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旅游行业发展计划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444345 上传时间:2018-10-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区旅游行业发展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市区旅游行业发展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市区旅游行业发展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市区旅游行业发展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市区旅游行业发展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区旅游行业发展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区旅游行业发展计划(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区旅游行业发展计划市区旅游行业发展计划 根据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专项规划 、 市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市区“十 二五”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要求,为促进区文化产业与 旅游产业相融合,推动区文化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制 定本专项计划。 一、发展现状 期间,区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工作,先后出台 区打造区域文化服务中心的实施意见 、 区打造区域旅 游服务中心的实施意见 、 区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 见 ,坚持走“产业兴文兴旅”之路,把文化旅游的特点融 入经济之中,使文化旅游工作与经济工作相互渗透,增强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活力,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有力地推动

2、全区经济社会较快发展。树脂工艺区、锦绣庄 民间艺术园先后被命名为第二、第三批省文化产业示范基 地;领 SHOW 天地创艺乐园、子燕动漫科技有限公司、星光 音乐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桑莲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被 命名为第二批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目前,全区纳入管理 的文化旅游企业近 500 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二、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区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市第十一次党代 会、区第四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充分利用我区文化 底蕴深厚、人文旅游资源富等优势,以海丝文化、宗教文

3、化、滨海风光、民俗风情等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积极推 动文化旅游产业与传统工业、现代服务业相结合,促进产 业转型升级,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 文化旅游产品,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为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核心区提供有效 支撑。 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形成文化 旅游、文化创意、印刷业、会展业、演艺娱乐、动漫游戏、 工艺美术等文化产业群,打造在全市乃至全省有一定知名 度的文化品牌和一批在全市有实力、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 或集团;拥有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效益的特色旅游产 品,初步形成一批在省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旅游

4、景点。 “十二五”期间,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保持较快增长, 形成优秀传统产业与新兴创意产业相辉映的文化旅游产业 体系,文化旅游产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我区 成为全省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两岸文化交流的重 要基地。 2具体目标 立足我区现有文化旅游资源,加大挖掘、开发和推介 力度,积极打造“海丝” 、南少林、女等文化旅游品牌。 打造“海丝”品牌。依托庙、码头、宫等“海上 丝绸之路”旅游景点在我区的优势,推进民俗文化村、法 石历史文化名村的开发建设,切实打响“海丝”文化旅游 品牌。 打造少林品牌。依托少林寺作为中国南少林发祥 地的优势,以少林寺为核心,将南少林寺及其周边片区捆 绑建设形成

5、“旅游综合体” ,使之成为市的城市客厅、旅游 集市;同时整合“旅游综合体”内的旅游、宗教、南少林 武术、商贸、景观等资源,力争将南文化元素融入其中, 逐步使之成为富有南特色的文化旅游胜地。 打造女品牌。立足女的民俗资源优势,扩大女品 牌的对外知名度,逐步将民俗文化村开发建设成为一个集 “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休闲度假 区和影视、摄影、文学、美术等采风活动基地。 打造桃花山滨海休闲旅游品牌。依托现有山林资 源,立足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群落重建,配设主题专类园, 规划建设桃花山滨海休闲旅游区,打造以开花植物为主的 四季花林。 三、主要任务 发展重点文化产业 根据我区实际情况,大力发

6、展经营性文化产业,重点 发展文化创意、印刷业、广播影视、演艺娱乐、动漫游戏、 工艺美术、会展等产业,加大扶持力度,推进文化市场体 系建设,完善产业政策体系,促进文化产业向集约化、规 模化、专业化发展。 “十二五”期间,每年评选命名一批区 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1文化创意业 依托锦绣庄民间艺术园和领 SHOW 天地创艺乐园两大文 化创意产业基地,积极培育省级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文化 艺术创意。依托山、西湖,规划建设艺术创意设计中心、 现代艺术长廊、创意集市、综合展馆、雕塑空间等融“设 计创意文化休闲”为一体的南文化艺术创意功能区。 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创新与提升,将文化创意融入运用于 制造业产品内涵

7、中,将工业生产研发与文化创意设计有机 结合,重点发展为生产服务的文化创意产业。以旧厂房、 闲置楼宇改造为载体,规划建设若干个特色文化创意产业 园区。逐步完善研发设计、产品生产、推广销售等文化创 意产业链,打造一批具有鲜明风格的文化创意品牌。 2动漫游戏业 以子燕动漫制作中心为依托,引导企业挖掘千年古城 人文资源,以现代创意元素打造本土动漫品牌。培育动漫 原创与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强、充满活力、专业性强的动漫 企业和具有特色的动漫品牌。利用闲置厂房,加大改造和 招商力度,引进和发展动漫等新型创意产业。加强与影视、 出版、旅游、演艺、娱乐、教育等行业的交流合作,发展 服装、玩具、食品衍生产品的开发生产

8、和销售,形成布局 合理、层次分明、核心突出、分工明确、自主创新与竞争 能力强的动漫游戏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3印刷业 培植一批跨行区、跨地区经营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印 刷企业,积极打造印刷业的新业态;进一步拓展版权保护 领域,发展版权产业,培育一批省级、市级“版权保护示 范单位” ,发展一批“版权保护重点企业” ;加强台印刷业 交流,打造两岸印刷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两岸产业对接和 经常性项目合作。 4广播影视业 加快在影视制作、网络经营、电影、新媒体等各领域 选择培育一批骨干影视企业,引导并鼓励壮大广播影视内 容生产,进一步推进东海影视城等影视基地和动画产业发 展,加强新媒体新业务培育和发展,加快电

9、影市场发展和 繁荣。 5演艺娱乐业 通过科技手段强化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艺术表现, 加快改造提升传统演艺、娱乐等设施和技术,努力实现科 技与艺术的有机整合。充分利用我区文艺表演队伍多的优 势,扶持一批高水准,具有地域特色和示范性、代表性的 群众艺术表演团体;依托辖区锦绣庄民间艺术园、山风景名 胜区、木偶剧团等文化阵地优势,发展一批直接面向市场 的演艺文化企业,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走产业 化发展之路;加快文艺演出中介代理服务机构的建设,培 育扶持策划演出经纪公司,促进区域性演出网络的形成; 做大做强连锁网吧企业,不断提高连锁网吧的覆盖率;发 展大型娱乐项目,不断优化文化娱乐产业的类型结构

10、和规 模结构。鼓励演出娱乐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打造具有影 响力、收益好的文化旅游演艺精品。 6工艺美术业 进一步繁荣发展工艺美术品产业,壮大工艺美术品特 色产业基地;扶持一批能带动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重点 项目和品牌产品;振兴树脂工艺品等传统工艺美术品,运 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创新工艺美术产品和 开发工艺美术精品,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 升工艺美术品产业,促进产业梯级转移;推动工艺美术品 产业与现代旅游业结合,健全工艺美术品产业市场体系。 7会展业 依托“十二五”期间市建设“区域性会议展览中心” 的战略目标,充分利用市政府加大发展会展业的区域优势, 不断壮大我区会展企业规

11、模,着力培植规模较大、竞争力 较强的会展企业和五星级会展酒店,提升办展能力,积极 引入国内外知名会展公司,促进会展中介机构向集约化、 规模化方向发展;组织特色会展活动,打造特色会展品牌, 促进会展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8文化市场体系 建立健全门类齐全的文化产品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 加强中心城区文化消费市场建设,推进网吧连锁化和游艺 规模化经营和监管。鼓励发展文化电子商务和连锁经营。 发展人才、投融资、技术、鉴定、经纪、评估、拍卖等文 化中介服务。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构建统一、高效、便捷 的文化市场管理信息网络,建立规范的文化市场秩序,不 断适应广大居民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和审美、娱乐、休闲的 新需求,

12、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服务性消费,扩大文 化有效消费。加大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支持文化 产品和服务专利申请、商标注册,严厉查处盗版、非法出 版、非法营销等侵犯知识产权行为。 开发文化旅游资源 充分利用我区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群星璀璨的历史 人物、绚丽多姿的戏曲艺术、刚柔并济的南少林武术、异 彩纷呈的民俗风情、精湛绝伦的树脂工艺等得天独厚的文 化资源,实施“文化兴旅”战略,加快文化资源与旅游的 整合,大力发展旅游文化,把文化作为开发旅游产业以及 培育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资源,使文化旅游成为 旅游的主导产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 原则,创意策划、开发建设一批融山水风光

13、、文物古迹、 风俗民情为一体,适应国内外不同游客需要,充分展示地 域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加快主要文化旅游景点和配 套服务设施建设,推动辖区山名胜风景区申报 5A 级景区。 积极推动第一产业直接向第三产业跨越发展,引导武陵休 闲农场等生态农业园发展以文化休闲、科普教育和滨海观 光等为主题的城市生态旅游农业。建立完善文化旅游购物 网点,推进海峡旅游商品城建设,支持锦绣庄民间艺术园 省旅游商品研发中心的发展。充分发挥我区民间民俗文化 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优势,办好各种文化旅游宣传推介 活动。依托我区地处市中心城区的优势,发展都市旅游, 打造都市旅游精品品牌。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各种方式参 与文化旅

14、游资源的开发和经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快 速发展。 打造特色文化旅游景区 依托与“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 法缘相循”的优势,充分发挥台缘博物馆对台交流的示范 带动作用,以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为首个国家级区域 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契机,积极推进南少林片区旅游 综合体以及以民俗文化村为核心的东海“海丝”民俗文化 旅游区、以山风景区为核心的山南文化旅游区、以桃花山 为核心的桃花山滨海休闲旅游区等特色文化旅游景区建设, 逐步使之成为海丝文化与南文化旅游基地、民俗风情滨海 度假旅游基地和生态休闲旅游基地。 1南少林片区旅游综合体。借鉴宜兰的城市建筑风格、 商业业态,参照其建筑、商

15、业运作模式,将之灵活运用于 旅游综合体的建设及商业运营。抓好建设布局,整合旅游、 宗教、南少林武术、商贸、景观等资源,将南少林寺片区 及周边区域旧城改造布局与南少林寺建设风格相融合,充 分体现其独有特色,力争将旅游综合体打造成为 5A 级旅游 景区,并使之逐步成为富有南特色的旅游文化胜地。 2东海“海丝”民俗文化旅游区。深入挖掘“海丝” 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的深厚积淀,进一步整合东海 片区的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形成集城市风光、山水景色、 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海鲜美食为一体的旅游线路,为海 内外宾客特别是为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度假胜地。着 力抓好民俗文化村、法石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开发。 民俗

16、文化村的保护开发要以女习俗保护示范点列入省 级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园区,东海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园区 列入市级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点为契机,遵循“保护与整 治结合,改造与继承结合,物质与非物质结合,在保护中 求发展,在发展中传承文脉”的原则,紧密结合历史文化 名城、 “海丝”文化、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特点,按照核心 保护区、控制性过渡区、拆迁安置区三个层次进行保护开 发,努力恢复传统环境风貌的整体性,防止民俗文化因城 市开发建设而被同化或消失。 法石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开发要深入挖掘“海丝”历 史文化、海交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的深厚积淀,在 还原宋元刺桐商贸大港、古商贸街风貌的同时,合理创新, 提高史迹游览的参与性、趣味性、娱乐性。 3山南文化旅游区。以山打造国家级 5A 级景区、山 及周边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园区列入省级南文化生态保护 示范园区为契机,将周边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景点景区 串联成片,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旅游区,构建集休闲 度假、观光游览、美食购物为一体,山、水、林与人文古 迹相结合的环山文化旅游产业圈,发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