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可行性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8523638 上传时间:2018-10-3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可行性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可行性报告(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第一章第一章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一、项目提要一、项目提要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承担单位:项目承担单位:弋阳县红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地点:建设地点: 弋阳县南岩镇光辉村委会谢家村和曹溪镇马山村建设期限:建设期限: 两年,即 2015 年 7 月2017 年 6 月。项目主要内容与规模:项目主要内容与规模:在江西省弋阳县南岩镇和曹溪镇,营建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示范林 50 亩、技术推广示范林 450 亩,共 500亩; 通过养分、水分调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手段,

2、研究出富硒雷竹笋丰产高效规范栽培技术,制定富硒雷竹笋企业标准和富硒雷竹笋丰产栽培企业标准,开展项目技术培训与宣传,在全县推广。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 250 万元,其中新技术应用示范 110.3 万元,占 44.12%;专用材料费 98.7 万元,点39.48%;简易基础设施建设 32.0 万元,占 12.8%;设备购置 4.0 万元,占 1.6%;技术培训费 5.0 万元,占 2%。按资金来源分:按资金来源分:国家投资 30.0 万元,占总投资的 12.0%;项目实施主体统筹安排 220.0 万元,占 88.0%。效益分析与评价:效益分析与评价:项目的实施,将带

3、当地及周边地区的企业和林农高效利用雷竹笋资源,既可增加促进区域林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又可提高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良土壤、净化空气的能力,项目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项目建设可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贡献率及林业新科技推广应用率,有利于促进区域性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区域性特色产业发展,促进经济收益增长,延长雷竹产业链;项目建设在林分清理、竹林留养、施肥、管护、灌溉、挖笋等生产环节需要大量的劳务人员,可提供 1 万个工日的就业机会,对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活跃农村特色经济,促进农民脱贫致富,保持社会稳定,将起到积极的作用。项目在弋阳县南岩镇光辉村委会谢家村和曹溪镇马山村等地推广示范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

4、技术示范林,雷竹笋的利用时间提前 3年,稳产时每亩可利用 2000kg,林龄 6 年后进入覆盖,以 3 年为周期,1 年为出冬笋,2 年出春笋。综上述,项目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良好,具有投资的价值和发展的必要。二、编制依据二、编制依据(1)全国竹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 年),2013 年 6 月;(2)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竹产业发展的意见(赣府发201324 号),2013 年 10 月;(3)江西省竹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 年),2011 年 4月;(4)雷竹栽培技术规程,DB330224/T26-2003; 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表一建设内容 单

5、位 数量 备注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技术示范林 亩 50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技术推广示范林 亩 450劳务费 工日 9995 80 元/工日有机肥 吨 660 750 元/吨 复合肥 吨 201 2400 元/吨太阳能震频式灭虫灯 盏 4 5000 元/台技术培训 人次 400 500 元/人培训资料 册 2000雷竹春笋稳产后 kg/亩 2000雷竹笋 雷竹笋地方标准 DB3301/T118.12007硒元素的含量 mg/kg 132项目总投资 万元 250.0省科技经费财政投入 万元 30.0统筹资金 万元 220.0第二章、项目背景第二章、项目背景 一、自然地理一、自然地理弋阳县位于江西省东北

6、部,上饶地区东南部,属鄱阳湖水系,信汇流域中段,地理位置东经 117 13 27117 37 45,北纬 28 3 5528 46 55。北部、南部为中、低丘陵地带,中部为低丘、岗阜平原,地形起伏较小,分布有阶地、河滩、洲地在信江两岸。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大区江南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天气多变,雨水多,日照少;夏季酷热,多雷雨;秋季秋高气爽,少雨多日照;冬季寒冷,间有冰冻霜雪。域内河流属鄱阳湖水系,主要有两大河流,即信江流域和乐安河流域。土壤共有 7 个土类,其中,红壤广泛分布于丘陵岗阜和低山地区,约占弋阳县土地 63.1%;水稻土是主要耕作土壤,遍及弋阳县各乡镇,约占弋阳县土地 14.7%

7、;紫色土主要分布于县中部,约占弋阳县土 1.5%。弋阳县属中亚热带东部湿润森林区,处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境内现在植物 1000 多种,其中野生种子植物有 500 余种。在保护植物中有国家保护植物 15 种,其中级保护植物有银杏、苏铁和水杉, 级及 级以下保护植物有樟树、杜仲等 12 种。二、社会经济二、社会经济全县现辖 16 个乡(镇、场),有 139 个村民委员会(分场),1643 个自然村。2014 年末总人口 41.8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31.8万人,占总人口的 76%;主要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的人口有 7.2万人,几乎全年劳作,积累了丰富的农林生产经验。201

8、3 年度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80.5 亿元。三产比例为 17.3:48.3:34.4。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21.1 亿元。其中,林业产值 2.8 亿元。全年完成财政收入 12.13 亿元;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9524 元。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浙赣电气化铁路复线、320 国道、G60(沪昆)调整公路和乐江二级公路贯穿全境,沪昆高铁弋阳站将于 2013 年建成通车、移动通信覆盖率 100%,宽带网络已覆盖到村。三、林业资源三、林业资源弋阳县有丰富的山地资源,有种植动雷竹的传统,近年来,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政策资金扶持,有效促进雷竹产业发展,调动了人们种竹的积极性,为“三农”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9、。2012 年弋阳县成功获得“中国雷竹之乡”称号,县委、县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雷竹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县财政每年安排 300 万元扶持资金大力扶持相关产业。目前,以雷竹笋深加工为主的省级龙头企业一家,雷竹专业合作社 30 家;以覆盖培养砻糠笋鲜销为主集约经营的雷竹笋用林 10 万余亩,年产鲜笋约 1 万吨。四、弋阳县竹产业基本情况及主要成效四、弋阳县竹产业基本情况及主要成效弋阳地处中亚热带,气候温和,水热资源丰富,土壤类型多样,十分适宜竹类植物生长,毛竹和雷竹是弋阳县主要的经济竹种,全县现有竹林面积 24 万亩,占全县森林面积的 16%。其中,毛竹林面积 17 万亩、立竹量 2000

10、万根,年产竹材 200 万根,产值近 2 亿元,年产鲜笋 250 万公斤,产值 2500 万元;目前完成毛竹低改面积 8 万亩、笋材两用林 1 万亩。先后被省林业厅列为全省林下经济发展重点县、竹类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县,并于 2012 年荣获中国雷竹之乡称号。近几年来,在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弋阳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竹产业的发展,通过几年的努力,弋阳县的竹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雷竹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一)是雷竹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近年来,由于雷竹笋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弋阳县借助区域和市场优势,发展雷竹势头迅猛,群众经营雷竹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近几年来规模不断扩大,栽植面积近 7 万亩

11、,其中已覆盖产出雷竹林 3 万亩,年产雷竹笋 6000 万kg,总产值 6 亿元,居江西之首,纯收入 3.1 亿元,涉及林农 7200余户,户均年增收 4.31 万元。(二)是产业链不断健全。(二)是产业链不断健全。随着资源的不断增加,相应的加工业也应运而生。全县现有竹产业加工企业 10 家(雷竹笋加企业 4 家、毛竹加工企业 6 家),其中“省级林业龙头企业”2 家、全省首批森林食品基地一家。雷竹笋加工企业主要生产手剥笋、清水笋、笋干等雷竹笋食品。毛竹加工企业主要生产冬鲜笋、竹拉丝、竹地板半成品、竹筷等。(三三)是是信信息息资资源源平平台台不不断断完完善善。 为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12、,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推动农村集体经济从分散经营向专业化、规模化经营转变,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推行龙头企业 +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截止 2014 年底,全县共成立雷竹专业合作社 28 家,毛竹专业合作社 12 家。其中葛溪艺林雷竹农民专业合作社荣获“国家级示范荣誉社称号 ”。艺林、天宝石斛、笋农农民专业合作社荣获“省级林下经济林示范基地 ”称号。全县竹产业已全面形成了龙头企业 +专业合作组织+生产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第三章第三章 开发目标和实施内容开发目标和实施内容一、基本原则一、基本原则(1)技术先进成熟,成果实用,组装配套,集成推广;(2)建设质量

13、第一,因地制宜,集约经营,综合利用;(3)充分依靠主体,满足需求,创新机制,共同发展;(4)追求丰产优质,提高效益,实现目标,辐射示范。二、总体目标二、总体目标建设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及技术推广示范林;研究出富硒雷竹笋丰产高效规范栽培技术,制定富硒雷竹笋企业标准和富硒雷竹笋丰产栽培企业标准, 开展项目技术培训与宣传。三、具体目标三、具体目标(1)在江西省弋阳县南岩镇、曹溪镇,营建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示范林 50 亩,技术推广示范林 45 亩,共 500 亩;(2)高产培育示范林到 2016 年实现雷竹笋单产 1200kg/亩,2017 年实现雷竹笋单产 2000kg/亩,竹笋品质达到绿色食品、富硒

14、果蔬要求;(3)制定富硒雷竹笋企业标准和富硒雷竹笋丰产栽培企业标准(4)举办雷竹高产培育技术培训班 5 期,培训相关技术人员、生产工作和林农共 500 人次,编发技术资料 2000 份。四、实施内容与任务四、实施内容与任务(1 1)实施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及技术推广示范林)实施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及技术推广示范林实施内容与规模实施内容与规模: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示范林 50 亩;技术推广示范林 450 亩。主要实施任务:主要实施任务:本项目根据绿色食品和富硒果蔬的要求,参照浙江省地方标准雷竹栽培技术规程和广东省地方标准雷竹丰产栽培技术规程有关技术,通过养分、水分调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手段,建设富

15、硒雷竹笋高产培育及技术推广示范林,制订富硒雷竹笋栽培技术企业规范。(2 2)项目技术培训与宣传)项目技术培训与宣传实施内容与规模:举办 5 期技术培训班。主要实施任务:编印雷竹笋高产培育及深加工技术手册 2000 册,培训相关技术人员、生产工作和林农共 500 人次,通过相关媒体做好项目宣传工作。第四章、项目技术方案第四章、项目技术方案项目实施地点为弋阳县南岩镇光辉村委会谢家村和曹溪镇马山村委会。周边均有自然库塘,去睡灌溉方便。土地坡度平缓,土层深厚,较为疏松,土壤为酸性紫色土,pH 值为微酸性。地块周边产出雷竹笋,烘干磨成粉后经国家农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测定,显示硒元素的含量为 132mg/kg,证明土壤满足产出富硒雷竹笋的要求。各小班基本情况详见表二。表二 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及技术推广示范林小班表地名示范 区编 号小班 号坡度坡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