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528020 上传时间:2018-10-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浅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 率的策略率的策略【内容摘要】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高科技的产物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被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信息技术作为全新的血液融入其中,必然是喜忧参半的。针对初中语文课堂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将从优劣两方面分析提出信息技术于初中语文教学完美结合的具体策略,促使信息技术成为语文课堂中高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学习主动积极性,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语文 课堂效率 策略为了增强初中语文课堂的质和量,网络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课件被大量运用于日常教学中,这些

2、教学工具的大量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课堂形式和内容,更容易创造吸引学生的教学情境。课堂上出现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场面确实是语文教学的可喜之处,因此很多教师开始依赖这项工具,上课内容以课件为主以书本为辅,形成了本末倒置的教学模式,这必然会导致课堂学习效率的低下,语文课会变成一个看新鲜的地方。如何正确运用信息技术增强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个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内容,任何教学工具的运用都是在实践中摸索和发展的。一、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教学情境使学生融入课堂学习信息技术的优势之一是可以营造逼真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快的融入课文学习中。教师通过制作课件的过程,进一步的梳理整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思路变得清晰

3、,有助于教师优化教学方式。另一方面课堂上课件的展示可以作为教学的“开胃菜” 、 “饭后甜点” 。 “开胃菜”就是以生动的画面和语音吸引学生的注意并顺利导入课堂学习, “饭后甜点”就是课后的总结,以简明扼要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课堂学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例如,在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一课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前先播放一段事先准备好的苏州园林的视频,观看结束后教师提问:苏州园林的特点是什么?伴随着这样的疑问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进入课文学习。随着学习深入,苏州园林的特色跃然纸上,比如課文提到苏州园林的四个讲究,第一个讲究就是亭台轩榭的布局,其布局不讲究对称,可配以园林的图片和效果图加深理解。另一个就是讲究近景和远景

4、的层次,关于景色的层次问题对初中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教师可以用几张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近远景的差别及其相互关系,学生明白其含义之后引入园林近景和远景,让学生领略古时造园手法的别具匠心。利用利息技术营造课堂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眼、脑、心共用,增强教师教学的综合效率,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二、利用信息技术创造网络课堂进行探究性学习网络是一个虚拟的大世界,可以模拟该形式并优化创建网络课堂,利用网络的乐趣性吸引学生参与进来。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建立一个校内网,每个班级建立一个网络课堂,网络课堂可以设置签到和任务,根据签到和任务的得分最为学期末评分的宗旨之一。教师根据课文内

5、容设置多种任务,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整个单元的学习了解了民间节日的风俗,教师在校园网中设置“基础你会了吗” 、 “测试你怕了吗” 、 “我的问题你能答上吗” 、 “我的感想你有吗” 、 “课件链接”这些项目,基础项目中可以夯实字词内容,随堂测试可以就该单元出一些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你问我答项目中可以由学生留题,其他学生随机答题,将问题设置在该单元的学习范围内,这个项目利用初中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增强其学习动力。鼓励学生就节日风俗发表文章,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另外教师可以将课上的课件、参考资料放在课件链接上,学生自行下载学习复习,通过网络共享性,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

6、行课后学习、在线测试、自我创新、互相讨论等,为师生之间创造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三、创造以课本为主,多媒体课件为辅的课堂模式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注意力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分散,课堂教学如果一味的采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课件,学生的注意力会被视频和课件中的东西所吸引,如果关注的点不在课文学习上,那么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运用将事倍功半。有些教师由于过度依赖课件,上课内容基本都是以网络资源为主,忽视课本的重要性,也容易产生本末倒置的教学方式。一个良好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以课本教学为主,以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课件为辅。例如,在九年级下册课文孔乙己的教学中,教师在导入课文前可以运用课件让学生展示文中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简介,接着用课文朗读的方式开始进入课文学习。当故事的结局展现出来的时候,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孔乙己一直以读书人自称,但到最后却偷书被打断腿,一直沦落下去。这是可以将课件提到的时代背景与结局联系起来,在清末时期,孔乙己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