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8年高考语文专题10-论述类文本阅读课件含答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8386289 上传时间:2018-10-29 格式:PPTX 页数:78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8年高考语文专题10-论述类文本阅读课件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新课标2018年高考语文专题10-论述类文本阅读课件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新课标2018年高考语文专题10-论述类文本阅读课件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新课标2018年高考语文专题10-论述类文本阅读课件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新课标2018年高考语文专题10-论述类文本阅读课件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8年高考语文专题10-论述类文本阅读课件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8年高考语文专题10-论述类文本阅读课件含答案(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真题指导考点技法精要跟踪训练验收,考纲在线 考点对应的考试说明中的要求是:1. 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重要概念”指对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能力层级为B级。2. 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综合”是对阅读材料的分解剖析和整理归纳,是在理解基础上的更高一级的阅读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考情透析 本考点一般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以筛选整合信息、归纳内容要点为主要设题角度。如2014年到2016年的

2、新课标全国卷,2018年高考应该会沿用往年题型。,真题体验,一、2016全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

3、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

4、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

5、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吉凶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

6、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 D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答案”“解析”见本专题“现场指导”。,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

7、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学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B 解析 “旧史学的研究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错,从原文可以得知旧史学的有些观点“经不住史证”,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这并不能推出“旧史学的研究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凭此篇仍不足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 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

8、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D 解析 “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文中无此信息。,二、2016全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

9、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

10、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

11、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9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

12、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4.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 C17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

13、源方面的差异使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曲解原文,选项认为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是“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而原文第二段是说“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 所以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差异是流传形式上的差异,本质差异并不明显。,5.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各有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

14、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项,强加因果,“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的原因是现代小说家注重讲故事的方式,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6.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接近的文字,有些

15、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股写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故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B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说法无中生有,原文说的是“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

16、,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并没有说“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现场指导,2016全国卷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原题见本专题“真题体验”第1题),答题有据,我来比对: A项对应句:“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判断正误:() B项对应句:“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判断正误:() C项对应句:“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C项将原文中的“诗三百篇”替换为“西周”,实际上诗经收录的最早的诗歌正是西周初年的。判断正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