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课件19-岳麓版必修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8379882 上传时间:2018-10-29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课件19-岳麓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课件19-岳麓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课件19-岳麓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课件19-岳麓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课件19-岳麓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课件19-岳麓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课件19-岳麓版必修1(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 青岛 1919 沈泊尘 作,导 入 新 课,1、画面上有“太阳”标记的骷髅脑袋象征哪个国家?,日本,2、它口中衔着“山东”、“青岛”代表什么意思?,代表日本要吞并山东、青岛,3、画面上中国的“国民”正用绳索套着“山东”、“青岛”奋力往外拉,不让日寇吞下肚去,这指什么事件?,五四运动,李大钊号召青年: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青春(节选),第17课 五四爱国运动,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1、国际背景,一战期间,日加紧侵略中国,提交“21

2、条”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马克思主义传播开来,2、国内背景,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工人阶级力量壮大 新文化运动促进民族觉醒,(根本原因),(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问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主要面临哪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什么是“五九国耻”?“二十一条”的实质是什么?,“二十一条”实际上是把中国变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从此形成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一直持续到1922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日本。,1915年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提出了中国的“二十一条”。1915年5月9日,除第五条内容外,称帝心切的袁世凯接受了“二十

3、一条”的全部内容。这就是“五九国耻”。,曹汝霖,亲日派,参与同日本谈判“二十一条 “和多次向日本借款。,陆宗舆参与签订 “二十一条”等卖 国条约和向日本 借款的合同,章宗祥,曾任驻日公使,多次出卖国家主权,向日本大量借款,问题二:巴黎和会是怎样的会议?中国人为什么对它有期许?结果怎样?,巴黎和会是在英、法、美、日、意五个帝国主义国家操纵下宰割战败国,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分赃会议。,在一战期间,中国参加了英、法、美等协约国方面作战,曾派出了20万劳工参加战争勤务。中国政府作为战胜国,派出了外交总长陆徵祥为收的代表团出席会议,希望借此改变中国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欧美列强做出将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

4、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巴黎和会打破了中国人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幻想,中国外交失败。,答: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2)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中国的外交失败说明了什么道理?,答:弱国无外交。,(1)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哪些正义要求?,答:因为当时中国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富强的国家。,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二.五四运动的经过:,北京,上海,学生,工人,游行示威,罢工,将五四运动推向高潮的是什么?,上海的“三罢”斗争,“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打倒卖国贼曹汝林.章宗祥.陆宗舆”“还我青岛”

5、,口号:,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群众大会现场,青年学生高举声讨卖国贼,谋求国土完整统一的标语,北京大学的游行队伍向天安门进发,天安门前愤怒的人群(油画),1919年5月7日,上海各界两万多人在公共体育场举行国民大会。,1919年6月“五四”运动中上海工人的游行队伍,五四时期的上海,五四运动时期上海南京路五芳斋门口的罢市街景,罢市救国 不办卖国贼不开行 为良心救国牺牲私利,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君不必光顾。上海某理发馆贴出的告示,三、五四运动的结果,-取得了初步的胜利,(1)罢免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2)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政府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中国第一次拒绝了由世界

6、上几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制定的和约 (3)释放了被捕的学生。,如何理解“初步胜利”的含义?,对内:五四运动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没有改变 中国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对外:五四运动没有赶走帝国主义。,提示:,合作探究,作为当时的一个弱国,中国为什么能够拒约?,1、中国人民的斗争。 2、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3、中国所提的是正义要求。,、运动的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运动的先锋是学生;主力是工人阶级;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 知识分子指导和推动了运动的发展,并起了领导作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的最大功绩在于“

7、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 的团结”。,、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 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840,1919,1949,鸦片战争,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前,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110年),名称,比较,半殖半封社会,半殖半封社会,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反帝反封,反帝反封,资产阶级,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世界资产阶级的一部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无产阶级,五 四 爱 国 运动,背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中心:北京,主力:

8、学生,中心:上海,主力:工人,取得初步胜利,释放了被捕的爱国学生,罢免了卖国贼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经过,结果,影响,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思想解放运动,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剧民族矛盾,这是青岛市五四广场的名为“五月的风”的雕塑,其螺旋上升的风的造型和火红的色彩,体现了“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们怎样的精神呢?,提示:体现了“五四运动” 中青年学生们张扬腾升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团结、进步的精神。,思维拓展:,五四青年节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而设的,那么我们现在怎样做才能真正体现五四精神?,以小见大,从小事做起。 勿

9、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思维拓展:,五四运动,永远的记忆;,五四青年,永远的楷模;,五四精神,永远的向导!,第四单元小结,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合作探究,列强 侵略,民族 奋起,鸦片 战争,太平 天国 运动,第二次 鸦片 战争,洋务 运动,甲午 中日 战争,军事 改革 戊戌 变法,八国 联军 侵华,义和 团运 动,列强 加紧 侵略,辛亥 革命,一战 及巴 黎和 会,五四 运动,新民 主主 义革 命,练 习,1、不是五四运动的国际背景是 ( ) A、日本、美国加紧侵略中国。 B、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C、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和影响。 D、巴黎和会重新分割中国的山东。 2、五四运

10、动中学生提出的斗争口号初步实现的有( ) (1)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3)废除二十一条 (4)拒绝和约签字 A、(1)(2)(3) B、(1)(4) C、(1)(3)(4) D、(1)(2)(3)(4),C,B,3、五四运动第一阶段的主要局限性是( ) A、只限于北京周围 B、主要限于知识分子范围 C、只限于思想领域 D、只限合法斗争 4、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的作用是 ( ) A、领导作用 B、主力军作用 C、先锋作用 D、推力作用 5、对五四运动的性质概括准确的是 ( ) A、反帝反封的学生运动 B、反帝爱国的学生运动 C、反对卖国军阀的群众运动 D、反帝反封的群

11、众运动,练 习,B,B,D,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含义是 ( ) A、中国各阶级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B、中共和国民党联合进行的反帝反封斗争 C、工人阶级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D、工人阶级领导的全国人民的反帝反封斗争,练 习,D,巩固练习:,D,B,3、下列各项不能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 A、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斗争目标是反帝反封建 C、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D、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4、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 B、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D

12、、李大钊、陈独秀的指导作用,B,B,5、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A 革命的领导阶级,C 革命的任务,B 革命的性质,D 革命的发展前途,6、毛泽东指出:“五四爱国运动的杰出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种“姿态”主要是( ),A 先进阶级政党的领导,B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C 受十月革命的影响,D 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特点,A,D,7、五四运动以前,中国社会就孕育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曙光,主要是指( ),A,C,B,D,D, 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了封建文化,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资产阶级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