61.燃烧的三要素是:可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 ) 62.冷却法灭火、窒息法灭火

9、、隔离法灭火等灭火方法只能独立使用,不能同时共同使 用( ) 63.水型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固体物质火灾。( ) 64.泡沫灭火器不能用于扑灭带电设备的火灾。( ) 65.1211 灭火器属于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一种。( ) 66.发生火灾时,进行扑救的时候应掌握先消灭、后控制的灭火原则。( ) 67.根据火情的不同可采取边扑救、边报警的方法。( )68.发生火灾,逃跑时最好的办法是低头弯腰,必要时可以爬行。( ) 69.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流过人体的途径,电击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 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 70.单相触电不会对人体构成较大的伤害。( ) 71.电弧烧伤是由弧光放电造成的

10、烧伤,是最危险的电伤。( ) 72.IT 系统是保护接零系统。( ) 73.TT 系统主要用于高压用户。( ) 74.TN 系统分为 TN-S,TN-C-S,TN-P 三种类型。( ) 75.我国标准规定工频安全电压有效值的限值为 50V。( ) 76.雷击不会引起燃烧爆炸事故。( ) 77.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 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 78.重大危险源现场应设立明显的安全标志。( ) 79.对于一般的安全隐患,生产经营单位应引起注意,不必立即进行整改。( ) 80.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按行政区域可划分为五级。( ) 81.石棉

11、肺属于尘肺病的一种。( ) 82.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应每年申报一次。( ) 83.劳动防护用品分为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 84.防坠落护具包括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和密目式安全立网。( ) 85.特别重大事故由发生事故所在省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 86.生产经营单位要从根本上预防和消除安全事故,就要加强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完善 安全生产条件。( ) 87.对于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生产经营单位没有必要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88.整顿的“三要素”,是要明确物品的放置场所、放置方法和做好标示。( ) 89.为确保演练的成功,参演人员应该参与演练方案的设计。() 90.长期处

12、于高强度的劳动状态对人体有害。( ) 91.作业场所工件、材料等应堆放整齐、平稳可靠,不得超过 2 m 高度。( ) 92.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吸取教训,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 93.生产经营单位发现事故隐患后,应及时整改。( ) 94.不定期检查是指对整个生产现场的检查。() 95.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发 生生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 96.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安全生产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 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 97.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

13、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 况进行经常性检查。( ) 98.应急准备和抢险的目的是为尽快地控制事故的发展,防止事故的蔓延和进一步扩大, 从而最终控制住事故。( )99.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100职业健康监护,是指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101劳动者离岗前 90 日内的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可以视为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102职业健康监护中出现新发生职业病(职业中毒)或者两例以上疑似职业病(职业中毒)的,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医疗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103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

14、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 5 万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104产生职业危害的用人单位对离职劳动者不必进行健康检查。 ()105.未成年工在身体允许情况下可以从事法律规定的禁忌工作。 ()106.职业病因为不是在工作中即时形成,不能定性为工伤。 ()107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的个体防护用品,不得挤占、挪用。 ()108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家属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109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110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采取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111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112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