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教学与建构教学理论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550018 上传时间:2018-10-3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直接教学与建构教学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直接教学与建构教学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直接教学与建构教学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直接教学与建构教学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直接教学与建构教学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直接教学与建构教学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接教学与建构教学理论(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直接教学,与,建构教学,主讲:求职者联盟小组,了解直接教学与建构主义教学的基本概念、原则,教学目标,理解并且掌握直接教学与建构主义教学的基本方法、教学流程,对于经典案例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本课程学,能够独立设计相关教案,并且运用于实际教学,直接教学,1、定义 2、特点 3、时代背景 4、理论基础 5、教学内容与方法 6、案例分析,目录,直接教学,直接教学法是一种不借助母语,直接用要教授的语言进行教学的方法。“直接”的含义:直接用外语教外语;将语言与客观事物(如词与实物)直接联系。 代表人物:德国语言教育家菲埃托德国教育家贝力子法国语言教育家古安,1、定义,直接教学,直接用外语思维初级阶段不进行系

2、统的语法教学教学中完全不使用或大部分时间不用母语进行语言与翻译练,以避免母语的干扰。重视语音和口语教学语言学中注重文化知识的灌输,2、特点,直接教学,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国之间的交流需要进一步增强,现代语言的教学日益受到重视。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邻近学科有了长足的发展,为新方法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1886年,国际语音学会的成立和国际音标的制定对推动“直接法”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1899年,斯威特(Sweet): The Practical Study of Languages出版,对直接法作了系统论述。,3、时代背景,直接教学,直接

3、教学模式与我们平时接触的理论有本质的区别。直接教学模式不是建立在儿童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儿童行为的变化和个体间的差异不是根据儿童发展,而是根据儿童学加以解释。直接教育模式主要是建立在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基础上。在行为的方法中,强调的是控制学者的哪些行为可以被测量和观察,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于内在的心理动力,例如思考和感觉,4、理论基础,直接教学,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定义: 所谓操作性条件反射,不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而是由主体行为触发的。只要出现相应的条件,即强化物和行为之间形成了明显的相倚关系,那么,相应的行为就会出现。,4、理论基础,直接教学,核心内容是读、写、算。它是为五到八岁儿童设计

4、的课程方案。小组教学是直接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一个班级通常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由4-7人。根据不同的水平,活动持续时间不同。此模式是依据部分的行为研究和有关如何达成有效训练的研究。把教学分成细小且又分离的部分,依序达成是非常有用的,直接的教学特征便是用短暂课堂时间结合练,直到学达到精熟。以行为训练为主。行为训练的重要概念就是塑造、模仿、练、回馈和强化。,5、教学内容与方法,直接教学,5、教学内容与方法,塑造:一开始老师确定学生学的期望结果,把这一个课题分解成许多步骤,或是连续性的渐进动作,对于学得新的知识或技巧是必要的,当学生经由对期望技巧控制所必要的步骤而进行时,他们的行为经由强化逐渐地被

5、塑造。,模仿:学者借着目击与模仿如同模范般的老师,来获得知识与技巧,在一些情形下,学生模仿别人的行为比自己独立工作更有效率地学得技巧中信息或步骤的部分。,直接教学,5、教学内容与方法,练:在练的早期阶段,教师用组织与结构化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每一步骤。错误应该被订正且正确的行为应该被强化,在这一个阶段是非常必要的。在学生能够正确地完成这技巧的百分之85至90之后,然后他们在定期的指导下独立练,直到他们能正确且完全独立地完成这一课题。(高考练、试卷、题海战术),直接教学,5、教学内容与方法,回馈:应该越明确越好,当强化是积极且频繁是最有效果的,消极的话语通常会妨碍表现。例如:教师对学生说“那是一件

6、愚蠢的事!”或“为什么你跟不上班上其他人?”等等,这样的批评且带有一定讽刺性的话语会刺激儿童,会让幼儿产生相反心理。当练进行时,学生需要接受回馈,经由口头、或成绩,根据他们的表演给予回馈,一开始,老师提供连续的回馈或再教一遍,随着学的进步,回馈的次数可以变的少一点。,直接教学,5、教学内容与方法,强化:是要一直持续而不能间断的,也就是说,老师 能随时作加强的动作或安排定期的补充及增强。在学刚开始的阶段,学生有正向的响应或回答之后,老师应给予补充来引导到正确的方向。有些学者在刚开始的阶段都会是正确的行为,但是他们需要鼓励才能持续往前。当学进步的时候,应该要定期的强化。,直接教学,6、案例分析 贝

7、瑞特-恩格尔曼学校BE直接教学模式,BE直接教学模式是贝瑞特和恩格尔门为帮助4-6岁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在学业上能够追上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儿童所设计的教育方案。 60年代中期,贝瑞特和恩格尔曼在美国伊丽诺斯大学成立了一个附属幼儿园,即贝瑞特恩格尔曼学校。在决定课程内容时,贝瑞特和恩格尔曼运用了两个策略,其一是他们关注儿童在小学一年级课程中会碰到哪些课程材料,从而决定儿童应该知道一些什么;其二是他们回顾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量表的测试内容,从而决定课程中的“普遍性概念内容”。据此,他们认为课程内容应该包括颜色、大小、形状、位置、数字、分类、排序,等等。,1、学原理 2、教学原则 3、教学方法 4、案例分

8、析,建构式教学,目录:,建构式教学,学原理,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者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与他人的协作,主动建构而获得的。,(1)把所有的学任务都置于为了能够更有效地适应世界的学中。 (2)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学环境中的目标相符合;教师确定的问题应该使学生感到就是他们本人的问题。 (3)设计真实的任务。真实的活动是学环境的重要的特征。就是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日常的活动或实践整合多重的内容或技能。 (4)设计能够反映学生在学结束后就从事有效行动的复杂环境,建构式教学,教学原则,(5)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教师应该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9、(6)设计支持和激发学生思维的学环境。(7)鼓励学生在社会背景中检测自己的观点。(8)支持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过程的反思,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的技能,成为独立的学者。,建构式教学,教学原则,支架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 随机进入教学,建构式教学,教学方法,(一)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简介: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

10、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到发展的前面。,支架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 随机进入教学,建构式教学,教学方法,(一)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 (4)协作学进行小组协商、讨论。 (5)效果评价对学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小组对个人的学评价,支架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 随机进入教学,建构式教学,教学方法,(二)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

11、ion),简介: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支架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 随机进入教学,建构式教学,教学方法,(二)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步骤: (1)创设情境使学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的中心内容 (3)自主学 (4)协作学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5

12、)效果评价,支架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 随机进入教学,建构式教学,教学方法,(三)随机进入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简介: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即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支架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 随机进入教学,建构式教学,教学方法,(三)随机进入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步骤:(1)呈现基本情境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2)随机进入学取决于学生“随机进入”学所选择的内容而呈现与当前

13、学主题的不同侧面特性相关联的情境,支架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 随机进入教学,建构式教学,教学方法,(三)随机进入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步骤: (3)思维发展训练其方法是: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应在“元认知级”进行;2)要注意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即要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例如教师可通过这样一些问题来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你的意思是指?”“你怎么知道这是正确的?”“这是为什么?”等等);3)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可通过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来达到:“还有没有其它的含义?”“请对A与B之间作出比较”,“请评价某种观点”等,支架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 随机进入教学,建构式

14、教学,教学方法,(三)随机进入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步骤:(4)小组协作学围绕呈现不同侧面的情境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5)学效果评价包括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评价内容与支架式教学中相同。,支架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 随机进入教学,建构式教学,美术教学案例陶艺学中美的发现和创造 原上海市南京路第一小学的美术教师邓英姿女士所设计的三年级陶艺学单元,可以说是建构主义美术教学的一个范例。 按照美术课的教科书,“陶艺”只有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但是,邓英姿班级的“陶艺学”最后持续了15个课时。教师最初在设计教案的时候,也只设计了6个课时内容,即第一小单元“初涉陶艺”。在

15、赴陶艺中心参观陶艺作品初次尝试制作讨论和评价自己的陶艺作品重新制作陶艺品等活动之后,学生对“陶艺”学意犹未尽,要求再去陶艺中心参观。于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要求以及学生在制作和讨论中所出现的问题,重新设计了包含四个小单元的单元教学设计:“初涉陶艺”,“欣赏陶艺作品”,“设计与创作”。后来又根据需要,增加了“定制礼品”和“与专家合作”。可以说,这个“陶艺学”单元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协商设计的产物。,支架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 随机进入教学,建构式教学,美术教学案例陶艺学中美的发现和创造 案例的特点 教师把学生带入真实的陶艺世界去感受和认识陶艺之美,或创设问题情境、任务情境之中,诱发、驱动学生一次一次地去创作,并为提高陶艺创作水平而去欣赏、比较陶艺名品、收集陶艺资料。 学过程是反复参观、制作、评价和讨论的过程。在总共15次教学活动中,赴陶艺中心参观学共3次,制作陶艺作品共5次,集体反思和讨论活动有5次,对美术和陶艺的综合介绍2次。这些活动是交叉安排的,提供了学生充分的反思机会。学生通过看、做、想、写、说等多种活动,从不同角度认识陶艺之美和陶艺制作的方法,并通过这一过程综合发展对美术的理解力和感受力、表现技能以及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