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审题能力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8521847 上传时间:2018-10-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审题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审题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审题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审题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审题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审题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审题能力(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审题能力 今天上课复习的是“几和第几”,其中容易出现问题的主要有 两个:一是把左右搞反的,二是几和第几分不清。第一节在二班上 课时,我想试一试孩子们的独立审题能力,于是我没有读题,而是 让孩子们自己读题做,结果最后全班只有刘心怡一个人全队,其他 同学或多或少都有错,当把错题的同学叫到跟前,我读题,读一道 让他做一道,大部分都没什么问题。第二节到了一班,我读题让孩 子们做,一道题读两遍,最后全班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全对,效果明 显好了很多。而错题的同学基本上是因为在听题时不够认真,当我 再把错题的同学叫到跟前,我读题,读一道让他做一道,基本上也 都没什么问题。 通过这次做题,让我

2、不得不开始思考: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一 年级学生的审题能力? 所谓审题,就是在学生对问题进行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对问题 的数学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 反映的思维活动,如果把问题比作一把待解的“锁”,那么审题就 是打开这把“锁”的“金钥匙”。而审题能力的获得需要通过学习、 积累、反思、巩固、发展,这是个长期的过程。 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家长抱怨学生太粗心, 懊恼学生总是题目还没读清,不理解题目意思就开始做题,其实这 也常常是我最大的苦恼。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年级学生由于识字与 理解能力较弱,在审题方面的能力不够,他们正在经历从不识字到 能自己认识一些关键字读

3、题的过程,对处于这一特殊阶段的儿童来 说,审题能力的指导也需要分不同阶段,并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 1、不识字阶段的审题指导 初入学阶段的儿童不识字,这一阶段的读题以教师带领读题, 指导读题为主。 首先要重视学生的听读能力的培养 教师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进行读题、做作业,教师要创设 安静的审题环境,等到全体学生都准备好学习用具,集中注意力了 才可以进行集体的审题指导。指导时教师要关注细节,让学生明白 如何分清题与题的分界,以免把后一题的要求用前一题去完成。 其次要重视学生自己读题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仔细读题的 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读题时要求学生先把题目读一读,找出自 己会读的地方和不会读的

4、地方,读得懂的地方和读不懂的地方,甚 至让学生根据插图或以往做题的经验,先猜测一下这题的要求,然 后指导学生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白题目的意思。同时,要重视 学生读数学书的习惯,要求他们有序观察书中的插图,对图中的动 态部分进行合理想象,能够正确读出文字部分,理解文字意思。 总之,作为一年级教师是需要足够的理智和耐心,面对一群理 解能力还比较弱的孩子,我们不要急躁,要找准问题的根源,逐渐 来培养孩子的审题能力。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审题习惯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审题习惯 作为一名任教一年级数学的老师,我经常为学生审题不清做错 题而苦恼,经常也有家长向我抱怨孩子做题不认真,审题不细心。 审

5、题作为一种学习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如何从一年级开始对学生进 行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一、读题一、读题 读题是审题的基础,是解题的基础。通过读题,可以帮助学生 理解题意,理清条件与问题,明确条件与问题的种种联系,使要解 决的问题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印象。 例子 1: “从 10 开始十个十个地数,90 前面的一个数是(), 90 后面的一个数是( )”,我们班有很多同学都这样填:“从 10 开始十个十个地数,90 前面的一个数是(89),90 后面的一个数是 (91)”。这一题的错误的造成,我认为最主要是学生没有认真读 题,没能明确条件和问题的联系,他们就在认知的基础

6、上,错误的 填上了 89、91。 例子 2:学生对“差不多”、“多得多”、“少得多”这样的 词不理解,导致了不少同学出现了错误。 针对这种现实,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将“生”变“熟”。途径 有以下几种: 1、注音:一些数学术语,学习中关键的字词可以通过加拼音的 方法呈现。如:“轻” 、“重”等等。因为这些字词不能用其他语 言代替,而且在学习过程中频繁出现,教师在这些字词第一次出现 的时候,就为其注音,并教孩子正确读出字音,弥补识字量少的不 足。 2、以图代字:学生在“比一比”这个单元中,经常遇到两个物 体相互比较,以及在后面“认物体”部分,教师完全可以用一些学 生熟悉的物体图片来代替汉字,这样也符

7、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以字代字:我们在创设情境的时候,会出现人物、动物、植 物的名称,为了避免因为生字造成学生审题困难,我们可以尽量采 用学生熟悉的字。 4、适当解释:对学生不理解的生字和词语进行适当解释。 二、观察二、观察 对题目意思能正确领会,还需要对题目进行正确、全面的观察。 低年级题目大多都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因而在 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教师还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 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观察要有针对性。在“加与减”一课中,一位教师出示了书上 的主题图,问学生: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们踊跃发言:蓝蓝 的天、洁白的云、青

8、青的草地、弯弯的小溪但都回答得不着边 际,教师急了:你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呢?这种现象在低年级尤其 是一年级的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 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往往被一些表面现象所吸引,如情境图中艳丽 的色彩、可爱的形象等。因此,教师在学生读图时要有针对性地进 行引导,避免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无关的信息上。教师在学 生观察主题图时可以这样导入:小朋友,这幅画美吗?在这幅美丽的 图画中,有哪些小动物呢?这就直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主要的信息, 以便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进一步观察发现数量间的特点和关系。 三、操作三、操作 审题是一个对题目中的有用信息进行输入、处理,然后输出的 复杂过程

9、。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有时我们还需为学生提 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动手操作也是一种很好的审题方 法和思考策略。 例如:折折剪剪。我在解决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时,让学生 动手折折剪剪,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如:把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次 可以得到哪些图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图 形等等。 画画点点。在任教的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小朋友不能正确数数。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要求学生“留下痕迹数数”,即有顺序地 数,边数边作记号,帮助学生达到正确数数、仔细审题的目的。 四、思考四、思考 引导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养成仔细推敲,耐心思考的习惯。要善 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准确理

10、解其表达的意义。如在 “小明有 10 张画片,比小红多 3 张,小红有多少张画片?”中, “比小红多 3 张”,到底是谁的比小红多,谁多,谁少,只有让学 生在审题中仔细推敲、咬文嚼字,才能真正理解题意。尽管有些题 目文字极其简单,但我们审题时却不能有半点马虎,为了让学生能 把认真读题、仔细推敲的过程表现出来,强化学生认真审题的意识, 我要求学生一边读题,一边圈圈画画,把重要的字词圈起来,提醒 自己注意。 怎样才能让一年级学生学会审题,并养成审题的习惯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 由易到难,逐步学会读题 审题的第一步是读题。由于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量较少,读题比较困难,因此我主要采 用“跟读、齐读和自己

11、读”相结合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会读题。 首先,在学生刚接触练习题时,让学生看着黑板(屏幕)上的题目跟老师读题,老师 指着题目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在读题的过程中,把学生不认得的或是重点的字放大, 老师示范这些字的读法及解释其意思,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这些字的印象,同时又弥补了 学生识字量少的不足。如: 苹果比 梨 多 3 个, 梨 比 苹果 少 3 个。其次,在经过一段 时间的学习后,学生对一些数学中常用的术语有了初步的印象和理解,如:“数一数、算 一算、一共、还剩”等等,这时的读题就放手让学生手指指着题目,全班齐读,在巩固生 字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学生读完题后,让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说

12、一说他对 题目要求的理解,以此检验学生读题的效果。最后,在学期的后半部分,学生对一些常见 的题型及术语已有了基本的掌握,这时就尝试让学生自己独立读题,并把题目的意思跟同 桌说一说,对于个别困难的学生,可以先让一个优生范读一遍,然后再让其复述一遍,在 复述的过程中既锻炼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他有机会进一步理解题目的意思。 “跟读、齐读、自己读”这读题三部曲,都要求学生手指指着题目来读,因为一年级 学生毕竟年纪小,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只有让他的手动了,他的脑才会跟着动,这 样的循序渐进,学生慢慢地就学会了读题。 二、 借助情景解决问题 低年级教材中的“解决问题”大多是以情境图的方式出现,这比

13、以往的文字应用题直 观,更符合小学生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如何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中的数量关系,从 而确定解决方法呢? 1. 看图的方法 情景图中条件与问题的出现往往是无次序的,有的问题在情景图外,有的问题在情景 的人物对话中;有的条件已经给出,有的条件隐藏在情景当中,需要从图中数出来。在学 生刚接触“解决问题”的阶段,看图的步骤是:全面观察图上有什么 数一数有几个 “?”在哪里,它想问我们什么问题(学生刚接触“解决问题”时,“问题”都是直接以 “?”的形式出现,且都是跟着大括号一起出现的,没有以文字的形式出现的“问题”。 )随着“解决问题”难度的增加,题目中逐渐会出现文字,或是出现在条件中,

14、或是出现 在问题中,这时,学生的看图步骤就改成了:找出问题 说出相关的数学信息(要特别 强调“数学信息”,避免学生说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如:“我看到车上有 7 人”,而不 是“我看到车上有叔叔、小朋友、老奶奶)想想要用什么方法来列式计算。这样培 养学生有序的看图方法,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题意。 2.借助情景理解数量关系,确定计算方法 情景图中蕴含的事理,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联系运算意义和理解数量关系的直观事 实。因此,在“解决问题”时,我都要求学生先把图中的信息和问题读两遍,然后把从图 中了解到的信息、问题跟同桌说一说,这样一“说”,使同桌之间相互纠正了彼此对题目 的理解,作用相当于又读了一遍题

15、目,待弄清楚图中的数量关系了再去解决问题。正所谓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的意思是书熟读后,自然领会其中的道理。审题也一样, 多读几遍题目,其中的数量关系就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 例如:“有 8 只小鸟,飞走了 2 只,又飞走了 3 只”是情景图中表达的事理,依此事 理可理解运算意义:从总数量(8)里面去掉(2)再去掉(3),用连减计算。其分析的方 法依据是“综合法”,从条件出发思考。 依此事理也可以理解数量关系:8 只小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飞走的,另一部分 是剩下的,求还剩多少只就是求组成总数量的两个部份中的其中一个部份,所以用减法计 算,从总数量里去掉飞走的“2+3”只,所以要先用加法求出飞走的只数,再用总数量减去 飞走的数量,需要用两步计算来解决。这样的分析从问题出发思考,运用了分析法。如果 仔细读题,我们不难发现题目中已给出算式的书写框架,也就是说这道题要我们用连减的 方法来解决。因此,在表扬用连减计算的学生的同时,也要及时地肯定用两步计算来解决 问题的学生,同时抓住此契机,让学生说一说这么好的方法(两步计算)为什么在这里却 不适合呢?使学生再次认识到认真审题的重要性。 有句古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让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就注重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地学习数 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