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规程》编制说明(另附)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8460719 上传时间:2018-10-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规程》编制说明(另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规程》编制说明(另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规程》编制说明(另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规程》编制说明(另附)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规程》编制说明(另附)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规程》编制说明(另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规程》编制说明(另附)(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规程编制说明一、立项背景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法规定的一项法定工作,它在指导森林经营单位科学经营森林,合理利用资源,发展林业经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林业的决定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等文件中,明确要求要在全国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推行森林经营方案制度。我国自解放以来编制了许多森林经营方案,为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开展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也为当地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总体实施效果不尽人意。一是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科学性、严谨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有待改进提高;二是多数森林经营方案审批后

2、,没有得到严肃认真的实施,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科学地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如何严肃认真地实施森林经营方案,如何监督检查森林经营方案的实施情况,已成为我国森林经营和资源管理工作应重点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为了推动全国森林经营方案工作,2006 年,国家林业局资源司颁发了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试行 3 年多来,取得了良好效果。考虑到森林经营方案工作技术性强、经营要求差异性大等特点,有必要根据纲要分别国有、集体等不同经营主体明确技术要求。为此,国家林业局科技司 2006 年列入行业标准编制计划(2006-LY-053),主要针对国有林经营单位编制完整森林经营方2案的要求,由国家林

3、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具体承担。二、指导思想与原则(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为目标,以全面落实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政策,保障森林经营者权益为中心,以指导经营单位有计划地开展经营活动、提高森林经营主体科学决策水平为重点,明确编案对象、方法和成果要求,规范编案程序和内容,将森林经营方案制度纳入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体系,推动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战略的全面实施。(二)原则1、坚持连贯性原则。充分考虑和已有标准、规程的衔接,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2、坚持科学性原则。在程序、方法、手段和内容等方面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科学设计。3、坚持指导性原则。落实现行森林经营管理方针政策,对不同

4、区域的森林经营主体编案、实施都应有一定指导作用。4、坚持可操作性原则。提出的技术要求应着眼宏观、兼顾微观、便于操作、实用可行。三、编制过程标准于 2006 年立项,纳入同年国家林业局行业标准编制计划,于 2006 年底由规划院、林科院等技术人员组成编写组;于 2007 年初结合森林经营规划工作赴福建、云南、辽宁等省进行调研,并在上报3草稿的基础上分工完成了初稿;2007 年 4 月,造林司召开了部分省区市管理人员和专家参加的研讨会,对森林经营方案管理、技术要求等进行了研讨,于 2007 年底形成了较完整的草稿。编制组采用该技术技术规程在吉林汪清林业局、甘肃小陇山林业实验局,以及辽宁湾甸子、湖南

5、排牙山等示范林场进行了编案试点;于 2009 年 11 月,对试点应用情况进行总结;2010 年 3 月进行系统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五、关于标准编写的几点说明(一)关于标准与纲要的衔接纲要于 2006 年 11 月由国家林业局资源司向全国颁发后,各地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评审等工作基本执行纲要的相关要求。本技术规程是纲要的技术性处理:一是仅针对纲要明确的一类编案单位,包括国有林业局、国有林场、国有森林经营公司、国有林采育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国有林经营单位。明确技术要求;二是对纲要技术规定的进一步细化,注重做法、程序、内容、格式等技术要求,舍弃了部分技术管理方面的内容。三是针对试行过程中出现

6、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调整。(二)关于三个编案标准之间的衔接按照林业行业标准立项计划,与森林经营方案相关联的行业标准有 3 个,一个是“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实施规范”;第二个是“简明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规程”,第三个是本规程。第一个规范是由纲要转化而来,是森林经营方案工作的总纲,重点对编案目的、程序、内容、方法、成果等共性技术问题进行规范,4适用于所有经营单位类型;第二个规程主要针对小规模的集体林或非公林,从简化程序、内容、方法等方面对小林主编案的特殊性进行技术规定;第三个规程主要是针对国有林,包括国有林区、国有林场,是对编案较全面的技术性要求,主要侧重于技术方法、技术成果要求等。今后再补充一个针对工业

7、原料林经营企业的编案规程,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森林经营方案标准体系。(三)关于经营方案的内容我国的森林经营方案内容要求在不同时期有所差异,上世纪 70-80 年代的经营方案内容是最多的时期,不仅涉及山上的造林营林鹅采伐,还涉及山下的集材运输和储运,以及木材加工利用、多种经营等各方面,相当于一个林业单位的发展规划。本规程在编案内容的确定方面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是将经营方案的内容严格限定在山上,也就是山场的造、抚、采等主要经营活动以及附属生产管理设施建设,不涉及木材采伐后的储运、销售、加工等内容,但将木材与林产品加工销售作为经营环境或经济社会需求的重要分析内容。二是参照蒙特利尔森林可持续经营进程提出

8、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不仅考虑森林的生产力维护,也将森林健康、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多资源利用等作为方案编制的重点内容,从而可以基本满足森林认证的要求。(四)关于经营方案的深度编案深度是影响森林经营方案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经营计划全部落实到小班、年度后使方案缺乏灵活性。本次标准制定时,将编案5定位在类型设计的深度,将立地类型、森林经营类型和经营措施类型明确到小班,使每个地块都明确知道经理期内需要干什么;同时,在经营作业活动的时空安排上有一定的灵活性,主要是按经营措施进行作业时间排序,而不规定在具体年限,保持一定弹性。(五)关于经营方案的附录本规程包含三个附录,包括经营现状统计表、经营规划表和投入及经济分析表,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森林经营单位在规模、经营对象和内容等方面差异性非常大,各省等对经营方案定位和作用也不一致,本次将三个附录作为资料性附录,在编案过程中参照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