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教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549596 上传时间:2018-10-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教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第第 1 1 课课1818 世纪末世纪末 1919 世纪初世纪初 的埃及的埃及教案教案第六单元第 1 课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的埃及教案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马木路克包税制帕夏素丹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埃及国内政治、经济状况与西方殖民侵略所造成的危机共同作用,使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成为历史的必然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把握东西方历史发展趋向与碰撞,将其整合成东方古老文明发生变迁的参考体系和评价体系,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放置在其中分析、评判分析比较问题探究一切古老的文明如果失去创新发展,必会失去辉煌法国和英国殖民

2、入侵反法同盟拿破仑的入侵和殖民统治情境再现历史联系近代西方殖民侵略既带给东方国家以灾难,也带来进步的因素和契机穆罕默德阿里的崛起开罗三次起义阿里夺取政权问题探究综合分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为埃及近代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必然性和可能性。难点埃及封建制度的独特构成。对拿破仑殖民统治的评价。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描述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埃及的政治、经济、社会关系及内外矛盾:一、16 世纪初以来,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埃及的政治、经济状况;二、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法国和英国对埃及的侵略及其对埃及社会的深刻影响;三、在反抗

3、法英两国侵略的斗争中崛起的穆罕默德阿里政权的建立及其面临的严峻形势。这些内容构成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发生的全景式背景,揭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民族的、历史的和文化的深层次根源,并将其放置在世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大背景中,促使人们思考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与应对这一人类发展的重大课题。由于本课内容涉及到多国历史的发展,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的要求,适当补充相关内容的基础知识,或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有关的历史书籍,形成较为宽泛而完整的知识铺垫,帮助学生从教材要求的高度和深度掌握学习内容,培养理性的历史思维能力。本课引言部分以 18 世纪末英法争夺地理战略位置重要的埃及为切入口,提出问题,设置悬疑,

4、引导学习者去了解当时埃及的基本状况。这种导入主题内容的方法符合改革这一选修模块的特点。这一模块的知识内容是按专题要求编排,只具有主旨内涵上的一致性,却缺乏整个模块知识体系构成的顺延性。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把握这一特点,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富有自身特点的突破与创新。本课引言明确要求学习者着重探究两个主要问题:一、18 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人与马木路克是如何统治埃及的?二、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法国和英国是怎样侵略埃及的?这样,学习者明确了学习本课内容的基本方法与要求,即必须抓住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发生背景中的内外两大因素。引言还选出三个重要的基本概念,要求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予以充分的关注:马木路克、包税

5、制、开罗首次起义。这三个概念从另外的角度反映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发生的内部和外部的原因。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领会教材的意图,并开展自主的探究学习活动,以获得更多更广泛的知识支撑进行深入的历史思考。第一目“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教材用简练的文字和形象的情景图片,介绍了 16 世纪初至 18世纪末法国入侵前的埃及社会、政治、经济等的基本状况,重点放在马木路克与包税制这两个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上。自 16 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将其变为帝国的一个行省以来,奥斯曼帝国对于埃及的统治在政治上渐渐流于一种形式即宗主权的明确,经济上则主要体现为帝国对于埃及的赋税征收。至 18 世纪末,埃及政治上

6、已被马木路克控制,经济上埃及的土地和赋税收入的大部分则通过包税制落入马木路克的手里。封建军事集团马木路克成为埃及真正的统治者,他们之间的相互征战,导致埃及的分裂和衰弱,从而给西方国家侵入埃及造成可乘之机。落后的封建制度与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发生猛烈的碰撞,迫使埃及社会进行改革,以寻求本民族及其文化的生存与发展。由于奥斯曼帝国的兴衰和埃及历史发展是贯穿本单元知识结构的线索性内容,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当适当介绍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及其扩张、16 世纪前埃及历史演变的基本脉络。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由伊斯兰化的突厥人建立起来的军事帝国。16 世纪中叶,苏里曼一世统治时期(15201566 年) ,奥斯曼

7、帝国臻于鼎盛,帝国的版图囊括了昔日拜占廷和阿拉伯帝国统治的大部分地区,形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17 世纪中叶以后,内外交困、危机四伏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逐渐衰落下去。而其统治下庞大的疆土,则在此后成为西欧列强与俄罗斯长期争夺的目标,人称“土耳其遗产” 。巴尔干半岛、北非和西亚成了西欧强国纵横捭阖的场所。埃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公元前三千年代中期,尼罗河流域即进入奴隶社会,此后历经许多王朝的统治。教师可适当回顾。马木路克是本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它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最重要的国内背景,代表着改革前埃及内部落后的封建制度及经济基础。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在【

8、历史纵横】及图片中对马木路克的介绍,适当补充一些较为具体的史料,以帮助学生掌握这一特殊的历史现象。另外,为扩大知识面和加深理解,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后比较马木路克与俄国哥萨克、日本武士、西欧骑士等。埃及阿尤布王朝(11711250 年)后期,统治者从中亚和高加索等地购买大批奴隶,编入军队充当侍卫,这就是马木路克。后来马木路克势力渐大,于 1250 年建立了自己的王朝。1517 年,奥斯曼帝国占领埃及。素丹将当地政权交给帕夏(总督) 、近卫军和马木路克管理。最初帕夏的势力最大,17 世纪末 18 世纪初马木路克逐渐占上风。1768 年马木路克首领阿里贝伊废黜帕夏,翌年宣布独立,并占据汉志和叙利亚

9、,自称埃及素丹及地中海和红海君主。由于土耳其人的横征暴敛和马木路克之间的混战,18 世纪末尼罗河三角洲附近 1/3 的农田荒芜,产量不及罗马人统治时期的 1/4。农村盛行包税制,全国 2/3 的土地被马木路克包税人占有。1798 年拿破仑侵入埃及以后,在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严厉打击腐朽不得人心的马木路克势力,埃及的封建军事主力量遭到严重的削弱。法军撤出埃及后,在英国支持下,马木路克卷土重来。在开罗第三次起义中,穆罕默德阿里崛起。1811 年,穆罕默德阿里设计将马木路克的头目一网打尽,并在全国范围搜捕并处决马木路克骨干数千人。从此,统治埃及几百年的封建军事主集团马木路克从埃及的历史舞台上消失了。包

10、税制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教材对这一概念从三个方面作了介绍:税制实行的背景和原因;税制内容涉及到赋税征收和土地制度;包税制与马木路克实际统治埃及的关系。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在帮助学生从这三方面把握包税制概念的基础上,突出它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前埃及封建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阻碍埃及社会发展最深刻的社会因素,因此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中必然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第二目“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入侵”本目主要介绍了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法国和英国相继对埃及的侵略活动。本目内容可分两个层次:英法侵略埃及和英法之间争夺埃及的斗争。英法两国的侵略特点及其影响各不相同:拿破仑军队侵占埃及,对埃及实行殖民统治,这种统

11、治客观上一定程度打击了埃及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科学文化,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有一定的诱导作用。英国与法国争夺埃及,为达到侵略埃及的目的,英国往往联合奥斯曼帝国或扶持马木路克势力,英国的侵略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最主要的外部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注意这一区别,指导学生理解教材,把握西方殖民侵略活动的多样性特点,具体、辩证地分析殖民侵略的影响。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法军入侵开罗 拿破仑赦免被捕的埃及人和【学思之窗】 ,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培养分析历史现象和辩证思维的能力。拿破仑远征军的入侵(17981801 年)给埃及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猛烈冲击了埃及封建社会结构,结束

12、了它与世隔绝的状态,从而揭开了埃及社会大变革的序幕。此后几十年里,长期停滞不前的埃及社会在剧烈的动荡中开始向前迈步。本目内容涉及到了英法两国争夺欧洲霸权和殖民霸权的斗争,这一斗争在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过程中始终隐约地发挥着作用,对改革进程的深入与成败有着不小的影响。建议教师注意并适当补充相关内容。第三目“穆罕默德阿里的崛起”本目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埃及人民反抗法军的殖民统治和马木路克的反动统治(三次开罗起义) 、穆罕默德阿里政权的建立、穆罕默德阿里政权面临的严峻的内外形势。三次开罗起义。第一、二次开罗起义是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民族斗争。尽管两次起义都没取得成功,但在反抗斗争中逐渐形成的独立民族意识,

13、是穆罕默德阿里崛起和改革最深刻的社会意识因素。第三次开罗起义是反抗马木路克暴政的斗争,正是在这一次斗争中,穆罕默德阿里站到人民一边,迅速崛起,掌握了对埃及的统治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政权前提得以成立。穆罕默德阿里政权建立后,内外形势均十分严峻:外有英国等西方国家的侵略危险,内有奥斯曼帝国的镇压和马木路克反动势力的威胁。为巩固新生的政权,只有进行改革,迅速增强自己的实力,才能消除危机。这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发生的必然性因素。本目教材提到英国对埃及的两次军事入侵:第一次,1801 年 10 月,法军撤走后,英军便进占开罗、亚历山大等主要城市,并竭力网罗马木路克残余势力,试图长期占领埃及。后来,由于法

14、国和其他强国不断对英国施加压力,奥斯曼帝国强硬抵制英国在埃及的渗透,1803 年 3 月,英军被迫撤出埃及。第二次,1807 年 3月,英军 6000 余人攻占亚历山大,随即进攻罗塞塔。守城军民顽强抵抗,全国人民掀起抗英卫国的浪潮,在人民的推动下,穆罕默德阿里下决心抗战,亲赴前线,打退了英军对罗塞塔的进攻。英军于这年 9 月撤出亚历山大。新生的穆罕默德阿里政权得到了巩固,得以集中力量清除国内隐患,推行改革。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阐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发生的历史背景与条件,内容涉及了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东西方世界历史的多个方面及相互碰撞作用的关系,要求学

15、生运用分析、归纳、比较、概括等较高的能力。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补充相关的基础知识,又要把握好本课知识构成的层次和结构,避免教学中教学知识呈散乱芜杂的状态,更要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本课导入,建议教师采用谈话法: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相关内容,联系西欧开辟新航路和殖民扩张,着重强调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及其向世界各地扩张的这一世界历史的巨变,提出一个让学生思考的问题:当此西方迅速崛起之时,古老的东方该如何应对而避免可能的沉沦?从而将学生的对世界历史的视线由西方转移到东方,转移到埃及,进入本课的学习。第一目“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 ,建议教师教学中突出马木路克在埃及

16、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特权,以帮助学生透过奥斯曼帝国宗主国统治的表象,真正认识军事封建主集团马木路克对埃及的封建统治现状。马木路克的统治。政治上,由担任各地的地方长官,到 18 世纪末架空甚至可以废黜奥斯曼帝国派遣的帕夏;经济上,掌握包税权,控制埃及土地,随意向农民征收租税;军事上,单独组建近卫军,争权夺利,互相攻伐。第二目“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入侵” ,建议教师将教学分解为三个相互渗透的层次: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英法关系;英法对埃及的侵略与争夺;拿破仑对埃及的三年殖民统治。由于本目内容涉及到法国大革命、拿破仑、英法争夺欧洲霸权和海上霸权的斗争等更为宏大而复杂的历史背景,因此建议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自主学习活动,达到旧知与新知的融合和重构,解决本目中一些较为复杂的重要问题。如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及世界的影响、英国组织反法同盟的主要原因、评价拿破仑与评价拿破仑在埃及的殖民统治等。课堂教学应以【学思之窗】提出的问题为教学切入点,集中突破对拿破仑殖民统治的分析与评判,突出拿破仑殖民统治在埃及社会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