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的汉字》公开课教案与反思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491667 上传时间:2018-10-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变的汉字》公开课教案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多变的汉字》公开课教案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多变的汉字》公开课教案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变的汉字》公开课教案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变的汉字》公开课教案与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变的汉字多变的汉字公开课教案与反思公开课教案与反思多变的汉字是湖北省教育科研所综合实践活动 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魅力汉字第二次活动教学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是让学生用艺术字给古诗加标题、给电子报刊加题头做为教学素材,如何适当增加练习的层次,我想到了教师提供若干幅不同风格的大门图片,请同学们给这些大门用插入艺术字的方法贴上合适的对联。本节课的公开课教案思想:发现问题寻求方法解决问题,学生是课堂的实施主体,通过本节的课堂教学,充沛发挥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他们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在教法设计上不再是“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而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首先,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主动探

2、究、积极进取、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这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基础。有了良好的氛围,原本单调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个充溢乐趣、充溢想象、不时创新的过程,一个科学的、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其次,设计的任务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学生们敢于独立考虑,敢于大胆想象,并通过实践探索实现了自身的想法,这为学生的发明性提供了展示的舞台。简要的教学过程如下:情境的设置是一个启发学生思维的必要辅助手段,所以本节课的引入是通过中国黄石首届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暨黄石市建市 60 周年,全市整治市容、绿化环境、粉饰立面,我们西塞山老城区“换肤”展新颜。我出示这些图片:学校大门口,工厂大门,商店门楼这些图片中明很明显的显示了准备张贴

3、对联的区域。这样学生很快就能发现问题了-我们要给图片中的大门加对联。也就实现我公开课教案的第一个环节:发现问题。已经发现了问题,就要让学生想方法解决,先是问学生在 Word 中可以怎样做最方便呢?答案中有多个方法可以实现,这时我是让学生自身尝试,并可以在完成后去旁边同学那里去看看,其他同学是怎样实现的。当中有同学用文本框、艺术字的,也有直接在文中输入文字,可通过小组交流,会发现用艺术字是最方便和效果最好的,所以同学们很又将自身方法调整过来:采用艺术字。此时学生已经开始寻求方法了。插入了艺术字,接下来是将艺术字合理地放在图片中合适的区域上,那就是要将艺术字由原来的横向转为竖向。在学生尝试后,解决

4、了问题。接下来大家就相互交流,看看你的是怎样的我的是怎样的,为什么你的会这样?解决问题是同学们最后的目标。在同学们都基本完成了自身的作品后,我就让每组学生推荐本组最好的作品,给大家欣赏,先是第一组的作品,由第二组的同学来评价,包括做得好的地方和缺乏的地方,然后是第三组同学评第二组的,由此下来,全班都有机会评他人的作品,同时也可以发现更好的方法来插入和修改艺术字了。在学生机的资料库中,教师收集了一些对联供学生选择。在教学中,原本拘谨的学习环境变得宽松了,民主了,师生间有着融洽的沟通、启发、交流、互动,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一起发展的过程。教学应用战略是“学生主体性教学” 。其指导思想是:一切从学生主体动身,让学生成为知识技能的“探究者” 、难点问题的“突破者” ,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实践证明,以此做为原则的课堂是生动的,学生所乐于接受的。在教学实践中,我把它做为一个教学法则,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反思这堂课还存在缺乏的地方有局部学生练习文字输入速度较慢,使学生的对艺术字的创作性应用发挥受时间的影响,没能充沛展示出来,主要是时间分配上没有合理布置好,教学环节上应该有大概 10 分钟左右时间给学生用于教学外创作,希望能在以后更好地注意这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