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异常的分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520436 上传时间:2018-10-3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氨酶异常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转氨酶异常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转氨酶异常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转氨酶异常的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转氨酶异常的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氨酶异常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氨酶异常的分析(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血清转氨酶异常的探讨,赣州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叶文峰,血清转氨酶的来源,转氨酶,转氨酶:是催化氨基酸与酮酸之间氨基转移的一类酶。转氨酶但以肝脏含量最为丰富。人体内转氨酶有20多种,临床用于血清学诊断的主要为丙氨酸转氨酶(ALT) 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转氨酶的特性和分布,ALT存在于细胞浆,肝细胞含量最多,肾、心、肌肉次之。AST 60位于线粒体,其余在胞浆,主要见于心肌、肝、骨骼肌、肾、肺、脑、胰腺、血细胞。,ALT参与三羧酸循环,了解它对于理解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转氨酶血症的评价,1.肝细胞内ALT浓度比血清高1000-5000倍。1的肝细胞坏死即可使血清转氨酶升高1倍。2.A

2、LT在其他器官的浓度相对较低,故其反映肝损伤较AST更特异。3.肝源性AST血症常伴有ALT升高,就反映肝细胞损伤而言,ALT敏感性更高。,影响转氨酶活性的因素,1.健康成年男性转氨酶活性可能略高于女性,2.BMI:按BMI将1028名健康成人分为4组(30),各组ALT均值分别为19、28、41、54,3.标本明显溶血、过度疲劳、肌肉剧烈活动等可使酶活性增高。 4.过度饮酒者转氨酶偏高,而常饮咖啡和五味子制剂则降低血清ALT活性 5.高糖饮食、应用红霉素和对氨基水杨酸、DKA者血清AST活力偏高;氮质血症者AST偏低。,常见问题,一 、转氨酶升高一定是肝病吗?,某患儿,男性,5岁,几年内反复

3、查转氨酶异常,一般都在500-700左右。曾在全国多家著名医院就诊,多位著名教授均看过,诊断不明。2009年前往某教学医院就诊。一般情况良好,生长发育良好。血常规正常,肝脾都不大,检查结果 ALT 520 AST 610 AST/ALT=1.17 查铜蓝蛋白、病毒全套、 肝铜、肝铁都正常。肝活检病理也正常CK 32835 CK-MB:931诊断?,经儿科、风湿科、神经内科会诊予肌电图、肌肉活检后诊断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AST/ALT的比值,1.正常人AST/ALT比值为1.15。 2.肝细胞轻中度损害时,仅从肝细胞浆中释出可溶性酶,如果肝细胞损害严重乃至坏死时,则线粒体中酶也释放入血。 3.

4、测定血清AST/ALT比值,有助于判断肝细胞损害的程度和肝病的类型。 4.急性肝病比值低而慢性肝病比值高,但常有例外,故参考价值有限。注意:测定方法必须恒定和标准化,且需同时检测。,AST/ALT的临床意义,1.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或轻型肝炎时,AST/ALT比值降至0.56,至恢复期,比值逐渐上升。如AST、ALT复常,而比值仍1.2,说明肝细胞坏死严重。 3.非嗜酒的慢性肝炎患者,两者比值的增高提示已并发肝硬化,合并肝癌者比值则更高,多3。 4.缺血性肝炎患者AST/ALT比值常1,2者预后差,近期死亡率较高。 5.Wilson病时AST/ALT比值4,高度提示暴发性Wilson肝炎。,AS

5、T/ALT与肝病的原因,AST/ALT比值1 肝硬化、ALD、Wilson病、肝癌 AST/ALT比值1,且ALT多无明显改变,二、转氨酶高病情就重吗?,2. 某男性患者,28岁,门诊查ALT 18000 U/L,1. 某男性患者,42岁,谁的病情重呢?,第一例患者:肝硬化、肝癌晚期,第二例患者: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1月后ALT降至正常,与其他急性肝损相似,急性病毒性肝炎血清转氨酶常升高10倍以上,甚至高达200倍,思考,转氨酶异常的分类,临界升高:10倍的正常值,1.非肝源性转氨酶升高一般仅限于AST改变,除非有肝缺血、淤血(如 登山),2.各种肝病均可引起血清转氨酶升高3.在急性肝病时,

6、血清转氨酶水平与肝损害程度不成正比,4.酒精性肝炎时,转氨酶仅轻度升高,而与肝组织坏死不相平行,慢性肝病时,转氨酶水平可以反映疾病的活动性。胆系疾病时转氨酶也升高,一般不超过正常的8倍,三、是否单纯是肝病?,案例,1.患者刘某,34岁,医生 2.反复乏力、纳差、尿黄6年余 3.乙肝三系提示“大三阳” 4.服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3年余 5.DNA一直正常,转氨酶从没正常。,6.患者辗转前往某著名肝病中心就医 7.患者一般情况及常规检查包括铜蓝蛋白阴性,8.诊断乙肝肝硬化 9.停止护肝药,只吃拉米夫定 10.DNA仍为阴性,转氨酶仍无法正常,11. 2年后复诊,面色越来越黑,DNA仍然阴性,转氨酶仍异常。12. 肝活检,肝细胞内见大量棕黄色颗粒,汇管区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病理:G4/S4,后诊断为乙肝+血色病治疗:放血治疗病情逐渐好转,2年后转氨酶正常,合并非肝源性转氨酶升高,心肌损害 肌肉疾病:皮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 肺梗塞 再障、溶贫 肾小球肾炎、胰腺炎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肌病?) 特征为AST升高为主,AST/ALT1,ALT多为正常,除非有肝脏累及,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