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获奖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8470436 上传时间:2018-10-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见了-亲人》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获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再见了-亲人》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获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再见了-亲人》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获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再见了-亲人》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获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再见了-亲人》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获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再见了-亲人》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获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见了-亲人》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获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人教案教案南位小学南位小学 卫建才卫建才【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中亲人的不同含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中亲人的不同含义。 、能力目标:、能力目标: 以读作为突破口,以读悟情,培养语感,有感情朗读。以读作为突破口,以读悟情,培养语感,有感情朗读。 、情感目标:、情感目标: 学习课文,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学习课文,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中亲人的不同含义;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中亲人的不同含义;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凝成的伟大友谊。 、有感情朗读

2、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一、触摸历史一、触摸历史, 走近文走近文本本(教师动情讲述) 1950 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了朝鲜战争,并炮轰中国丹东地区,把战火烧至中国边境。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30 多万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和朝鲜人民并肩战斗。最终,他们打败了美帝国主义,同时还谱写出了一支中朝两国人民荡气回肠的友谊赞歌。1958 年 10 月 26 日,是最后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的日子。此时,朝鲜人民把自己的千般不舍化作了一声声深情的-(学生读课题“再见了,亲人”),此刻,中国人民志愿军把自己的万般留恋也化作了一声声深情的-(学生再读课题)。亲爱的同学们,就让我们在这一声声深情的呼唤中

3、走进历史,走进那依依惜别的深情(再读课题)。二、初步感知,走进文本二、初步感知,走进文本1 预习汇报 寻找主要人物“亲人”在生活中一般指哪些人?同学们,我们已经读过课文了,那你能不能说一说,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心里,“亲人”具体指谁?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大娘大娘 小金花小金花 大嫂大嫂2 快速浏览 概括主要事迹同学们,我们通过课前交流,知道只有具有血缘关系的人才能称为亲人,那么,中朝两国人民有没有血缘关系?(生:没有)既然如此,志愿军为什么要称朝鲜人民为亲人?让我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朝鲜人民在炮火连天的日子里,究竟为志愿军做了什么?3 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救伤员救

4、伤员 失去孙孙失去孙孙救老王救老王 妈妈牺牲妈妈牺牲挖野菜挖野菜 双腿伤残双腿伤残4 教师小结 激情引领同学们,白发苍苍的大娘为了给战士们送打糕累得昏倒路旁,更为了救志愿军伤员失去了自己唯一的亲人她至爱的小孙孙;小金花与妈妈一起去救老王,老王得救了,妈妈却与敌人同归于尽,永远地离开了她;为了能让战士们吃上野菜,大嫂毅然来到硝烟弥漫的前沿阵地,以致被炸残了双腿,在风华正茂的年纪永远地架起了双拐同学们,这就是朝鲜人民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所作的,正因为这一切,我们亲切地称他们为亲人(生读课题中的”亲人”)同学们,本文作者魏巍作为一名战地记者,曾经在朝鲜战场与战士们一同出生入死,他曾经这样深情地说:“在朝

5、鲜的每一个日子,我的心常常被一些东西感动着。”50多年过去了,今天当我们读起再见了,亲人时,心中一定会涌起和作者魏巍同样的情感。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用心阅读,看看文章的什么地方深深地打动了你的心。(学生读课文,划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结合句子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巡视,参与交流。)三、倾心研读三、倾心研读 深入文本深入文本1 、师: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现在请你结合自己所划的句子谈谈文章的什么地方深深感动了你?2 、读悟结合,体会感动 (大娘、小金花、大嫂的故事,学生谈到谁就讲谁) 大娘大娘生读“大娘送打糕”部分谈感受:这个地方让我感动,因为大娘为了给志愿军战士送打糕,累得昏倒在路旁了。师:仅

6、仅是劳累?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这个地方让我感动,因为大娘为了救志愿军伤员失去了自己的小孙孙。师:同学们,理解”唯一”吗?师:“唯一”说明了什么? 师:“失去唯一的小孙孙”就意味着什么?当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她要独自承受感觉生活没有了快乐师:但即便如此,当敌机呼啸而至的时候,大娘却坚定地背起了伤员,永远地舍下了自己的小孙孙。这就是

7、我们的大娘!这就是我们的亲人!(让学生读这段话,抓住“背起”“ 丢下”“唯一”感受大娘的大爱 )。 其实,在这 8 年的时间里,大娘为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付出的太多太多!(出示句子“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般的温暖!”)师:让我们放飞思绪,想一想,在这八年的时间里,大娘还为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做过什么?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小组讨论 、师生交流)。生:大娘给战士们做棉衣。前线的伤员太多,大娘就帮护士给战士包扎伤口。寒冷的冬天,她给战士们把被子盖好。给战士们熬粥喝。师:同学们,尽管这都是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但正是这些,却让远离祖

8、国的中国战士感受到了亲人无微不至的关怀,母亲慈祥宽厚的疼爱!同学们,就让我们再读读这句话吧!(生自由读 展示读 教师引导学生注重“八年来”“多少”“多少”感受大娘的含辛茹苦,默默奉献。学生读得一次比一次好。)师:是的,她为我们付出的真的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出示句子: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志愿军深深的感念。)师:而今,在与朝鲜人民分别的日子,这位可亲可敬的大娘也赶来相送了!此时,我们的战士深情地对大娘说(出示句子: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师:然而大娘没有停下送行的脚步师:大娘还是

9、坚持相送师:大娘仍然没有停下送行的脚步,她,执意要送师:这就是我们的大娘,这就是我们的亲人。师:大娘为志愿军所做的一切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接着谈,文中还有那些地方深深地感动了你?小金花小金花生谈“小金花为了救老王失去妈妈”。师总结:这就是小金花,这就是我们的亲人!大嫂大嫂生读“大嫂为了志愿军能吃上野菜失去了双腿”部分,谈出自己的感动。师:大嫂,是家里的主要劳力,她上有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下有年幼的孩子需要抚养,然而为了志愿军能吃上野菜,她却永远地失去了双腿。而在志愿军即将回国的日子, 她也赶来了。她是拄着双拐来的,她是背着孩子来的,她的脸上满是汗水,她,已经送了几十里。这就是我们的大嫂,这就是我

10、们的亲人。(出示句子:看,你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看,你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生读出大嫂深情的送别。5 师同学们,这就是大娘、小金花、大嫂为志愿军所作的,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民的亲人!其实,在朝鲜人民的心中,中国人民又何尝不是他们的亲人呢?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近 40 万志愿军战士献出了他们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比如我们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儿子就长眠在朝鲜。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志愿军英雄?生:邱少云师:为了整个作战计划的成功,他被烈火活活烧死而没有发出一声呻吟生:黄继光,他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火力点师

11、:当人们找到他的时候,他的胸膛已经成了筛子状生:罗盛教,为了救一个落水的朝鲜孩子壮烈牺牲师:中国人民志愿军也为了朝鲜人民付出的也是比山还高比还海深! 现在,你难道不想对中朝两国的友谊说点什么吗?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板书:不是亲人不是亲人 胜似亲人胜似亲人)7 师:尽管中朝两国人民千般的不舍,万般的不愿,分别的日子还是来了。列车就要开动,望着大娘、小金花、大嫂,望着数不清的朝鲜人民,望着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志愿军深情地说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生读)师:朝鲜人民又何尝不是这样的情感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战士再见了,亲人!再见了

12、,亲爱的战士!(生读)师:汽笛响了,紧紧拉着的手松开了,亲人越来越远了,于是志愿军战士只好请求这隆隆前进的列车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生读)师:而朝鲜人民也多么希望列车能停下来,时间能停下来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中国的亲人,让他们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中国的亲人,让他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生读)师:可是列车却越开越远,亲人也越来越远了,战士们只好挥着手,大声地呼喊着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生读)师:朝鲜人民也只好挥着手,大声地呼喊着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生读)师:“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这是中朝两国人民共同的心声(生再读)四、总结升华四、总结升华,延续情感延续情感师:同学们,中朝两国人民 8 年的浴血奋战,生死相依,用鲜血铸成的伟大友谊跨越国界,穿越时空,这友谊行进在依依惜别的深情,行进在晨曦初露的东方!最后,让我们把所有的感动凝聚在这深情的呼唤中(生再读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