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8470405 上传时间:2018-10-29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6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广义的“表现手法”相当于“写作技巧”、“艺术手法”、“写作手法”、“表达技巧”等。,表现手法,衬托 虚实 比兴 象征 用典 修辞 抒情,衬托,衬托:又叫映衬、烘托。通过描述环境、气氛等,烘托出主体事物,或突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正衬和反衬两种。,衬托,正衬:选择相关事物,从正面来陪衬所要表达的主要事物,即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以美衬美,以丑衬丑。,1.正衬,衬托,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1.正衬,此诗通过居处的幽静荒僻来正面烘托出李凝生活的

2、悠闲、宁静。,衬托,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正衬,此诗描写作者夜泊枫桥时的情景,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带有凄清萧疏孤寂特点,正面衬托(烘托)作者的羁旅之愁。,衬托,2.反衬,反衬:以相反的东西衬托,诸如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苦衬乐,以乐衬苦,以丑衬美,以美衬丑等等。,衬托,2.反衬,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之美。以此来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衬托,2.反衬,早行 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主要用了反衬

3、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清静寂寥。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表达了内心孤独寂寞之情。,衬托,2.反衬,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以景显“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清幽,箨龙静静剥落,木笔静静开花都表现了初夏景色之幽美。以动衬“幽”,“下鹭”写白鹭缓缓下翔,虽动

4、态,却给人安详之感。以声衬“幽”,“鸣蛙”写蛙声喧闹,似与清幽景色对立,其实蛙鸣景更幽。,衬托,2.反衬,望江南 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故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你读出了什么呢?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是表达梦醒后面临处境的无限凄凉。作者写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是反衬梦醒后的悲哀的浓重;对旧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便越凄凉。,衬托,2.反衬,早梅 齐已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5、。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用了什么手法写梅,请具体说明。,用了衬托的手法, 用“万木冻欲折”衬托(反衬)梅花的“孤根暖独回”“昨夜一枝开,用“禽窥素艳来”侧面烘托梅花的高洁突出表现梅花孤高傲雪的品格。,表现手法,衬托 虚实 比兴 象征 用典 修辞 抒情,虚实,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例: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仙境。常被用于反衬现实。,1.诗歌的“虚”。,虚实,例: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1.诗歌的“虚”。,已逝之景或境。,虚实,1.诗歌的“虚”。,例: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高适除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

6、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设想之境。,虚实,2.诗歌的“实”。,“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赤壁险峻的形势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雨霖铃中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虚实,3.虚景和实景的关系:,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例: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的无限感慨。,虚实,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例:欧阳修的踏莎行:

7、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3.虚景和实景的关系:,虚实,分析诗中的表达技巧:,塞上听吹笛(唐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一二句写实景,描写了胡地冰雪消融,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清澄的夜里,不知哪座戍楼里传出熟悉的梅花落曲调。三四句虚写,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一夜之间色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虚实,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初

8、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 后两句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表现手法,衬托 虚实 比兴 象征 用典 修辞 抒情,表现手法,衬托 虚实 比兴 象征 用典 修辞 抒情,象征,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从整

9、体构思看,本诗采用了_的艺术手法,(1分)请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3分)象征。以“小松”喻人,写出“小松”的远大志向,同时也揭露出世人以外相身世看人的浅陋目光。,洞中蝙蝠 自居易千年鼠化白蝙蝠,黑洞深藏避罗网。 远害全身诚得计,一生幽暗又如何?,1远离祸害,保全自身 2藏 避 3否定、贬斥,1、试解释“远害全身诚得计”一句中“远害全身”的意思。 2、表明洞中蝙蝠“远害全身”最生动的两个词语是、 。 3、最末一句表明作者对洞中蝙蝠怎样的态度?,咏笼莺 (清)纳兰性德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1.运用反衬的手法( 衬

10、托、对比),突出了笼中莺对燕子和鸾鸟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作者渴望自由的思想感情。 2.“空”字意为“白白地”,生动地写出了黄莺虽然长着一双可以直冲云霄的翅膀,却被囚禁笼中,不能展翅高飞,表达出一种渴望自由而不得的无奈和痛苦。,1.本诗题为“咏笼莺”,第三联却写了燕子飞于梁间、鸾鸟在梧桐上筑巢。试分析这样写的用意。2.本诗最后一联的“空”字历来为人们称道,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鹧 鸪 郑谷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1 啼 2潇潇暮雨、落红片片,草湖、野庙, 便形成了一种凄迷幽远的意境,渲

11、染出一种令人感伤的氛围。4以物喻人,抒写了游子佳人的断肠思。,1这首诗里头有一个统领全篇的关键词,它就是。 2,诗歌的第二联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环境,试分析。 3这首诗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表现手法,衬托 虚实 比兴 象征 用典 修辞 抒情,比兴,“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比兴手法最早出现于诗经。,比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比兴:先以葱茏的茂盛

12、的桑树写照自己的青春,又以诱人的桑葚比喻令人沉醉的爱情,把恋爱中的少女比作贪食而快乐的小鸟,谆谆告诫之:不能沉溺于爱情,否则,结局悲惨,悔之晚矣。,表现手法,衬托 虚实 比兴 象征 用典 修辞 抒情,用典,1.引用前人语句。,直引:直接引用前人的诗文句子作为自己的诗词中的句子。,例: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有怀)引用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流。”,用典,1.引用前人语句。,化用:将前人的句子改动一些作为自己的诗句。,例:客从南溟来,遗我双鲤鱼。 (杜甫)化用汉乐府中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用典,2.引用神话传说。,例:江娥啼竹素女愁,

13、李凭中国弹箜篌。 (李贺李贺箜篌引)“江娥”、“素女”传说中的神女。,用典,3.引用历史故事。,放言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明引:,用典,3.引用历史故事。,前出塞 杜甫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汉宣帝把霍光等十一位功臣的像画于麒麟阁。,暗引:,用典,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谈谈李白塞下曲表达技巧上的妙处。,首联和颈联正

14、面写环境的艰苦和战士们作战的艰辛。颔联和尾联用典。“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引发了对家人的思念;尾联“斩楼兰”言简意赅,表达了战士们报效国家英勇杀敌的决心。,【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表现手法,衬托 虚实 比兴 象征 用典 修辞 抒情,修辞,1、比喻,最常见的手法,以物喻情。,A、写景状物时用之渲染意境。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修辞,1、比喻,最常见的手法,以物喻情。,B、议理抒情时用之强化主题。 观书有感 朱熹

15、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以“源头”喻不懈地学习新知识,扩大视野。,修辞,2、双关,含蓄地借物喻意。,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修辞,3、借代,形象生动地表情达意。,用相关事物代所要表达的人或物。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朱门”代富豪之家。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代李广,实指唐朝名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风骚”代文学成就。,修辞,3、借代,形象生动地表情达意。,固定代称: 战争、战乱烽火、烽烟、狼烟、干戈等。 书信鸿雁、尺素、尺牍等。 船扁舟、兰舟、画舫、樯、帆、棹、楫等。 太阳东曦、金乌等。 月亮蟾蜍、蟾宫、玉兔、嫦娥、婵娟、银阙、珠宫、银盆、玉轮、冰轮、玉环、玉盘、清辉、桂树等。,修辞,4、对比,表现作者的爱憎。,高适燕歌行: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将帅荒淫,与战士牺牲对比,表达出作者对某些边将不满、愤恨,对征战士兵的深切同情。,修辞,4、对比,表现作者的爱憎。,例:杜甫的名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通过对比,暴露了当时贫富对立的社会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