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综合复习专项练习修辞部分练习汇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8490920 上传时间:2018-10-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语文综合复习专项练习修辞部分练习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职语文综合复习专项练习修辞部分练习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职语文综合复习专项练习修辞部分练习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职语文综合复习专项练习修辞部分练习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职语文综合复习专项练习修辞部分练习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语文综合复习专项练习修辞部分练习汇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老师精心培育祖国的花朵。 ( ) (比喻 用“花朵”比喻少年儿童) 2、几千双眼睛都盯着你。 ( ) (借代 “几千双眼睛”代替几千个人,是以部分代整 体) 3、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 ) (借代 “驼背”是以人的长相特征代替人) 4、旌旗十成斩阎罗。 ( ) (借代 比喻 “旌旗”代革命军队, “阎罗”则比喻反动统 治者) 5、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 ) (对偶) () 6、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 (对偶) 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 (对比) 8、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 ( ) (对比) 9、东家门里有酒肉

2、,佃户家中无米面。 ( ) (对比对偶兼用) 10、同时,我也忽然想到了海南的一个欠缺:那里没有枯枝,没有发芽,没有春天。 ( ) (排比) 11、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对偶) 1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对偶) 13、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 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 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 )(排比) 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对偶) 1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对偶) 16、善良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远见,是一种自信,是一种精

3、神力量,是一种以逸待劳的 沉稳( )(排比) 17、两个黄鹂史鸣翠柳,一行白鹭上一青天。 ( )(对偶) 18、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 )(比喻 用”流水”比喻月 光流下来) 19、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 )(比拟 附”月亮”于生命特征) 20、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 (借喻) 21、春风温柔地抚摸着你。 ( ) (拟人) 22、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 ( ) (设问) 23、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 (反问) 24、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 ) (设问)

4、 25、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 ) (反问) 26、这个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大明。 ( ) (设问) 27、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受责备的地方吗?( ) (反问) 二、题型举例 1、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欣赏着自己的容貌。 江南的夏夜,蛙声如潮,月色似银。 一滴太白酒,十里草木香。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A、拟人明喻夸张反复 B、比喻排比借代排比 C、拟人排比夸张排比 D、暗喻借喻借代反复(A) 2、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

5、飘去。 B、珍珠是贝痛苦的结晶,是海的眼泪。 C、面对风暴的欺凌,松柏挺胸不屈,杨柳弯腰逢迎,江河寂然无语,高山昴然抗争。 D、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捡过户了草地上的珠玑。 (C “江河寂然无语”不当,面对风暴的欺凌,江河不可能寂然无语) 3、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借代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那位打着赤脚,抽着旱烟杆袋的庄稼汉是咱乡里数一数二的笔杆子,你可不要小瞧他。B、做事一定要有统筹安排,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C、从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届政府的政绩。 D、金风送爽,玉兔东升,好一个中秋之夜。 (B) 4、对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

6、正确的一项是( ) 树林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轻风是海的呼吸。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过来。 李医生给人看病,药方没开,病就好了三分。 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A、拟人比喻夸张借代 B、比喻夸张拟人借代 C、比喻借代夸张拟人 D、拟人借喻借代比喻 (C) 5、与上下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个比喻句是( ) 夜色浓了,灯亮起来。环绕在海湾沿岸山坡上的灯光,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 波浪晃动着,闪烁着, ,和那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映,煞是好看。 A、像散落蓝色天鹅绒上的颗颗钻石 B、像一串流动的珍珠 C、像夜空中眨着眼睛的星星 D、像无数在水面舞动的小精灵 (B) 6、以“长

7、乐钟声花外尽”为上联,选出能与它对偶的最恰当的下联( ) (B) A、水碧沙明两岸苔 B、龙池榭色雨中深 C、池中春蒲叶如带 D、榆柳萧疏楼阁闲 7、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蓉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翅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三、套题精选 1、依次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山峦爽朗,湖水清静,日里披满阳光,夜里缀满星辰。 从这时候起,山涧又从左侧转到右侧

8、,水声淙淙,跟我们跟到南天门。 A、比喻设问对偶拟人 B、拟人设问对比比喻C、拟人反问对偶夸张 D、比喻反问对比通感 (A) 2、下列各句中加线的部分,在修辞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我还没迈进院子,就见娟娟飞出了房门,欢笑着向我奔来 B、风儿清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C、习习凉风在树叶间演奏着优美动人的小夜曲。 D、明月端坐在山顶上,看上去,分明是一座巨大的灯塔。 (A 拟物 其它三项是拟人) 3、下列比喻句用得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纸灰在雾中飘浮着,它们是唐山孩子眼中一只只神奇的黑色蝴蝶,飞得很高,又缓缓 飘落。 B、 “熊猫宫”前站着一群游园的孩子,伸长脖子观看,仿佛

9、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向 上提着。 C、注入式的教学迫使学生呆读死记,学生的积极性被扼杀,主动性被泯灭,教师成了 “播放机” ,学生成了“留声机” 。 D、黄河是一条宽而黄的长带子,小清河是一条绿的头绳,大明湖正是仙女放下来的一面 亮晶晶的镜台。 (B 感情色彩不当) 4、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表述,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描写了水花的颜色、形状和动态。 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说明了六国 创业白艰辛不易。 C、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运用

10、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山势的起伏而又 微不足道。 D、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说理的文章更 加生动引人。 (C 运用了比喻、对偶、夸张的手法,写出了五岭山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 红军眼里只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 不过像脚下滚动的小泥球。 ) 5、对下面四个句子修辞手法判断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 ,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 吝惜。 白发三千丈,缘

11、愁似人长。 A、引用 似人 比喻 夸张 B、引用 比喻 拟人 夸张 C、引用 比喻 比喻 比喻 D、借喻 拟人 拟人 夸张 (B) 6、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胆怯而贪婪的人选择腐烂,勇敢而胸怀博大的人选择燃烧。 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 远处村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A、对偶 比喻 似人 夸张 B、对偶 借代 拟人 反语 C、对比 比喻 借喻 借代 D、对比 拟人 比喻 夸张 (D) 7、下列各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可是没有料到他竟会那么穷。 B、在这儿还可以看见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 C、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D、看看诗人是怎样用笔墨给我们描绘春天的景色的。 (B B 项是拟人,其它三项是借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