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管理哲学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8447201 上传时间:2018-10-29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2.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管理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管理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管理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管理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管理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管理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管理哲学(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国传统文化与管理哲学,2,知识,能力,道,我们一生都在学习,但我们真正考虑过学习的真正要义么?,3,儒家与管理哲学,道家与管理哲学,释家与管理哲学,4,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是我国古代领主制封建社会向地主制封建社会过渡的一个大动荡时期。这个时期的动荡混乱表现为:子杀父、臣杀君、兄弟相残、权臣僭越,加之国人暴动,列国兼并,夷狄交侵,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名存实亡。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孔子力图用和平手段消除纷乱,重整秩序,使整个社会按照以“仁”为内容、“礼“为形式的轨道运行,在政治上达到“仁政德治”、经济上达到人民富裕的天下安乐的理想境界。在孔子心中,这个理想境界便是西周文武周公之治。,孔子思想的

2、产生背景,5,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与算盘 东亚五小龙(台湾、新加坡、香港、日本和韩国)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的原因 在新加坡,以李光耀等人的民族文化理念为指导基础,时任总理吴作栋在1988年明确提出“把儒家基本价值观上升为国家意识。” 将儒家思想纳入中小学课程之内。 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6,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明确承认了人性存在的客观性和人性的价值。肯定人性的目的是为了顺应人性、改造人性以实施管理活动。 孟子指出,人的善性是先天所具有的,管理的过程中如果能正确加以引导

3、,“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态,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就能实施有效管理。 荀子提倡“性恶论”,他把“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说成是人的本性,主张通过教育感化和礼义引导来改造人性。 孟子和荀子对人性的认识虽然对立,但他们都是在肯定人性的前提下,主张从“人性”入手实施管理。不同的是,孟子侧重“顺应人性”,而荀子侧重“改造人性”。,天命谓性人性问题,7,人类的需求, 生理需求 追求机会的需求 成就的需求 求变的需求 解放紧张需求 安定的需求 参与的需求 被认同的需求 公正的需求 尊敬的需求 自我成长的需求,8,向外互动人际关系(缤纷世

4、界)向内反观自我管理(清心自在),9,“中庸之“中”通常包含三层含义: “中礼”或“中道”; “时中”; “适中”。“中礼”或“中道”即合乎内在的道德法则,讲的是“中”的标准或尺度。“适中”,是不偏执,不走极端,恰到好处,它是“中”在人的行为和人格风范上的具体体现。 “中庸”的“庸”主要有“用”、“常”二义。,“中庸”之道合理管理,10,“君子之中庸,小人反中庸”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庸”思想的写真,11,不知礼,无以立(论语尧日)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礼是仁的表现形式,而仁是礼的精神实质。礼的

5、作用就在于约束人的行为来实现仁道原则。“克己复礼” 是要建立起一种内心的机制来保证“礼”的实行。它强调的是个体以内在的自觉,要求人人都向内心探求,自觉地约束自己,主动进行道德修养,达到人际关系的协调。 “礼者,天地之序也”“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运行不乱“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克己复礼规范管理,12,“位”:每个事物在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个人在社会上也都有自己的位置;“分”:每个“位”都有与其相应的职责。“礼” 是对“位”和“分”的反映和规定。“克己”就是要克制自己的私欲;“复礼”就是要安守自己的分位。 天地万物有差异,人

6、有贤愚、差别是社会生活的必然现象。人人应该看清自己的位置、端正名分,各安其位、各尽其责,互不冲撞、上下和谐。这样一来,人人都能各得其所,人人都能充分实现自己,这样便能达到群体安定。所以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13,子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同。” “君子群而不党”、“周而不比” ,保持个体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才有社会和人际的和谐。,和而不同团队管理,14,工作群体与工作团队的对比,信息共享 目标 集体绩效 中性(有时消极) 协同配合 积极 个体化 责任 个体的或共同的随机的或不同的 技能 相互补充的,工作群体,工作团队,15,中庸第十八章说:“大德者必受命。” 子日:“泰伯其可谓至

7、德也已矣。三以天下,民无得而称焉。” 如果一个人把权力抓得过紧,个人的缺陷会日渐暴露,影响用权。 一个人如果把权力看得太重,就会不敢放权与授权,自负而怀疑一切人,那么他也就用不好权,从而有可能因此招来祸端。 授权决不是玩权。孔子说:“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当官的滥用权力是一种骄。,大德受命授权艺术,16,君臣异道则治,君臣同道则乱 君逸臣劳,君,用人 自任,能听 能言,赏罚 能行,臣,平淡无为,聚众材,任众能君有为,以一材失众材,乱,当任有为,竭身心,成事功 臣无为,以一身误众事,废,17,儒家学说对“仁”有大量阐释,仅在论语中提到

8、“仁”字就达109次之多。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樊迟问仁,曰:“爱人”,“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子贡问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子张问仁,予日:“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诸问之,曰:“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 概而言之,仁爱精神涵盖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等多个方面。,仁者爱人以“仁”治人,18,孟子中也先后157次提到“仁”字。“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孟子还推及到人以外的生灵,“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表达了对生命的关爱。 孟子以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为仁义礼智之端,是对仁爱精神更具深意的阐发。 “仁”是是对生命的关怀、对自然的爱。这个爱是无条件的,不是因为有用才爱,爱本身就是目的。,19,请用你们的手指 摆一个“人”字给我看,2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当樊迟问怎样才算有智慧时,孔子说是“知人” “才难,不其然乎?”他不止一次地感叹过人才的难得 “巧言令色鲜矣仁” 。有可能被哗众取宠的人、动机不纯而能言善辩的人所迷惑,甚至上当受骗。 孔子把人分为庸人、士人、君子、贤人

10、、圣人。,患不知人识人用人,21,孔子主张在选拔人才时,要“亲仁而使能”,他说:“人必忠信重厚,然后求其知能焉。是故先其仁信之诚者,然后亲之,于是有知能者,然后任之。故日:亲仁而使能。” 观察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而应当去体察人的心理状态和本质特征。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所说的,“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度哉?”,选拔人才的标准,22,“各用其所长” 。在孔子的门人、弟子当中,有以品德、才识著称的颜渊、闵子骞,有以善辩著称的宰我、子贡,有以文学闻名的子游、子夏,有善于从事政治活动的冉有、季路。 孔子说:“用人之智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贪。”又说:“赦小过,举贤才”,就人才在某

11、种情况下所犯过失来说,总的原则是既往不咎,尤其是对一些小的过错,更不应求全责备。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君子尊贤而容众。”对人才既要尊重,又要有宽容的胸怀,不要求全责备。 儒家高度重视人的成就需要,确定了“尊贤使能”、“俊杰在位”的用人标准,体现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激励思想,倡导通过满足贤能者的成就需要,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人才的使用,23,下君尽己之力 中君尽人之才 上君尽人之智,24,论语子罕篇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只有经过艰苦的实践考验,才能知道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君子、贤才。 孔子又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

12、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才能大的人要授予大任,用大事考验,不能用小事考验;而才能小的人要授予小任,用小事考验,不要用大事考验。 提倡“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的真才实学,反对“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的鲁莽行为。,人才的考核与评价,25,儒家与管理哲学,道家与管理哲学,释家与管理哲学,26,紫气东来话老子,司马迁史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今鹿邑县)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耼,周守藏室之史也。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幼年牧牛耕读,聪颖勤快。晚年在故里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学,逝于扶风。 尹

13、喜函谷关迎接老子,“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驾车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27,纵观中国历史,朝代更替兴旺,往往伴随这对老子道德经及道学研讨热潮的高涨 从1816年至今,出版的各种西文版的道德经已有250多种。又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在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大的世界文化名著中,道德经排名第二,仅次于圣经。 1987年,美国的里根总统在第二次的就职演说中就引用过老子中“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话,之后,道家或道教的书在西方世界进一步多了起来。 老子被日、前苏联、德、英等国视为古代哲学中的奇葩翻译出版。美国纽约时报列其为世界十大古代作品之首。,老子对世界的影响,28,黑格尔、海德格尔、罗

14、素、汤因比对老子的赞赏,彼得圣吉、伊藤忠对道德经的推崇 指挥家祖宾奥尼尔演出途中,身边必备 松下公司公园里的老子铜像(道可道)松下说,我经营的唯一方法是,经常顺应自然的法则去做事 胡锦涛书记的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理论 12839名香港市民在14分钟内齐诵道德经,打破世界纪录 老子热非人力所为,29,世人好小术,不审道深浅 “道”是“本”,“术”是“末”,“道”是“体”,“术”是“用”。“术”不离“道”,不存在一个纯粹的独立的“术”,要“以道御术”,不可舍本逐末。 因为“道“具有不可言说性,所以老子为了让后人理解“道”的本性,就把水当作“道“的一个载体,但它也并不是完全能够代替“道“,

15、而只是“几于道”。而“圣人”在老子的笔下就是彻底领悟“道”,具备“道“的品格的人。,30,历史上的无为之治,汉朝建国之初,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刘邦的谋臣陆贾献新语十二篇,惠帝、吕后、文帝、景帝都是黄老哲学的信奉者 盛唐时期,国富兵强,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从长安到东海可以不带一分钱,人们和谐相处、友爱互助。,31,上善若水,水能够明查外物及环境的事理和规律,而不强求外界改变来适应自己,左阻右行,右阻左行,通过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方向,最终形成自己通畅的河道,一路波澜不兴东流入海。看似无为,实则无不为。 不去妄加冲击,不去刻意争道,不强求于天下;这样的结果是,于客观规律毫无冲撞,于水也毫无损伤。其中,水因忍让而无损,凡主客观条件不尽吻合,不要去强求,不要以为强求真能使你成功。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32,天地之始:无极图,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无极图无情无思、无善无恶、无利无害、无上无下、无前无后 欲进入无极图,首先在于调整心态,归于虚无 只有进取心(有极),没有无极大境界,难有大为 刘邦无极,三杰有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