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教育均衡发展交流材料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410644 上传时间:2018-10-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教育均衡发展交流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优质教育均衡发展交流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优质教育均衡发展交流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优质教育均衡发展交流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优质教育均衡发展交流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教育均衡发展交流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教育均衡发展交流材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质教育均衡发展交流材料优质教育均衡发展交流材料 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是 一种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更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基础 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性指导思想。因为他反映了基 础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 我们必须积极地努力的推进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努力办 好每一所学校。 但我们在实践和探索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必须 看到,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性课题,在任何时候 教育不均衡现象总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出现,其中有的 是教育发展问题长期积淀的结果,有的则是新时代条件下 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理想和现实, 目标与过程的统一。因

2、此我们在教育均衡发展实践中,必 须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破解难题,以追求教育的 整体优化。 一、优质教育均衡发展需要面对的实际问题 1、公平与效益。 如果简单的完全的从公平角度出发去制定和实行有关 政策,就必然会影响甚至丧失教育效益,也是有许多弊端 的。近年来,韩国、日本等国家就发现,他们在推行“平 准化”政策后,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逐步丧失了效率, 中国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区域内的教育发展也不平衡, 笼统地讲优质教育均衡,是不完整也不科学的,合理和可 行的策略应该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近似的区域内,努力追求 基础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我们强调社会公平,不会回到 传统体制固有的平均主义,进一步重

3、视社会公平,在效率 与公平关系上加大公平的分量,是当前社会关心的问题, 如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难 点。 2、示范性学校建设与教育均衡发展。 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某一区域内,我们的优质教育 资源是严重短缺的,从教育管理的角度看,要推动教育发 展,既要抓一些示范性学校,又要抓一些示范性学科,从 而带动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但示范性学校的存在和不断 发展,必然导致学校之间平衡并不断出现和加强新的不平 衡,因此,如何处理好示范性学校发展与教育均衡发展的 关系,也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难点。 3、学校办学特色与教育均衡发展。 办学要均衡,更要有特色,如何在不断实现基础教育 均衡发展

4、的基础上,面对学校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形成 更多的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特色学校,是基础教 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问题。我们的教育政策要鼓励和引导每 一所学校从自身实际出发,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 规律,积极发展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从“千校一面”转 向自主发展、特色发展和多样发展,为人民群众多样化的 选择提供丰富而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 的教育,使其天赋、个性和才能得以全面发展,充分发展 和自由发展。 4、教育创新发展和教育均衡发展。 如何在教育均衡发展思想指导下,通过建立相互竞争 机制,不断激活学校向更高水平的均衡阶段发展,是教育 均衡的关键所在,因为只有在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

5、引入竞 争机制,才能带动高质量、高水平的均衡,要使均衡不断 向深度、广度和高水平阶段拓展,必须抓住教师队伍这个 核心,通过制度创新,激发校长和教师的职业活力,专业 创造力和教育教学热情;必须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不断增 强学校的发展动力,活力,激励学校之间,区域之间向更 高水平的教育均衡目标发展。 5、弱势群体教育与教育均衡发展。 弱势群体教育包括经济困难家庭子女的教育、残疾儿 童的特殊教育,一些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农民工及流动 人口子女的教育等。就眼下而言,弱势群体教育在区域经 济较发达地区比如区做的还是较好的,但弱势群体教育亦 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问题,应当把它做的更好。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

6、导,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境界、一种理想,更是符合 我国当前基础教育现实需要的发展策略,是教育改革与发 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因此,我们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同志 首先要树立辩证的科学的教育均衡发展观,防止把教育均 衡等同于绝对的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资源平均分配,防止 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等具体历史条件去追 求教育平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1、均衡发展是共同发展、分类发展。 均衡发展不是限制发展,而是共同发展,分类发展。 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 ,而是“造峰扬谷”式发展,发 展是教育事业永恒的主题,没有发展,就谈不上均衡。落 后地区、薄弱学校要发

7、展,发达地区、基础好的学校同样 需要发展,均衡发展不是限制或削弱发达地区,优质学校 和强势群体的发展,而是要在均衡发展思想指导下,以更 有力的措施扶持基础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弱势群体,进 而把基础教育办成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不断实现高位 均衡。均衡发展决不是教育的平均主义,不是把高水平的 教育拉下来,而是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分 区域规划、分步实施、分类发展。 2、均衡发展是特色发展。 均衡发展不是划一发展,而是特色发展。均衡发展不 是一种模式不是“一刀切” ,要鼓励不同区域、不同学校、 不同类型的教育,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探索有 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最终实现优势互补、特色

8、发展、整 体提升。教育个性化、办学特色化,不仅是国际基础教育 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实现更高层次均衡发展,是深化教育 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因此,在办学条件、 师质水平相对均衡的情况下,要鼓励学校办出特色,为每 一个孩子的发展留有个性发展的空间。 3、均衡发展是持续发展。 均衡发展不是短期发展,而是持续发展。教育发展不 均衡有着长期、深刻的历史原因,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有一 个过程,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将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辩 证的历史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当前需要解决 的应当是一些十分突出的最需要关注和最需要解决的关键 问题,而不是也不可能做到所有问题全部解决,一步到位。 4、均衡

9、发展是整体发展。 教育均衡不是同步化发展,而是要积极推进区域均衡 发展、整体发展,每一级政府管理所辖地区,因历史造成 的教育差异,不可能立即解决,要采取更为积极有力措施 扶持后进地区和学校加快发展,同时要鼓励教育发展快、 发展好的地区、学校继续加快发展,继续办好窗口学校、 示范学校,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他 们在促进高位均衡,形成更多优质教育中的拉动作用。教 育均衡不等于区域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发展同步化,而是 互动促进,整体提高、整体优化。 5、均衡发展是创新发展、竞争发展。 教育均衡不只是办学水平均衡,如果仅认为校际之间、 区域之间的办学条件、教学设施、师质力量处在同一水准

10、上,就达到了教育均衡目标,那是不科学的,这明显忽视 了学校内在发展机制的作用,忽视了学校之间、区域之间、 地域之间区位位置不同,历史文化积淀有别,生涯差异等 方面的不均衡,以及办学理念、管理水平之间的不均衡。 在政府对其教育资源配置基本均衡的前提下,我们不仅坦 然面对学校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而且应该鼓励和倡导学 校之间开展符合教育科学规律的办学水平竞争。创建办学 特色,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对于这种基于学校自身发展内 在机制的差异,我们应看作是教育整体发展的动力,因为 在学校群体中,只有部分学校的发展取得突破,才有可能 引领同类学校群体的发展,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在 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的前提下,

11、不断运用激励的手段鼓励冒 尖、推动发展,促进平衡,从而使本地区学校群体在平衡 不平衡平衡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实现整体办学水平 的螺旋式上升。 三、结论 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发展目标,是一种促进教育发展 的途径,更是一种教育发展过程。均衡发展本身不是目的, 其本质目标是追求一种理想、公平、高效、优质的教育状 态。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辩证的历史发 展过程。教育均衡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相对的、 具体的、发展的,绝对的教育均衡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 实的。均衡发展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是相对的均衡发展。 每一个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 育均衡有着不同的表现。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由“均衡 不均衡均衡” ,不断地螺旋式上升的循环发展的动态 过程。教育均衡发展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平均发展、均等发 展,它更加强调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均 衡发展的过程,是整体办学条件和水平提升的过程,这种 过程是不均衡逐渐走向均衡,然后均衡再次被更高一级的 发展需求打破,出现新的不均衡,并在更高层次上再次从 不均衡走向均衡。 优质教育均衡发展交流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