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导学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552602 上传时间:2018-10-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导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导学案导学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导学案保亭思源小学 吴明坤学习内容 : 教材第 104106 页。学习目标:1、知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2、能够正确地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重点:知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难点:学会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学习过程:一、激趣定标(一)复习旧知1、 5/8 的分数单位是( )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7/9 里有( )个 1/9 ;( )个 1/7 是 4/7 。3、3 个 1/4 是( ) ;9/11 是 9 个( ) 。4、谈话: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习过同分母分数加、

2、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这个知识。(二)展示学习目标:1、知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2、能够正确地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二、自学互动【学习活动一】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学习内容:104 页例题 1学习方式:个人自学,可小组合作。学习任务:1、这张饼平均分成( )块,爸爸吃了()块饼,用分数表示为()张饼 ;妈妈吃了( )块饼,用分数表示为( )张饼。2、要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该怎样列式?为什么?3、你能计算出结果吗?你是怎么想的?4、观察计算结果,还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为什么?5、想一想:分数加法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同

3、分母分数相加,分母 ( ) ,分子( ) ,最后要把结果( ) 。6、效果检测:2/92/9= 2/75/7= 5/81/8=【学习活动二】同分母分数减法的算理学习内容:105 页例题 2学习方式:个人自学学习任务:1、原来有( )瓶矿泉水,倒出了( )瓶。2、要求“还剩多少瓶矿泉水?”该怎样列式计算?你是怎么想的?3、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的含义有什么关系?4、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 ) ,分子( ) ,最后要把结果( ) 。5、效果检测:5/62/9= 7/101/10= 7/92/9=6、小结: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怎样计算?应注意什么问题?三、教师点拨1、1/8

4、 是 1 个 1/8,3/8 是 3 个 1/8,合起来是 4 个1/8。2、3/4 是 3 个 1/4,减掉 1 个 1/4,还有 2 个 1/4,即2/4。3、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4、注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化成最简分数。四、课堂检测1、计算:1/137/13= 4/95/9= 14/154/15= 15/8=2、列式计算(1)7/20 与 9/20 的和是多少? (2)11/15 与 7/15的差是多少?3、解决问题:(1)小明做数学作业用了 11/15 小时,做语文作业用了 7/15 小时,他做作业一共用了多少小时?,(2)一

5、包饼干,吃了 2/9,还剩下几分之几没有吃?五、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中的第一课时。这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比 较建简单,是对分数在相同分母的情况下进行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在分析教材和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后,我对此作了有针对性的备课。本节课例 1 选择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分吃圆形大饼)为素材,引入分数加法的学习,这样选材有以下用处:(1)体现分数加法的计算是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2)利用圆形中的某些部分表示分数相加的直观图形,能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最终达到对直观图形的依赖,能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为此,在教学本节课内容

6、前,我作了如下的准备:一、找准目标,突破重难点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整体设计,关系到学生发展的水平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在预设教学目标时我力求准确。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归纳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探索感悟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二、创设亲切活泼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在教学本课例 1 的内容时,我用生活中的情景引入学习内容,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究中来。接着,根据以前学过的内容,让学生

7、自己提出问题然后按照自己的意见分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探讨。从而解决疑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后,引导学生自己归纳、补充、完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样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另一方面从学生总结的规律中来发现学生思维的漏洞,便于及时补救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比如 3/8+1/8=4/8=1/2,很多学生只得到 4/8 这个结果,并没有把它化简成最简分数,这就要强调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一定要把它化成最简分数。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供探索的空间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一个互动、交往的过程,传统的教将让位于学生

8、的学。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一切只有从学生出发,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本节课我并没有依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先学意义,再学习总结计算方法,而是先学习计算方法,再让学生自己总结,得出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之所以这样去教学,是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出发,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分数单位,并能根据分数单位进行口算。课堂中,我尽量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同时也努力使学生保持一个积极地学习状态。如在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和疑问时,有学生提出:“如果分子和分母都不同时,分数怎样进行加减法的计算呢?”这说明本节课已经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强烈的求知欲,学生才会自主地探索并提出这样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取得了不少收获:我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归纳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同时让学生分组探讨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同时我也感受到了自身的不足:一、对“高效课堂”四个环节操作不够熟练,时间分配不均,而且我在点拨时讲得过多了。二,学生在“自学互动”这块,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不佳,有个别小组没有互动起来,组长没有发挥好作用,这也跟教师平常的引导不够有关。三、虽然课前作了充分准备,但对于课堂上的突发情况处理的不够完善,这说明了我教学经验的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多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提高课堂的驾驭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