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活动记录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550283 上传时间:2018-10-3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探究活动记录 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科学探究活动记录 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科学探究活动记录 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科学探究活动记录 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科学探究活动记录 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探究活动记录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探究活动记录 (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探究活动记录日期:2011.10活动主题辅导老师参加人数液体分层型李小华20 人活动目标1 了解该实验器的结构、原理。 2 学习使用方法。 3 动手实验。活动过程学习结构和原理: 当油滴能自动收缩成球形时,由于重油的密度比煤油的大,所以它能从上至下,依照透明塑料板一级一级的滚下来。 学习使用方法: 1、使用时只要将油盒转动 180 度,我们就可以看见重油通过小孔滴下来形成小油珠 从上而下滚下来。 2、当重油全部滚落到最下层后,再转动 180 度,油又从小孔滴下来,变成小油珠从上到下滚下来。这样的步骤可反复循环。注意事项: 1、小心轻放 2、避免太阳直射 3、放在阴凉处 科学探究活动记录日期

2、:12 月 10日活动主题辅导老师参加人数真假沸腾实验器赵林16 人活动目标1 了解该实验器的结构、原理。 2 学习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维护。3 动手实验。活动过程学习原理: 用手掌握住任何一个玻璃球,手掌的热将引起玻璃球中饱和的气态乙醚气压压增大,从而将此球中的乙醚液体很快全部压入另一个球中,看上去就像沸腾了。 学习使用方法: 1、观察真假沸腾实验器的形状、结构和液体 的状况。 2、用手握住其中的一个玻璃球。 3、观察液体流动及喷射情况。 4、再用另外一只手的手掌去握住另外一只玻璃球,再观察液体的动向。 注意事项: 1、切勿将至于阳光直射处。 2、万一破裂,打开门窗通风,有害气体。 科学探究

3、活动记录日期:3 月 9 日活动主题辅导老师参加人数魔箱: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现象李江16 人活动目标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现象活动过程实验过程:1、人站仪器侧面,将一枚硬币沿仪器上端的开口投下。2、人再站仪器正面,观察发生的现象。3、可从仪器侧壁,开箱取币。探究问题:1、为什么投币不见了呢?会发生怎样的现象?2、玻璃镜为什么要固定成 45 度角呢?注意事项:仪器内有玻璃镜子,实验时注意安全。科学探究活动记录日期:6 月 5 日活动主题辅导老师参加人数研究尖端放电原理的应 用李江16 人活动目标研究尖端放电原理的应用活动过程1、将静电高压电源正、负极分别接在避雷针演示仪的上下金属板上,接通电源,金属球与

4、上极板间形成火花放电,可听到劈啪声音,并看到火花。若看不到火花,可将电源电压逐渐加大。演示完毕后,关闭电源并放电。2、用手按下绝缘柄,使顶端呈圆锥状(尖端)的金属物体,可听到金属球放电的声音明显减小,而尖端金属物体放电声音不断增大。可以看到尖端与上极板之间形成连续的一条放电火花细线。3、让当尖端的金属缓慢下降,观察金属球何时发生明显放电现象。探究问题:1、 为什么会发生尖端放电现象?2、闪电是如何产生的?3、为什么避雷针要做成尖的?注意事项:实验时,身体不能碰触仪器的金属部分。实验完毕,应先关闭电源并及时放电。科学探究活动记录日期:9 月 16活动主题辅导老师参加人数机翼升力演示仪康永娟15

5、人活动目标1、认识伯努利原理。2、研究机翼迎风上升的现象。活动过程1、将鼓风机电源的插头插入座内,将出风口对着机翼下端,按住开关吹,注意观察。2、握住把手,边吹边抬起出风口,注意观察。3、然后,再边吹边降低出风口,注意观察。探究问题:1、气流吹机翼的下部,机翼能否被吹起来?2、气流吹机翼的上部,机翼能否被吹起来?3、机翼为什么做成流线型?4、机翼获得向上的力是从哪里来的?5、机翼获得向上力的大小与气流的流速有关吗?注意事项:应将鼓风机出风口缓慢向上抬起。一人操作,其他人员远离仪器并注意观察。科学探究活动记录日期:12 月 7 日活动主题辅导老师参加人数声音的特征赵林15 人活动目标研究琴弦发声

6、的特点与哪些因素有关活动过程1、拨动粗钢弦,比较不同长度发声频率不同。2、拨动细钢弦,比较不同长度发声频率不同。3、拨动尼龙弦,比较不同长度发声频率不同。4、比较相同长度时,不同弦发声频率的差异。5、逐渐将弦拧紧,比较同一根弦、不同长度发声频率的不同。探究问题:1、为什么粗弦发音低、细弦发音高?2、在同一根弦上拨动时,为什么弦长时发音低,而弦短时发音高呢?3、钢弦和尼龙弦比较,为什么发声有所不同呢?4、同一段弦,为什么拉力大时,音调会变高,拉力小时,音调会变低?5、木箱开孔与不开孔有什么区别呢?注意事项:弦线不能拉得太紧,以防损坏仪器。科学探究活动记录日期:2013 年 4 月 9 日活动主题

7、辅导老师参加人数会翻跟头的魔丸丁洋17 人活动目标1、探究重心的变化及其对物体运动的作用。2、探究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应用。活动过程1、将魔丸平放在有机玻璃槽的一端,抬起这一端,观察魔丸怎样运动至另一端。反复多次。2、将有机玻璃槽的中间架在支架上,用手控制有机玻璃槽两端的高低,观察魔丸的运动。探究问题:1、魔丸为什么会像翻跟头似的运动而不是直接滑动下去?2、猜想一下魔丸内部的结构会是怎样的?3、试分析魔丸运动时重心的变化以及能量的转化情况。4、如果有机玻璃槽的倾斜过大,试分析魔丸会如何运动?5、如果有机玻璃槽的内壁很光滑,魔丸的运动会是怎样?如果是很粗糙,又会是怎样?实验结论与体会:(以下由学生

8、总结并交流,也可由教师引导得出)课外活动:取一枚带胶囊的药,将内部的药粒去掉并装入一粒自行车轴上的旧钢珠,然后密封固定紧。让自制的魔丸放在书本构成的斜面上,观察小魔丸的运动情况。注意事项:不要将有机玻璃槽倾斜的过大(接近竖直) ,以免圆柱体内的铅球砸坏玻璃槽的两端。科学探究活动记录日期:9 月活动主题辅导老师参加人数电磁铁赵林16 人活动目标探究电生磁的现象。活动过程1、将 5 伏稳压电源的插头插入座内,将带铁钩的铁板贴近电磁铁的下端,突然松手,注意观察。2、将带铁钩的铁板贴近电磁铁的下端后,按住开关 3 秒,注意观察。放开开关,注意观察。3、在小钩下面挂上一串钥匙,观察能否吊起来。探究问题:

9、1、电磁铁的结构是怎样的?2、通电的线圈,为什么会有磁性呢?3、一个线圈通电后,也能吸起重物吗?4、改变连接线的接法,对电磁铁的吸力有怎样的影响?注意事项:不要长时间按住开关不放,按住开关 3 秒后应放开,等待 5 秒钟后再实验。科学探究活动记录日期:10 月 9 日活动主题辅导老师参加人数光的行进(光的直线传 播、小孔成像)李小华12 人活动目标光的行进(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活动过程探 究 过 程 1、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属于自然光 哪些属于人造光 2、通过实验发现光在空气或水中沿 3、小孔成像是由光沿形成的。 科学探究活动记录日期:12 月 11 日活动主题辅导老师参加人数七色光(制造彩虹

10、、滤光试验)李江15 人活动目标七色光(制造彩虹、滤光试验)活动过程探 究 过 程 1、制造彩虹和旋转七色圆盘后,我的发现是: 2、滤光实验后,我看到: 在蒙红色玻璃纸的手电筒照射下,白色物体呈( )在蒙 ( )的手电筒照射下,白色物体呈( ) 在蒙( ) 的手电筒照射下,白色物体呈( ) 我的结论: - 科学探究活动记录日期:2014 年 4 月活动主题辅导老师参加人数太阳钟丁洋17 人活动目标1、太阳一天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吗?怎样变化? 2、阳光下的影子和太阳一天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有什么 关系?这种变化有规律吗? 3、太阳钟为什么可以较准确的作为计时工具? 4、阳光 照射物体,为什么会形成

11、影子呢?活动过程1、将太阳钟放在水平面上,利用指南针找到南北方向。 2、阳光照在仪器上,记录标杆尖留下的投影,绘制图像,可探究影尖有规律性地移动。做长期观察太阳钟的实验时,太阳钟的位置应保持固定不动科学探究活动记录表科学探究活动记录表时间:时间:2014.62014.6实验注意点:实验注意点: 1、以杯口与桌面接触的那一刻开始计时 2、每一次实验要换用一个新杯子 3、实验中蜡烛的高度要相同,这里全部选用 5 厘米长的蜡烛,三个杯子的 大小要一样。变化的只是杯底棋子的数量,高度。 4、合理分工,注意安全。我们的猜想:我们的猜想:蜡烛的高度越高,它的燃烧时间越( ),蜡烛的高度越低,它的 燃烧时间

12、越(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 实验计划:实验计划:用三个大小( )的杯子,分别放入长度( )的三根蜡烛,点 燃后,观察每一根蜡烛燃烧的时间的长短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实验结论:实验结论:蜡烛的高度越高,它的燃烧时间越( ),蜡烛的高度越低,它的 燃烧时间越( )。实验结论是否实验结论是否与猜想一致:与猜想一致:科学探究活动记录表科学探究活动记录表时间时间:2014.9:2014.9实验注意点:实验注意点: 1、以杯口与桌面接触的那一刻开始计时 2、实验中蜡烛的高度要相同,不同的只是杯子的大小。 3、每一次实验要换用一根长度相同的新蜡烛。 4、合理分工,注意安全。我们的猜想我们的猜想:蜡烛的高度

13、相同时,杯子越大( ),燃烧时间越( ),杯 子越小( ),燃烧时间越(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 实验计划:实验计划:用三个大小( )的杯子,分别放入长度( )的三根蜡 烛,点燃后,观察每一根蜡烛燃烧的时间的长短杯子大小大号杯中号杯小号杯实验结果:实验结果:燃烧时间(填长、短、较长)实验结论:实验结论:蜡烛的高度相同时,杯子越大( ),燃烧时间越( ),杯 子越小( ),燃烧时间越( )。实验结论是实验结论是否与猜想一否与猜想一致:致:科学探究活动记录我的大树时间:2014.10秋天是一个适合户外活动的季节,怎样才能玩得有意义呢?上个月,我们开展了一次科学探究活动观察和记录大树的特征。猜猜他们趴着在干什么?李煜辉拓得最认真、最好了我来拓印树皮测量一下大树的腰身吧!孙凯航的大树太大了,需要妈妈帮帮忙我们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记录了我们的大树,帮他设计了一张张名片。怎么样?你还有更多更好的记录方法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