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过华清宫》知识点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392433 上传时间:2018-10-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过华清宫》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一语文《过华清宫》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一语文《过华清宫》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过华清宫》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过华清宫》知识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高一语文过华清宫过华清宫知识点知识点【原文欣赏】 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翻译: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简介:作品出处全唐诗 ,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背景: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有着以微见着的艺术效果,精妙绝伦,脍炙人口。字词:华清宫:元和郡县志:“华清宫在骊山上,开元十一年初置温泉宫。天宝六年改为华清宫。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也。 ”绣成堆:骊山

2、右侧有东绣岭,左侧有西绣岭。唐玄宗在岭上广种林木花卉,郁郁葱葱。千门:形容山顶宫殿壮丽,门户众多。次第:依次。红尘:这里指飞扬的尘土。妃子:指杨贵妃。乐史杨太真外传: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 新唐书李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 唐国史补:“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然方暑而熟,经宿则败,后人皆不知之。 ”按:此诗或为写意之作,意在讽刺玄宗宠妃之事,不可一一求诸史实。在唐代,岭南荔枝无法运到长安一带,故自苏轼即言“此时荔枝自涪州致之,非岭南也” (通鉴唐纪注)。而荔枝成熟的季节,玄宗和贵妃必不在骊山。

3、玄宗每年冬十月进驻华清宫,次年春即回长安。 程氏考古编亦辨其谬,近人陈寅恪亦复考证之。练习题:1,两首诗的一、二句有所不同,杜牧从_的角度切入,崔撸却是从_角度切入。2,有人认为杜牧诗中的“始”字用得极好,请作简要说明。3,你认为哪首诗的主题更深刻?为什么?注释华清宫:位于骊山脚下,唐玄宗为杨贵妃所见,内有杨贵妃沐浴的华清池。霓裳曲:传说是唐玄宗为杨贵妃舞蹈制作的乐曲。渔阳:地名,今天津蓟县,安禄山在此起兵造反。渭水:河名,源出甘肃,经陕西、河南,汇合洛水,流入黄河。题解这是比较阅读,一般是要求比较内容或特色。这就需要在读懂作品的前提下,依照题目要求仔细辨析它们的异同。杜牧站在华清宫前,首先想

4、起了历史,所以直接从安禄山造反入手,把“霓裳一曲千峰上”和中原“破”进行对比,尖锐地揭露和讽刺了唐玄宗荒淫误国的严重错误,是对晚唐统治者的警诫。而崔撸则是从眼前所见的华清宫衰败景象入手,最后感慨“湿云如梦雨中尘” ,寄情于景,含蓄委婉。这样,我们就可以准确地解答第 1 题,同时也为解答第 3 题作好了准备。第 1 题的答案分别为“历史事件”和“眼前景象” 。第 2 题考查词语的作用理解。 “始”在诗中的意思是“才” “方才” 。一个“才”字显示了唐玄宗寻欢作乐的时间之长,也显示了唐玄宗耽迷声色、荒淫误国的恶果,既有极强的讽刺性。所以这个“才”字用得非常之好。这两首诗,杜诗主题显明,崔诗主题含蓄;杜诗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揭示了荒淫误国的历史教训,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而崔诗只是一般的历史变迁的感慨。所以,比较起来杜牧的诗主题更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